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与妲己相比,姜王后不够年情、不够媚惑、不够有心机,所以失去帝辛的喜欢。但是换一个角度,姜王后因其身上的贤,最终位列仙班,这是苏妲己望尘莫及的。

历练,成仙。是《封神演义》永恒的主旋律。而历练,大多时候用“悲剧”表现。

姜王后作为纣王的原配妻子,在塑造妲己反面形象时,起到了巨大作用。她的悲剧,从侧面告诉人们,纣王无药可救了。

姜王后的悲剧,首先体现自己的身上:

随着帝辛征讨有苏氏,有苏氏大败,送来了美人妲己。谁知道,妲己的入宫,才是殷商鸡犬不宁的开始。一方面,在《演义》中,她是个十足的蛇蝎美人,相传她因为想看看孕妇肚子里究竟是什么,就命人挑破了孕妇的肚子。有她在,纣王罢朝,忠良寒心。

封神榜姜王后最后封神了吗(封神演义里姜王后结局如何)(1)

姜王后是后宫之主,妲己有野心,不甘心,想要成为王后就必须杀了她。在传说里,姜王后的结局是被人剜去双目,割去双手。

但是演义终归不是历史。殷商遗留不多的史料记载中,其实并没有姜王后的影子。查阅纣王的后妃时,也仅仅在《国语》《史记》《烈女传》里,记载苏妲己一人而已。

姜王后的悲剧,其次体现在孩子:

她孕育了两个儿子,一个名郊,也就是殷商的太子殷郊,另一个名洪。随着母亲受尽折磨而死,殷郊也差一点成为阶下囚。相传,面对敌人的迫害,以及与父亲反目,殷郊无奈之下只能出逃,在路上受人点播,投奔武王伐殷。

但是他到底是殷商的太子呀,所以内心是非常矛盾的,申公豹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临阵倒戈了。

封神榜姜王后最后封神了吗(封神演义里姜王后结局如何)(2)

《封神演义》作为神话故事,姜王后与殷郊都是必不可少的角色,他们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姜王后的“贤”,烘托纣王的“昏”,殷郊的“傻”,衬托武王之“明”。

然而历史总是后人书写,不难发现,“武王伐纣”这个故事本身就是站在了周人的视角,对前朝进行批判。那么在历史中,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子呢?

第一,正如前文所说,姜王后未必确有其人。

第二,就连殷郊有没有存在过,都是未知的。

《史记 殷本纪》载(经过翻译):

帝辛有子禄父,幼时聪明好学。

这里面的禄父,又称武庚,是纣王的儿子,有很好的天资。然而通篇,并未提及殷郊其人。当然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后人传记中,殷郊身上是有禄父的影子的,因为这禄父也是政治的牺牲品之一。

随着殷商的灭亡,天下的统治变成了武周。”厚待先朝臣民“,这是每一个仁君的自我追求,因此在当时还算老实的禄父并未遭到株连。

封神榜姜王后最后封神了吗(封神演义里姜王后结局如何)(3)

在殷商的旧辖区内部,还有许多感念商朝统治的百姓,他们怀念着旧时的生活,同时对新王朝将信将疑。周武王索性命禄父继续领导这些百姓,这下人人都很开心。

其实在今天看来,武王此举是相当聪明的,一方面收买了人心,另一方面又节省下镇压百姓的人力,非常效率。

疑心谁都有,当属帝王的最重。帝辛虽然残忍,暴力,但是必须承认,他是个很有事业心的男人,每每讨伐,也大多数全胜而归。那么作为纣王之子,禄父有没有遗传下来呢?周武王很担心,担心禄父有不臣之意,担心禄父此时的归顺只是在演戏。

基于此,周武王做了一番安排:在朝哥的东、西、北设置邺、庸、卫三国,分别以自己的亲信迁徙过去,目的不言而喻:监视并防御。

封神榜姜王后最后封神了吗(封神演义里姜王后结局如何)(4)

周武王做错了吗?没有。天下得来不易,若是再起干戈,首先遭殃的就是百姓。更何况,禄父已经臣服,若是祸起萧墙,那就是统治者智商不足了。

但是自古都是如此,防御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安了武王的心,可是又勾起禄父的猜疑:这……他是不是不信我?加上生活中处处受到监视,心中难免憋闷,长此以往,不臣之心就生了出来。

武王死后,禄父叛乱,最终兵败被杀。

下面回到今天的问题:历史上真的有姜王后这个人吗?她的结局是什么?未必真有其人,但是纣王当时的王后一定不好过,在正史中,妲己尚且留下一个”纣王对她言听计从“的名声,我们很难设想,王后会非常得宠。

封神榜姜王后最后封神了吗(封神演义里姜王后结局如何)(5)

#变美大作战##夏季百搭套装# #女主播一年卖出1000多万件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