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焱苏轼在记游庐山的诗句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庐山,它所呈现出来的景观就会不同:横看,是一个样子,侧看,又是另外一番模样,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也从江槛落风湍新松恨不高千尺

文 | 李焱

苏轼在记游庐山的诗句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庐山,它所呈现出来的景观就会不同:横看,是一个样子,侧看,又是另外一番模样。

的确,有些人物,有些东西,有些事件,这样看,是一个角度,那样看,又是一个角度;正看,一个角度,反看,又是一个角度;对看,是一个角度,错看,又是一个角度;这么写,是一个角度,那么写,又是一个角度。同一件事情,就看你站在什么立场,从什么目的出发去认识和表达。这便是“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平”的道理。

难道不是吗?一个人肤白貌美,则称“高雅漂亮”,对皮肤黝黑的,则说“黑不溜秋的,难看!”然而,如果换一个人换一个角度看,结果可能大为迥异:此人白得跟尿泡过一样,白脸奸臣,别看那人长得黑,黑是健康色,意味着憨厚实在、稳重靠谱。

同样道理。一个女人胖说其是“要想发,家里养个胖哒哒”,一个女人瘦称其“‘骨感美’、精明强干......”反之,则称“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胖得跟肥猪似的,瘦得跟干柴狗一样。一个人口无遮拦,称之为“胸无城府”,沉默寡言是“稳重内敛”。反之,爱说话是“能言善辩”,寡言少语是“闷罐葫芦”。一个人手脚利索、雷厉风行是麻利,不同的人来看,则是“冒失鬼”。一个人爱喝酒是“酒徒”、“酒鬼”,反之,则说“喝酒人光棍儿、场面儿、协调能力强”。一个人邋邋遢遢,说其必将无所作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反之,则说“大行不顾细谨”。

人生百态,站的位置不同,角度便不同,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想法,不在什么位置,很难感同身受,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然也千差万别。为了赚钱而忍辱负重的男人,外人看是懦夫,家人看是大丈夫;对于驾驶员来说,你认为路人应当遵守规则,但是,如果你是路人,你会认为车主应当礼让;如果你是老板,你总觉得员工懒散敷衍,但是,如果你是员工,你总觉得老板严厉苛刻;假如你是富豪,你感觉炫富不过日常,但是,如果你是穷人,你会觉得炫富是种显摆。

春秋时期行子所著的与《论语》并称远东儒家传世经典的《行语》中的一幅对联传诵至今,依然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如果组织部门要重用年长者,则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成熟稳重,老当益壮”,反之,则称“老气横秋、思想僵化、消极颓废”;如果要提拔年轻人,则称“自古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反之,则称“乳臭未干,不知道天高地厚”、“嘴上没毛,说话不牢”。

一片落叶,你也许会看到“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悲惨命运,但是,如果换个角度,你便会发现它“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高尚情操;一座矿山,从左边开挖,可能全是黄金,稍微偏一点去开挖,就可能全是碴石了;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太太,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卖草帽。每逢晴天,老太太就愁眉苦脸:这么晴好,雨伞肯定不好卖,大儿子的日子怎么过呢?遇到下雨天,老太太又替小儿子犯愁:雨下这么大,我家小幺的草帽怎么能卖得出去呢?所以,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愁眉不展、郁郁寡欢。邻居见了,便耐心劝解道:老人家,其实你应该高兴才对!你想,下雨天,你家大儿子雨伞就好卖了,而晴天,你家小儿子的草帽也不用发愁卖不掉了。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你的儿子都有生意做,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烦忧呢!老太太转念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从此便心情舒畅,每天都是乐呵呵的了。

诚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没有一把统一的标尺来衡量它的是与否、对与错,有太多的问题,其实是并没有绝对的、唯一的、标准的答案的,人生问题,也是没有标准的价值取向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也有自己独有的价值观念。如果说的确有的话,那也是人为设定的,人和人的学识不同,见识不同,修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自然就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当然也就不一样。这种标准,既不具有客观性,也不具有权威性。所以,在我看来,每个人就是他自己的标准,每个人也就是他自己的答案,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标准,也就有多少种答案。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