自古至今,登封一直以位于嵩山怀抱,独居天地之中,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景色秀丽而闻名于世。现拥有“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等众多世界级名片,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武术之乡、大禹文化之乡,享有世界功夫之都的美誉。可是,作为一个登封人,在流行穿越剧的今天,如果让你穿越一把,你又最想生活在哪个朝代呢?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1)

赵呆子|文

穿越历史

再做登封人

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不是不爱了,而是总幻想着有点什么改变才好。

比如我作为一个登封人,天天抬头嵩山、低头红尘,让外人看来挺好,可时间久了,我也有改变的冲动。

可怎么改变呢?

没有搬家,没有旅行,我用对嵩山文化的热爱和爱幻想的性格,通过历代先贤们笔下关于嵩山的文字,一次次回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里,做着时空的穿越。

那么,在这无数次的穿越中,哪个时代的登封又让人最为喜欢呢?我认真地告诉你:唐宋。

为什么?且让我带你也做一次穿越,你就知道了。

天地之中的登封

在唐宋时暴得大名

穿越之前,先普及一下唐宋时登封的大概背景吧。

从登封的历史看,虽然作为华夏文明最早孵化的重要区域之一,3000年前已是大禹的建都之地,被认定为“天地之中”,但它各方面的成熟繁荣,并被天下人所熟知而向往之,则是唐宋时期。

首先,到了唐代,具体地说是公元696年,登封才被叫做“登封。

登封城,真正作为一个行政区划,是从汉初才有明确记载的。

《史记·孝武本纪》载,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的3月,“礼登中岳太室。从官在山下闻若有言‘万岁’云。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于是以三百户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这是登封县作为正式县级行政区划的开端。

后来王朝更迭,登封区划也多有变化,名字除崇高邑外,曾也叫过嵩阳县,曾也归属过别的区划之内。

直到公元696年,大周皇帝武则天登基,一改过去帝王多去泰山封禅的传统,率文武百官封禅嵩山,并“改嵩阳县为登封县”,从而登封之名沿用至今。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登封撤县设市时,有人曾提出更改县名,并煞有介事地说少林寺天下闻名,改为“少林市”算啦,想想实在可笑。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2)

其次,唐宋时期,登封的位置最为优越。位于“两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之间,是名符其实的京畿之地,其政治、经济、文化都高度发达。

期间,帝王贵胄、巨商富贾、文人骚客、高僧名道常常来往于此。翻一翻登封的各类地方史志,这时候帝王与名人来此最多;走一走如今登封境内的大小景点,这时候的人文遗存也最丰富。

第三,唐宋时期,登封的文化最盛。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此间,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开拓与传承,中国儒学、道教、佛教的发展史,离开了唐宋时登封的嵩阳书院、中岳庙、少林寺等诸多文化圣地,恐怕难以成篇。

第四,唐宋时期,登封人的生活相对安居乐业。看中国历史,唐宋时期的战争多在边彊地区,再看地方史志,这段时间,中原地区,特别是嵩山地区,包括五代在内,几乎没有兵灾。

并且由于各种社会名流常来于此,也为登封的文化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可以说,生于唐宋的登封,你想要怎样的生活,都有名流引领着,率先垂范。

武则天八探嵩山

还在此封禅

普及了背景,那就让我们开始穿越吧。

如果穿越到唐宋的登封,我们的生活无疑是多姿多彩的。

首先,你想看看京都的繁华和宫庭的气派吗?可以从登封出发,顺着当时一东一西的两个官道直奔“两京”而去。

往西是通过轘辕关直达洛阳的古道,这条古道传说是大禹为治水而修,大禹时代属史前时代,其真实性难考。

但《左传》中,已有襄公二十一年,晋栾盈出奔楚,“使候出诸轘辕”的记载,所以其修建年代至少可以推到春秋早期。

到唐宋时,这条路已走了上千年,路况刚刚的。

即使如此,唐高宗当年为了封禅嵩山,又把它扩宽到“双向通辇”,如果你是在轘辕关扩宽后去的洛阳,你走的就是“御道”,拽着呢。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3)

