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米高空上的飞机上也可以通电话,远隔重洋也能“拥抱”爱人,法律以不安全为由开始禁止人工驾驶……这些,也许到2030年都不是“天方夜谭”。

十年一个时代,也是经济和科技的一个大周期,回望过去十年,即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互联让我们只需带一部手机出门,诸如手机订餐、手机导航、手机支付等全新应用场景不胜枚举。

展望21世纪第三个10年,6G、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埋下伏笔,成为下一个精彩十年的驱动力。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我们也不妨大胆预测,到2030年,这个世界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①起居

随时感知你的需求,监测健康状况

2030年的一天,“千禧宝宝”范响从睡梦中醒来。今年,正好是他的而立之年,他几乎是伴随着21世纪初的第一缕阳光而诞生,不知不觉30年间,科技手段重塑了几乎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现在叫醒他的,既不是闹钟,也不是梦想。为了让他按时起床,家中的AI智能系统真是费劲了心思。系统前一天晚上便通过传感测定到范响的入睡时间,于是决定在早晨6点缓缓拉开卧室的窗帘,让光线透露进来,同时指挥范响手上佩戴的手环开始轻微震动,将熟睡的范响逐渐唤醒。

他抬起手腕看了下液晶植入式智能健康手环,这一夜睡眠时间约6个小时,而且浅睡眠居多,不过心率、血压都在正常值之内。

起身下床的他已无倦意,这时系统启动了屋里暗藏的高保真音响,开始播放他喜欢的音乐。传感设备实时捕捉着范响的行踪,他走到哪里,音乐就播到哪里,只要喊一声“停”,音乐便会停止播放。天还没有全亮,房间仍需要灯光辅助,通过传感器的捕捉,范响走进房间的一刹那,灯便会缓缓开启。

未来十年科技发展大趋势(预见未来下一个十年)(1)

到了2030年,一个真正的万物互联世界已经形成。无处不在的传感设备,充分运用红外识别、人脸识别、生物识别技术,如同眼睛、鼻子、耳朵一样,让物体有了像人一样有了感知的功能。这些传感设备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智慧家居等几乎所有可以想象到的场景之中。

他起身去盥洗室,潜藏在镜中的面部识别设备和传感系统,可以监测睡眠是否充足,不过这天的确有了点黑眼圈,于是就向他推送了最合适的护肤方案。

洗漱完毕,牙刷自带的扫描系统顺便帮他完成了口腔健康检查,范响顺便取了一份唾液样本寄给基因公司,这是每年防癌体检的一部分。

上完卫生间,智能马桶连接的尿样检测器,已经将一份关于尿液成分的实时分析报告上传到了智能健康机器人终端,如有异样,范响的医生会第一时间收到提醒。

“主人,早上请喝一杯温水,今天空气质量良好,适宜户外晨跑运动半小时。”智能健康机器人“大白”感知到范响到了客厅,第一时间启动健康提醒模式。十年前,这样的“大白”还只能出现在电影之中,但如今,很多人已经和范响一样可以拥有一个家居版的健康机器人。“大白”不仅负责处理所有健康终端上收集的检测数据,也负责为范响制定每天的运动计划和饮食营养搭配。

“主人,您的食物糖分含量已超标,请注意饮食健康。”通过摄像头扫描到范响面前的早餐,“大白”发出警告。范响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家族史,“大白”对他的体重和营养管理相当严格。

顺便说一句,2030年时,人们终于习惯把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治未病”的预防医学领域,保持健康年轻的身体状态成为大众共同的追求。不仅人均寿命数字在不断攀升,而且健康寿命也在不断延长。

30岁的范响很少见到自己的家庭医生。大部分的工作由“大白”完成。碰上头疼、拉肚子等小毛病,“大白”会启动AI问诊模式,为范响完成基础诊断、开出药方和健康护理的方案,当然,这些方案经过人工智能计算后,仍会上传到家庭医生的终端,并需要获得授权许可。

在线诊疗成为大众主流的看病方式。范响定期会跟自己的心理医生视频,诉说自己的心理状况。2030年,“大白”可以通过分析主人每天的生化指标趋势及可穿戴设备数据来形成健康报告,但关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是AI难以企及的深海。

另外,2030年,人类仍在与重疾和衰老抗争,但就医模式已经有了彻底的改变。一方面,预约制和网上支付的盛行,让医院不再人山人海;另一方面,借助最新的通信技术,智能手术机器人的大量应用已经成为现实,医生不再需要四处“飞刀”,为千里之外的病人进行远程手术已经是家常便饭。

吃完早餐,智能衣柜已经按照他的穿搭喜好,并结合天气预报的信息,为他自动筛选了今天上班适合穿着的商务休闲装,对于有着“选择恐惧症”的他而言,这种懒人方式再合适不过了。

