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话里保留了许多在普通话里早已不存在的古汉或近汉词语,这些词语记录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作为中宁人,我在十多年前写了篇文章研究中宁话里的古语古词,当时没有拿去发表,只是放到了贴吧里,今天发现有网友帮我发到了别的地方那我再发到自己的账号底下吧,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宁夏属于哪里的方言:宁夏中宁话里的古语古词?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宁夏属于哪里的方言:宁夏中宁话里的古语古词

宁夏属于哪里的方言:宁夏中宁话里的古语古词

中宁话里保留了许多在普通话里早已不存在的古汉或近汉词语,这些词语记录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作为中宁人,我在十多年前写了篇文章研究中宁话里的古语古词,当时没有拿去发表,只是放到了贴吧里,今天发现有网友帮我发到了别的地方。那我再发到自己的账号底下吧!

20.隐疑,中宁话中:对一些食物如肥肉、臭豆腐之类,感到恶心或者认为不能吃,让人没有胃口时,用此词。王锳《诗词曲语词汇释》“隐(一)”条:“隐,思忆、思念,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可证“隐”在近代汉语中可表“心理活动”。中宁话里“隐”发展为为不好的心理联想,“疑”为“怀疑”义,所以“隐疑”是并列结构。

21.青。中宁人把“黑布”叫做“青布”,此为古义的残留。《古代汉语词典》1251页:“青”的第二个义项就是“黑色”。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2.钌钓子。《现代汉语词典》795页:“钌铞儿,扣住门窗等的铁片,一端钉在门窗上,另一端有钩子钩在屈戌儿里,或者有眼儿套在屈戌儿上。”《朴通事》:“亮窗里面把帘子幔上,着钉子钉在三四处,着钅屈钅戍儿钉在两三处,把了吊子叩上了,将指头来大小的长铁条儿插在钅屈钅戍里,门子开了,腰拴插的牢,这般堤防时,怎麽得入去?”《扬州画舫录》:“八宝环、八字云头叶、支窗云头、齐头里叶、有无楼子、西洋拨浪、各色挺钩捎子、各色直子钓边、钌钓、折叠钌钓、各色钩搭、过河钩搭、圆捎。”《红楼梦》七十三回:“话说那赵姨娘和贾政说话,忽听外面一声响,不知何物.忙问时,原来是外间窗ァ不曾扣好蹋了屈戌儿了吊下来”,中间提到钌钓子至少有“钌钓”、“折叠钌钓”两种。

23.掆,gang,用

24.坟堰骨朵(du)。中宁人称坟堆为“坟堰骨都”,按:四川、湖北人将坟堆称为坟堰。“堰”为挡水之堤坝,与“坟堆”义无涉,坟堰,似为“坟茔”一语之转。《北史》:“答曰:‘其为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三 窦融列传第十三:“诏右扶风修理融父坟茔,祠以太牢。”

花的蓓蕾中宁叫做“花骨朵”、吃的一种疙瘩状的面食叫做“面疙瘩”,水烧开时冒泡称“咕嘟”,皆为一声之转,皆为球形突起之物。

坟堆,为地面上突起的土堆,所以可以叫做坟堰骨朵。

25.抈,折断。如抈树枝。《说文》:“抈,折也。从手,月声。与刖略同。”汉·扬雄《太玄·羡》:“车轴折,其冲抈。”

26.搡,猛推。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灌园叟晚逢仙女》:“张委哪里肯听,向前叉开手,当胸一搡,秋公站立不牢,眼踉跄跄,直撞过一边。”

27·羯羊。阉割后的公羊。《说文》:“羊羖犗也。”《急就篇注》:“羖之犗者为羯,谓(虔+刂)(虔+刂)也。” 清·翟灏《通俗编》:“羯鸡,阉鸡也。”《臞仙肘后经》:“骟马,宦牛,羯羊,阉猪,镦鸡,善狗,净猫。又接树曰骟树。”

28.合,容器,音gé.十合为一升,底小上大,方形,中宁的合都是木头制成,为量取粮食的器具。

29.芫荽,普通话叫香菜。《灵物记》:“唐人赏牡丹后,夜闻花有叹息声,胡麻必夫妇同种方茂盛,下芫荽种须说秽语”《全元杂剧·东堂老劝破家子弟》:“我不叫,他又打我。不免将就的叫一声。青菜、白菜、赤根菜、胡萝、芫荽、葱儿阿!(做打悲科,云)天那!羞杀我也!”《西游记》第二十四回:“那行者观看不尽,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布种四时蔬菜,菠芹莙荙姜苔。笋褷瓜瓠茭白,葱蒜芫荽韭薤。窝蕖童蒿苦珣,葫芦茄子须栽。蔓菁萝卜羊头埋,红苋青菘紫芥。”

30.孤拐,亦称“孤踝 ”。脚腕两旁突起的部分。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你每说到几时,早不是腊月里,不冻下我孤拐来。”《西游记》第三二回:“若是先吃脚,他啃了孤拐,嚼了腿亭,吃到腰截骨,我还急忙不死,却不是零零碎碎受苦?”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今谓胫下骨隆起者为孤踝。”

31.管,中宁将贯穿后固定的动作称之为“管”,如将别针贯穿衣服后固定上去,即可用“管”。按本字应为“糸 官”,《康熙字典》有此字,《玉篇》:“(糸 官),贯也,羂也。”《玉篇》:“羂,挂也,系取也。”以“官”为声符之字多“贯通”、“约束”、“容受”义:“关”为门闩,起约束外人,阻止进入之用;“官”应起“管理”作用而得名;“冠”为帽子、礼帽,起约束头发之用;“棺”因容受尸体而得名;“馆”为容受宾客之所;“輨”为车毂孔外用金属包裹的部分,起固定约束作用;“丱”为“儿童束发为两角”义,为约束头发的动作;“贯”有“穿通”义,如“关”之形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