· 轩辕关

往东是通过密县、郑州直达开封的古道,这条道因沿途无有高山大谷,平坦宽阔。

若在北宋,你走在这条古道上,说不好就碰上了范仲淹、司马光等大儒,他们可是常来往于此道的。

不过,你若没有车马,也大可不必去“两京”,在登封一样可以看到宫庭的气派。

有史料明确记载的,不说别的帝王,仅武则天一生就来过嵩山8次,其中形势最大的一次就是公元696年的嵩山封禅,其景象之盛,当年随从的大臣文人多有诗文描述。

其中宋之问的《扈从登封告成颂》最为生动:

复道开行殿,钩陈列禁兵。

和风吹鼓角,佳气动旗旌。

后骑回天苑,前山入御营。

万方俱下拜,相与乐升平。

大路、行殿、禁卫军、鼓角、旌旗、车马、御营,浩浩荡荡,接天连地,好不热闹。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4)

· 武则天嵩山封禅

可能你不爱这些与自己无关的大场面,也无妨,那就到当时的登封古城里逛逛,享受一下烟火百姓的繁华。

据专家考证,登封排名第一的小吃--焦盖芝麻烧饼,是在西域“胡饼”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唐代时,胡饼已传入洛阳,登封与洛阳这么近,当时街上也一定有了最早的登封焦盖烧饼,买一个尝尝不成问题。

另外,在登封城里逛累了,一定要到当年负有盛名的嵩阳楼上去看看,它始建于北魏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北方三大名楼(嵩阳楼、鹳雀楼、蓬莱阁)之一,更是一直到新中国初期,几千年来登封古城的地标性建筑。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5)

公元737年,唐开元25年,诗人孟浩然与张九龄一块儿游历嵩山,同登嵩阳楼,写下了其代表作之一的《陪张丞相登嵩阳楼》:

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

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侯。

林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

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另外,公元792年,唐德宗贞元八年,政府又专门对登封城进行了新建,你若此时再到登封古城游逛,那更是一片新的繁华。

当然,除了逛登封古城,遇到每年农历3月或者10的中岳庙会,也不妨凑凑更大的热闹。

特别是宋真宗当皇帝那会儿,他是道教的“铁粉儿”,当年,他不仅在嵩山崇福宫里塑了个自己的真身像,让来嵩山揽胜的人都去叩拜,而且大兴土木,历时两年对中岳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其建筑的辉煌程度,与当时的皇宫几乎相类。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6)

· 中岳庙

当时的庙会更是全国一流的繁华,北宋骆文蔚在《重修中岳庙记》中说:“每至清明,届候娱景方浓。千里匪遥,万人斯集。歌乐震野,币帛盈庭。陆海之珍,咸集于此。”

名流汇聚之地

总有一款适合你

如果你嫌市区太闹,想到郊外去,唐宋的登封更有一个个名流带你去许多既不闹又好玩的地方。

首选的当然是登山,山也自然是嵩山。

嵩山分太室和少室,太室在登封城北,如巨龙横卧,少室在登封城西,似美凤立舞,两山之上不仅各有36峰,峰峰秀丽,而且山间多有佛寺道观,可赏可参。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7)

如果你是与红颜知己一块儿,那就让大诗人宋之问告诉你经验,他有《下山歌》曰:

下嵩山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何时。

如果你是与几个好朋友一块儿,那就让大诗人白居易告诉你经验,他有《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曰:

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蹋翠弄潺湲。

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

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

始知驾鹤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

白居易是在夏天登的山,若是冬天,那就找欧阳修吧。

当年他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正在洛阳当推官,公元1032年农历9月,他有幸陪着当年均可以当他文学导师的谢绛、尹师鲁等一行5 人登上了嵩山,并在嵩山顶上住了一夜。

后来的欧阳修一直怀念这段与诸多文学大伽一起的日子,由于这些日子为他后来成为北宋初期的文坛领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在《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中的“山水”之情,无疑也有着他对嵩山的深深怀念。

其次是访仙问禅。

登封俗语有云:“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在我认为,这两个”七十二“并非确指,实言其多也,至少对于佛寺来说。

这说明嵩山作为圣山灵境,多被佛道看重,纷纷来此弘法传道。而唐宋之时,嵩山佛道文化尤盛。

如果你喜欢神仙的日子,且不说要你随着唐高宗、武则天二人到嵩山逍遥谷奉天宫中拜访当时的道教国师潘师正,跟着他学什么“内丹之法”。

你就随着李白找找丹丘生吧,他老人家住在登封西部的紫云山上,你见了他,赏赏“黄河之水天上来”,再“会须一饮三百杯”,说不定也会像李白一样,能写一篇如《将进酒》的传世名作。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8)