离开家,关闭房门,AI系统便指挥着家电设备和灯具关闭,进入待机或省电状态。对于AI系统来说,即便屋主不在,也会帮助范响监测家中的异常,一旦有水管破裂、煤气泄漏都会及时向范响的手机发出提醒,即便家里停电,AI系统也会调用备用电池,为范响传递信息。

②出行

共享无人驾驶成为普遍出行方式

范响走出小区的时候,一辆无人驾驶汽车稳稳地停在他前面。这是一辆没有后视镜、没有方向盘的汽车,车厢装扮成会客厅,宽大的沙发正好休息一会。

范响今天心情还不错,车载摄像头已经察觉到了这点,于是先给他播放一段轻快的音乐。搭载AI技术的汽车,早不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而是能够与驾驶员进行交流的“生命体”。它可以分析驾驶者的情绪与精神状况,不失时机地为乘客推送服务,人与车之间像朋友般默契。

未来十年科技发展大趋势(预见未来下一个十年)(2)

早在2018年,欧盟委员会对外发布了自动驾驶时间表,力争2030年步入完全自动驾驶社会,一如期盼的那样,自动驾驶如约而至。包括通用、大众、丰田等跨国车企,以及国内汽车巨头,早就纷纷布局自动驾驶研发,并转型成为移动出行公司,到2030年,L4级自动驾驶成为汽车的标配。

和很多人一样,范响已经考虑放弃拥有自己的私家车,只留下一辆跑车,范响很喜欢驾驶的操控乐趣,偶尔周末去郊外人烟稀少的道路上过一把瘾,但回到主道上,他还得乖乖让位于系统自动驾驶。

考虑到绝大部分交通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为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立法机关正在考虑出台规定,在日常交通道路上,严禁人工驾驶,全部改为安全性更高的无人驾驶。

未来十年科技发展大趋势(预见未来下一个十年)(3)

一路畅行无阻,车辆通过与红绿灯信号的“交流”,提前设定了车速,全程不用停车等待,大大减少了因为重新启动而带来的拥堵。这只是车联网的一个应用场景。互联技术使交通系统、道路、基础设施和智能设备互联并及时处理大量数据,从而使车辆能够实时响应外部变化,以避免潜在的危险,例如闯红灯、车辆超速和急刹车,以及道路拥堵等问题。

传感器不仅遍布于家庭,也几乎遍布城市所有的物体之中。范响记得,就在前几天,他所在的城市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暴雨,但通过各个角落的传感器,哪里的下水道淤积了,市政机器人自动前往疏通;被吹翻的树在倒下前半分钟就发出了预警;以往容易出现的漏电、触电等现象,也早已绝迹。

自动驾驶也带来其他行业的改变。比如针对短途出差,范响不必再预订酒店,干脆就设定时速,在车上舒舒服服休息,在精准的时间到达预定地点。

而新能源汽车是绝对的主流,特别是随着石墨烯电池推向市场,充电10分钟跑上千公里,又或者一边“晒天阳”一边太阳能光伏发电,甚至还可以与道路两侧的信号塔或者灯杆“无线充电”。

如果遇上短途紧急情况,还可以搭乘飞行出租车出门。此时,汽车和飞机都已经有了各自的交通规则,小型客运无人机和飞行汽车正成为新兴的空中交通。而航空运输在AI的帮助下,运营系统越来越精细化,或许“延误2小时赔五百”更能刺激人们的神经。

范响从车载大屏中获悉,交通部门已在研发“真空管道运输”,坐上这样的超级高铁,京沪只需要半个小时,而这样的真空管道运输即将投入试运营。他不免又多了一份期待。

范响还谋划着,报团“星际旅游”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早在2019年12月,波音公司首次发射其载人飞船“星际客机”,对其商业载人航天飞船进行首次不载人飞行测试。转眼10年过去了,“星际客机”也将转为载人飞行。

③通信

隔着屏幕也能拥抱爱人,购物先“摸”再买

喝完一杯热茶,在车上,范响抽空给万里之遥在国外读博的女朋友打了个电话,并且给了她一个紧紧的拥抱。

是的,你没看错。隔着屏幕,就能“触摸”万重山之外的亲人或爱人,是不是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以前音视频无法实现类似见面握手这类触觉效果,而现在基于6G高速宽带存在的触觉互联网就可以让网上的会面如亲临实境。

