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个名词,起初并不是一个与北京市所在地区紧密相关的“专用地名”,而是一个根据历代王朝需要而设置到不同地区的“流动地名”,并且往往与“北都”同义,成为我国历史上很多王朝实行“多都制”的表征之一。
今天的北京市,之所以被叫做“北京”,便是这一历史现象,最终影响到北京命名的表现。那么,历史上,都曾经有哪些城市被称做“北京”或“北都”呢?
曹魏时期的邺城是第一座冠名“北京”的城池
在魏晋以前的历史时期,“北京”与“北都”的明确称号并没有出现在历史长河之中,虽然新莽与东汉分别设置了东西都、东西京,甚至东汉还以南阳为南都,但并没有设置一个与南都南阳对应的北都或北京。
这是因为当时的天下还不需要一个坐镇北方的陪都,来控制北方局面,一个洛阳便足以坐镇中原与河北了。
曹魏建国以后,实行五都制,以帝都洛阳为中都,以邺、谯、许、长安为陪都,并分别配上方位,确定所谓“京号、都号”,邺城(河北临漳)便是第一座被冠名“北京”或“北都”的城池。
魏太祖曹操画像
邺城之所以能成为曹魏北京,原因在于曹操称魏公以后便以邺城为国都建立了魏公国(魏王国),邺城在建安后期一直是曹操的统治中心,这里拥有曹魏版图内仅次于洛阳的宫城建筑,而且这里可以为曹魏防御并州、冀州、幽州北部的游牧族群提供一个强大的前进基地与指挥中枢,因此,邺城也便成为了曹魏的北京,长达46年(220年-266年)。
西晋建国后,尚且没有来得及实行多都制便在八王之乱中走向灭亡。趁乱而起的前后两赵,经过一番东西对峙,便被后赵统一北方。统一北方的后赵,以襄国(河北邢台)为首都,并先后在洛阳设置了南都,在长安设置了西京,一方面是为了宣示自身继承汉魏晋统绪的正当性,一方面也是为了强化长安、洛阳的政治地位,镇抚关中、河洛两地。
后赵开国君主石勒去世以后,石虎通过一番政治斗争接任后赵君主,并迁都邺城,原本在石勒时期被大规模营建的襄国,也便成为了邺城以北的一座陪都,所以,襄国便是第二座被称为北京或北都的城市,虽然仅仅存续了14年(335年-349年)。
后赵在石虎父子暴政崩盘以后,北方经历了一番战乱后被前秦整合,前秦也没有来得及设置陪都便再度失败。前秦之后,又有两个割据政权设置了“北京”。他们分别是盘踞河套平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胡夏政权与盘踞雁北地区的北魏政权。
胡夏是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以统万城(陕西省横山县白城子村)为都,赫连勃勃趁着刘裕北伐军主力回撤南方以及留守部队内讧的机会,夺取了关中地区并完成称帝(公元418年),而后赫连勃勃为了保持对关中地区的统治,便以长安为“南台”,以统万城为“北京”,实行了初具雏形的两都制,统万城做胡夏北京,持续了9年(418年-427年),而后便被北魏攻克了。
北魏是拓跋珪建立的政权,起初拓跋珪是以代国国都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为国都的(387年-398年),随着拓跋珪在参合陂大战中战胜劲敌后燕慕容垂,北魏一举吞并了以中山、晋阳为主的后燕主要领土,这才把都城迁往平城(山西大同),在随后的北魏平城时代(398年-494年),盛乐一直留存有北魏皇帝的行宫,并作为北魏“北都”存在,大体持续了近一个世纪(398年-494年)。
所以,可以说,北魏盛乐是继曹魏邺城、后赵襄国、胡夏统万之后的第四座“北京城”。孝文帝迁洛以后,为了打击反对汉化的保守派鲜卑贵族,刻意打压平城的政治地位,所以并没有按照前朝惯例把平城升格为“北京”。
唐朝山西太原府被称为“北京”
继北魏以后的西魏、北周、东魏、北齐、隋五个政权都没有来得及设置“北京”,三蜀(蜀汉、成汉、谯蜀)与六朝(吴晋宋齐梁陈)政权偏安一隅,没有条件实行“多都制”,更谈不上设置“北京”了。
唐张萱 《唐后行从图》
到了再度实现长期大一统的唐朝,“北京”或“北都”的名号便稳定地设置到李唐皇室的龙兴之地与武则天的故乡——太原府。
公元690年,在武则天授意下以太原府为北都;
公元705年,由于武则天失去权柄而停止太原府的北都称号;
公元742年,唐玄宗以太原府为北京;
公元762年,唐代宗改北京太原府为北都太原府。
可见,太原府晋阳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是武周北都、李唐北京,也即我国历史上的第五个“北京”城。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李存勖建立的后唐政权为了表示自己是接续唐朝的政权,所以,依然以太原府晋阳城为后唐北都。
唐代以后,辽朝、北宋、金三个政权先后实行了比曹魏与唐代更加稳定的“四京制”与“五京制”。
其中,辽朝设置了上京临潢府、西京大同府、东京辽阳府、南京幽州府、中京大定府,并没有设置“北京”;北宋设置了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西京河南府,其中,北京大名府位今天的河北省大名县,这是因为北宋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所以便不得不把北京重镇设置在黄河防线以北的不远处。
金灭辽以后,继承了辽代五京制,分别设置了上京会宁府,北京临潢府,南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大体上与辽五京相同。金初之所以把辽上京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改为金朝北京,就是为了保持对契丹龙兴地的镇服。
金海陵王完颜亮在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这才把金朝的统治中心迁移到关内来,金朝五京也便相应发生了变化,金中后期五京分别变成:中都大兴府、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南京开封府、西京大同府。大定府由中京变为北京,体现了金朝中后期统治重心的整体南移。
明代以来“北京”成为“燕京”的专用名
元代虽然也设置了大都、上都、中都,但并未出现“北京”或“北都”名号,如果硬要以所在方位称上都开平府是元代北京,毕竟没有元朝当时认可,显然难以成立。
元代灭亡以后,朱元璋以“北方平定”之义,将元大都改为“北平府”,所以,“北平”之名被用到北京地区的历史要早于“北京”。
蓟城纪念柱
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于公元1403年(永乐元年)便急不可待地升格“北平府”为北京顺天府。而后经过十多年的营建,朱棣方才在公元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并改北京顺天府为京师顺天府,以京师顺天府所管辖的地域为“北直隶”,从此,“北京”二字方才正式落户北京地区,成为明清两代、民国北洋时期以及新中国的北京城。
不过在北平府升格为北京的22年后,在公元1425年四五月间,明仁宗朱高炽因为不喜欢北京,更喜欢南京,而把北京降格为行在,并恢复北平之名。
然而,明仁宗在位短暂,旋即猝死,若是明仁宗健康长寿,北平能否成为大明王朝的北京就不好说了,甚至北京之名能否“常驻”燕山之南、易水之北的地名,就更是难说了。明仁宗以后,除了明英宗与明思宗两次未成功的南迁动议,“北京”之名长期稳定在了如今的北京市范围当中。
在我国历史上,“北京”之名先后被安置在多个地方。在此,笔者以古今名称对照的形式,为您总结如下:
曹魏的邺城:河北省临漳县
后赵的襄国:河北省邢台市
胡夏的统万:陕西省横山县白城子村
北魏的盛乐: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
唐朝、武周、后唐的太原: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北宋的大名:河北省大名县
金朝的临潢: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
金朝的大定: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
明清的京师:北京市
作者: 韩崑
来源: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