· 紫云山

如果你喜欢学佛修禅,也不让你找武则天拜为国师、和神秀齐名、常住嵩山会善寺的道安禅师;也不让你找佛教史上被称为“定门之首”、常驻少林寺的法如禅师。

你就随着大诗人王维,到嵩山嵩岳寺里找找普寂禅师吧,这样的话,你可以一举三得:一是可以向当年隐居嵩山“东溪”的王维学学赋诗作画;二是可以向普寂大和尚参参禅;三是可以顺便看看当时已在嵩岳寺中矗立了200余年的嵩岳寺塔。

这塔可了不得,到了1000多年后的今天,已成为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更是如今最能代表嵩山的地标性建筑。

它的容颜多次登上国家邮票,2018年,在中国——伊拉克建交60周年之即,它又走出国门,再次登上了“伊拉克邮票”。

另外,郑州郑东新区的地标性建筑“大玉米楼”,也是根据此塔的模样设计建造。

儒道佛三教荟萃

在唐宋生活,佛道虽然兴盛,但从国家的需求来讲,读书求取功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主流生活。

所以,在宋时的登封,到嵩阳书院求学最好。

嵩阳书院位于登封城北的嵩山脚下,建于五代,兴盛于北宋,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9)

· 嵩山书院

当时在这里讲学的老师如范仲淹、范纯仁父子、程颐、程灏兄弟、司马光、韩维、李纲等等,全都是名满天下的硕士大儒。

若在这里学习,正如今天在清华、北大就读,求个功名,应该不在话下。

不过,如果你无意功名,也还有路可走。

比如,你不妨跟着常驻嵩山会善寺的僧一行学学数理天文,他不仅是我国佛教密宗之祖,更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天文学家,唐时颁布的《大衍历》正是由他编制。

在登封学天文历法,更有利的条件还在于有个周公测景台。西周初年,周公姬旦为了测四时,求地中,特意来到登封告城,利用土圭观测日影。

不仅确定了此地为“天地之中”,而且成功测定了二至二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和太阳年的长度,这为后世中国的天文历法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唐代僧一行时,为方便测量,他让南宫说把周公测景台换成了永久的石圭石表。并以登封为中心,在全国13个地方设下观测点,在世界上首次科学测出了子午线的长度。

如今这石圭石表和后来郭授敬建的元代观星台一起成为了登封的另一个地标性建筑。2019年5月8日,全国第十一届民族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10)

· 元代观星台

如果穿越当年,和僧一行、南宫说一块儿,量天测地,那真是“幸甚至哉”。

再比如,你也不妨去少林寺里学学武术。

少林功夫在唐宋已名满天下,《少林寺》电影中所演绎的“十三棍僧救唐王”正是发生在唐初,唐王李世民与王世充部发生战斗的的轘辕关,与少林寺仅有一里之遥。到宋时,少林功夫更是发展成熟。

据史载,当时方丈福居大和尚为了进一步发展少林功夫,曾邀请全国十八家武林高手会武于少林寺,从而使少林功夫汲取各家之长。试想如果你当年在场,还愁学不了盖世的武功?

缥缈隐居

神游四方

有人说,官场难混,功名不可取;科学家难当,技术活也不想学;甚至就连伸伸胳膊动动腿的少林功夫都懒得学。那告诉你另一种生活方式,做隐士去。

说到做隐士,登封这地方,既是隐士的祖地,也是隐士的向往之所。

首先,据史载,隐士的鼻祖许由,就生于登封南部的箕山,后因躲避尧的“让天下”,又隐于箕山之上,最终葬于箕山。如今箕山顶上,仍有高大的许由冢,每年全天下的许姓后裔们还组织大型的民间朝祖活动。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11)

· 许由

其次,自许由以后,历代许多名人隐居登封,有唐一朝,更是多多。

《旧唐书·隐逸传》记载隐于山林总共15人,而在嵩山的就有6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田游岩和卢鸿一。

田游岩,一生痴迷山水,年轻时带着全家各地跑,后来就隐在了嵩山,号称“许由东邻”。

唐高宗多次征诏不应,又亲自跑到嵩山来找他,他躲不过,只好脸不洗衣服不换地见了,高宗又低声下气地求他出仕,他却说,不中啊,我有病啊!皇帝问他得了啥病,他说得的是“泉石膏肓,烟霞痼疾”。