按照历史的经验来看,无线通信技术几乎是每10年升级一代,到2030年,6G技术正好开始商用。

6G的首要特点,就是将搭建一个“空天地海”一体化的通信网络。6G技术用卫星、地面基站、航空平台(无人机)、舰船搭建起的一张连接空、天、地、海的通信网络,比起10年前的信号覆盖还主要是面向地面,比如在飞机上就无法通话,在6G时代,将实现全地球无缝覆盖,在海洋上遇到紧急情况的船只,也可以通过卫星、无人机、飞艇等进行通信。

如果说,1G时代只能语音通话,2G带来图片,3G带来视频,4G带来直播,5G带来AR/VR等应用,在6G时代,传递的信息将超越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将可能包括味觉、触觉、情感等。

当你触碰某个东西时,你的手会为这种触感的强度和质量“编码”,触碰不同的东西如棉花、木头、砖头的传感都是不一样的。通过传输触觉,可以实现彼此更高层次的远程交流。

那么,谁在开发触觉互联网生态应用呢?热情最高的是电商平台。相比平时的网购,用户还想要实际的触摸后才能感受到产品的材质、手感等,随着触觉互联网的普及,购衣服也就可以“先摸”后买。

对于触觉互联网技术,一些电竞玩家们更是兴奋不已。比如,在一场游戏中,如果你戴上了一款人造皮肤,你的对手轻拍游戏中你的替身的后背,你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当然,如果开一个恶作剧,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有人冷不丁“摸”了一下你,你是不是会吓一跳?

未来十年科技发展大趋势(预见未来下一个十年)(4)

再比如,很多博物馆珍品不允许拍照,但到6G时代甚至可以去“触摸”。

和女友通完电话,范响决定快速浏览下当天的新闻。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折叠屏手机,铺开成报纸大小。打开这张柔性屏,就可以接收最新的消息,而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主播“跳出”屏幕与用户一起互动。

相比现在火热的小视频、图文直播,到2030年,媒体传播的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也不仅仅是快节奏的短视频这种方式,而是长视频。那时候发生一个新闻,已经不只是“人人都是麦克风”,而是“人人都是直播”,随便端起一个手机就可以直播,而所有的剪辑、VR/AR生成都在云端自动完成,而观众在另一端就可以身临其境观看,整个过程几乎完全同步。

这些场景不只是应用于新闻,各种演唱会也得到广泛应用。范响又在折叠屏上点了一首MV,仿佛置身于演唱会中。

马上到达预订地点,范响将这张柔性屏幕折叠放回口袋,通过无感支付付费后,范响准备下车了。

④工作

人从枯燥的流水线解放出来,更注重思维碰撞

这一次,范响与朋友沟通的是一批服装产品的设计。他要与朋友一起互相碰撞灵感。

在2030年,几乎所有的服装都是个性化定制,因而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制造环节几乎全部都可以通过柔性生产线制造出来。

虽然人类还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但很多的工作流程却一定会变得数字化,企业都会成为数字化的企业,人类和机器共同生存在数字化的世界。

所有的企业都将变成了科技企业,企业的核心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云计算都会成为新生产力的组成部分。话句话说,到2030年,技术将重塑世界,这些变化将为人类带来新的机会。

人类在创造力、激情、创业思维等方面的优势与机器在速度、自动化和效率方面的能力相辅相成,将大幅提升生产力,为各行各业和各种岗位带来新的机会。

到2030年,美的、格力不只是卖家电等产品,华为、中兴也不只是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它们更大一部分的营收来自智能工厂柔性生产线制造,这些产线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快速输出给中小企业。

但像这样的大型企业并不多见,更多是中小企业雨后春笋般诞生,它们变身“黑灯工厂”,只有隆隆的机器声响,提醒车间是在24小时不断运转。

而后端的维修工作也将变得简单,维护人员通过AR眼镜,将现场高清图像回传至专家端,即可远程指导方便快速解决问题,减少了费时费力的人员来回奔波。

范响前段时间去幼儿园接侄子的时候就发现,此时的教育更多的是培育孩子的想象力和艺术气息,培育他们的设计能力,而这些是机器不能取代的。

实际上,包括范响在内,公司总共也就只有几个人。在人工智能时代,原本数千人的工厂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全面接管,而大家工作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按部就班打卡上下班,而是在一种轻松的交流中,几个人就把工作商定下来了。

在“打道回府”之际,家庭智能系统已经注意到他即将回家的信息,空调已提前启动,这样范响一到家就能进入温度湿度都适宜的环境之中,家中的新风系统能够适时调配房间的湿度和空气质量,就连淋浴间也通过衣服上的传感器了解到范响的体温,为他调节着最合适的热水温度,帮他洗去一天的疲乏。

【记者】郜小平 严慧芳 葛政涵

【作者】 郜小平;严慧芳;葛政涵

【来源】 南方产业智库南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