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在幼儿园老师说表现的很好,什么都能够自己独立完成,可是回到家里就完全失去自理了呢?”朋友吐槽自己孩子,怎么像双面人,这样下去会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不好啊?

其实很多人有这样的感觉,孩子在幼儿园习惯那么好,能够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还主动去帮老师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可是,孩子在家里怎么就吃饭要爷爷奶奶喂,要水果伸手指,爷爷奶奶赶紧给拿,好不容易在幼儿园养成好习惯,在家里就打回原形了,这让爸爸妈妈好焦虑,这孩子该怎么教育?

为啥孩子在家和在外面表现不一样(孩子在家表现和幼儿园判若两人)(1)

明明自己可以独自喝水,吃饭,穿衣,为什么回家就不会了,还要人帮忙?这是双重人格?

有次接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听家长说,自家孩子在幼儿园经常被老师表扬,要知道孩子在家里还大吵大闹,要什么必须给什么,一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就摔东西,胡乱扔,这孩子小小年纪就会这样来事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精了,在老师面前好好表现,在家里就放飞自我了?

为啥孩子在家和在外面表现不一样(孩子在家表现和幼儿园判若两人)(2)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孩子在幼儿园里表现好?在家就不行?

为何会出现孩子在不同环境里有不同的表现?怎么让孩子能够在幼儿园和家里一个样呢?

我家两个孩子都上幼儿园了,经验告诉大家这几点:

1尽量统一标准

孩子上幼儿园有规律的作息,那么请家长把家里的作息和幼儿园调整一致,并长期坚持。当然可以节假日出行,可以适当的改变。前提是要给孩子说清楚,今天为什么这样子。

有幼儿园作息时间来安排家里作息时间,孩子就有规律,在家和幼儿园保持一致,孩子就不会赖床,有起床气。如果周末带孩子出去玩,忘了午睡,孩子活动量大,晚上睡觉睡的昏昏沉沉,周一去幼儿园状态也不好,影响孩子幼儿生活学习。

用这个作息时间给孩子,一定要坚持,长期坚持才能成为习惯,像早上起来穿衣吃饭那样自然的习惯,很快孩子就适应了。

为啥孩子在家和在外面表现不一样(孩子在家表现和幼儿园判若两人)(3)

当孩子早上不起床怎么办?很多家长会喊“快起来,要迟到了”“快点,宝宝起床啦”各种催促,孩子就是赖床不起,或者有的家长看孩子不起,就干脆不管了,那你继续睡吧,迟到了也是你的事情,和我没有关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比较好呢?

“宝宝,我知道你还没有睡好,那你再睡五分钟,一会我来叫你起床哦”给孩子计时,让孩子知道你叫他起床。说完之后家长就离开,等时间到了,去喊他起床。这叫倒计时法,给孩子时间,让孩子自己自己的时间。孩子赖床,我们给他台阶,他把握睡觉时间。这样孩子觉得我们尊重他,叫起床的话就容易多了。

为啥孩子在家和在外面表现不一样(孩子在家表现和幼儿园判若两人)(4)

当时间作息发生变化,我们要给孩子鼓励,赞赏性的表扬。鼓励孩子最近的生活安排的不错,“孩子,最近早上起来挺早的啊”目的性鼓励孩子,不要直接说“宝宝乖”,乖在哪里?具体的表扬孩子做的某件事情的细节,孩子更容易接受,知道自己该怎么样做。

2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动手,家长耐心教导

其实孩子在幼儿园里,老师会给孩子们分派些小任务,让孩子自己去做,孩子能够自己做好,老师在保证孩子的安全下,让孩子安心的去完成这件事。在家里也一样,我们作为家长也要让孩子去做。

为啥孩子在家和在外面表现不一样(孩子在家表现和幼儿园判若两人)(5)

2、3岁宝宝,可以自己刷牙,洗脸,做家务劳动,分发筷子,发碗,孩子在幼儿园也做这些的,而且是很乐意去做这些的。很多爷爷奶奶不让孩子做这些,孩子说“我来端碗,”大人就说“你别帮倒忙了,你坐那坐着去,尽给我们添乱”,就说这样的说法,不让孩子参与,不让孩子动手,打击孩子积极性,孩子就在家里什么都不做。

我家小宝今年上幼儿园,老师经常夸她帮小朋友,小朋友哭她还安慰,别哭了。吃饭时候发碗,帮老师拿东西。因为这些孩子在家经常做,在家里她自己能够动手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去幼儿园里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去做了。

3和老师经常沟通

经常询问老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给老师说说。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不足之处在幼儿园生活学习中提出来,孩子可以从中知道自己的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把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告诉家长,家长了解孩子的表现,在家也可以引导,鼓励孩子,像在幼儿园那样表现优秀。

为啥孩子在家和在外面表现不一样(孩子在家表现和幼儿园判若两人)(6)

比如我们孩子幼儿园最近练习拍小皮球,老师要求大家在家也练习,孩子在家就不练。我在想是不是她不喜欢拍?我就问老师孩子在幼儿园是不是不拍皮球啊?老师发来孩子拍小皮球的视频,孩子拍的还不错啊。孩子回来后我们告诉她,你拍的挺好的啊,我们去楼下练习吧,给孩子看她的视频,孩子得到鼓励也就愿意去练习了。

4家长要以身作则

我们要求孩子做到,自己也要做到。就说吃饭的问题,孩子不喜欢吃这个菜,家长逼着孩子吃,然后孩子说了句“凭什么啊,你自己不喜欢吃,我就必须得吃?”,家长难道回答孩子自己是家长,孩子就得听爸爸妈妈的话?

晚上给孩子说去看书,自己却拿着手机玩,还给孩子说不要玩平板了,这样子孩子能做到吗?不能自己不做可以,却要求孩子做到。

为啥孩子在家和在外面表现不一样(孩子在家表现和幼儿园判若两人)(7)

孩子就觉得不公平。比如孩子看书吧,我们就一起。像我们家,晚饭过后大家一起看半个小时电视,然后洗漱,上床睡前故事。我们和孩子一起看书,拿着绘本,看书时间就认认真真地看书,不做其他的事情。这看书时间是不受打扰的,所谓的高质量的陪伴就是说全心全意陪着孩子,和孩子互动。

为啥孩子在家和在外面表现不一样(孩子在家表现和幼儿园判若两人)(8)

5家长要淡化孩子两面性,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很多家长会说,当着孩子面的说孩子两面性,双重性格,孩子听了以后什么反应?他会觉得嗯,我就这样的人。他不会去改正,反正大人就认定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改正的必要啊。所以说家长不要给孩子随便贴标签,你口中的孩子是你希望孩子的模样吗?鼓励孩子,引导孩子积极向上。

其实孩子在不同的环境里不同的表现,育儿专家们都早就发现了,这属于正常现象。

为啥孩子在家和在外面表现不一样(孩子在家表现和幼儿园判若两人)(9)

大家熟知的蒙氏理念里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发学习的潜力,自己学习外部世界,去探索,而且还会有选择的吸收新知识。

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首先孩子是模仿,模仿他人。其次,孩子会适应环境。孩子会通过模仿,学习他人会适应新的环境,这是人的本能生存法则。我们做父母的,要加以引导。对孩子的表现,错误的提出指正,让孩子变得更优秀,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可以指点一二,但是不能对孩子指指点点。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爱讲故事的妈妈,亲子阅读讲践行者,分享育儿知识经验,欢迎和大家一起在育儿路上携手同行,欢迎大家关注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