没有办法,唐高宗就给了他一个“崇文馆学士”的官职,并在太室山前为他建了个大大的奉天宫。可他死活都不住,唐高宗只好又在他的老宅上亲自题榜曰“隐士田游岩宅”。

比起田游岩,卢鸿一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是个人才,“少有学业,颇善籀篆楷隶。”唐玄宗为了让他为朝廷效力,也多次征召,可他也是不应。

唐玄宗没的办法,也是给他了一个“谏议大夫”的官,并为其建了“草堂一所”,还“岁给米百硕、绢五十匹,充其药物,仍令府县送隐居之所。”让其一生衣食无忧,安心地做隐士。

他所隐的地方,是登封八大景之一的卢岩飞瀑,所谓“卢岩”,就是由于他老人姓卢而得名。

这两位隐士,不管你跟了谁,都将是天天得山水之乐而逍遥自在,特别是跟着卢鸿一,还可以练练书法学学画画,一身的文艺范,雅着呢。

历史名城

再看今朝

如此随我一通穿越,你觉得唐宋的登封如何呢?

前些日子,我曾就这个话题与朋友分享,不想,他另有高论。他说:

首先,历史不可忘,唐宋时的登封是辉煌的,并且幸运的是,当年的许多历史遗存还大都健在,当年先贤们有感而发的诗文也大都还在,否则,你又如何带着大家穿越了呢?

否则,登封怎么会成为全国最有名的文物之乡呢?又怎么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呢?更怎么会成为全世界人出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呢?

其次,历史的车轮永远是向前的,如今的登封更加了不得,不仅有着丰厚的历史积累,而且更有着古人永远无法企及的地方。

如果让唐宋时的先贤们穿越到今天的登封,那更是“当惊世界殊”。

比如那两条通往洛阳和开封的古道,如今哪是“双向通辇”那么窄啊?并且,登封与外的交通早已是千条万条,仅高速路就有八条,通往郑州、洛阳的城际铁路也修建在即。

再比如登封城的发展,唐宋时的登封古城虽已难识其面,但从明清登封地方志上看,解放前的面积也不过四五平方公里的样子。

要是能重来我就要学李白(如果能重来我不仅选李白)(12)

可如今呢,不说城内人口和物资比唐宋时多上千倍万倍,仅就面积而言,新中国成立不到100年,老城新城加起来,100平方公里也不止。

近两年来,正商、绿地、恒大等地产商也都相中了登封,纷纷入驻,开始了新一轮的城市开发。

再比如登封的特色小吃,如今岂只是个焦盖烧饼?

嵩山芥丝、登封茶亭沟红薯,还有登封改良的炒式刀削面,不仅个个载着登封外出游子的乡愁,而且来登封游玩的无数游客也早爱上了它们。

再比如到嵩山游览,唐宋时的上山路,读谢绛的《游嵩山寄梅殿丞书》,知当时登嵩山的路“道径差平,则腰舆以行;崭崪陡甚,则芒蹻以进。”

而如今呢,太室山上有多条登山步道,少室山上更有揽车吊桥,直接让你“平步青云”。

听朋友滔滔不绝振振有词,我当然信服。可我突然问他:

如果不准拿唐宋时就能看到的、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天地之中”八项十一处古建筑说事儿,让你从现代的建筑中挑出一个能代表登封地标性建筑,你选择哪一处?

如果不准拿唐宋时先贤们写嵩山的文字说事儿,让你从现在的诗文中挑一首如《将进酒》的,你又选择哪一篇?

朋友听此,知道我抬上扛了,便端起茶杯一笑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不管你信不信,这些即使现在还找不来,但总会有的。

当然,朋友说的在理,我不能不信,也但愿“还看今朝”,我们老说传承创新,创造出登封新的地标,也是我们的责任。

此时,我依窗北望,嵩山依旧,禁不住感叹:不管穿越不穿越,还是这个登封,还是这个嵩山,如此,我生幸矣。

我爱您,登封。爱你的历史,也爱你的现在和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赵呆子,原名张国昌,登封人,1970年生,1993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诗歌、小说等。

欢 迎 投 稿

邮箱 yujimedia@163

豫记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商务合作请加salome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