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这么背过这首诗。然而,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骆宾王竟然敢对武则天谋反吗?知道他最后的下场竟然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吗?
骆宾王,大约生于公元619年,彼时,唐高祖李渊才刚刚建国。骆宾王幼时即聪慧过人,被人称为神童,咏鹅这首诗据说就是他七岁时所作。
成年以后,骆宾王更是才华横溢,尤在诗歌散文上颇有造诣,和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为“初唐四杰”,在文风上一改南朝以来的萎靡浮华的宫廷风气,把文辞题材从靡靡之音的风花雪夜,扩展到了江河山川的广阔空间,让人耳目一新,对唐以后的文学影响甚为悠远。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满腹才华的文坛鼻祖,为何会跟谋反武则天挂上勾呢?
原来,公元684年,身为太后的武则天,一举废掉刚刚登基的唐中宗李显,另立其子李旦为帝,自己则保持朝政,临朝称制。同年,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李勣之孙,时任扬州司马的李敬业,在扬州以“匡扶中宗,废黜武后”的名义起兵叛乱,而骆宾王此时正好在李敬业府中作为重要幕僚,掌管文书机要,也作为重要成员参与谋反。
李敬业为了让反叛行为更加正义,以赢得天下认同,需要写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公告天下,而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骆宾王这个文坛领袖的身上。于是,洋洋洒洒,一篇脍炙人口的讨武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便横空出世。 (注:李敬业先祖李勣,原姓徐,被唐太宗以其功绩赐姓李,武则天自己造了一个字“曌”作为自己的新名字,即武曌,意味日月当空)
话说,当武则天看到这篇文辞极佳堪称散文典范的檄文后,也是赞不绝口,连问这是谁写的。可惜,反叛的后果也是自然可以想象的,叛军在短短的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即被平息,李敬业自己最后也兵败为部下所杀。
江苏南通的骆宾王墓,真假已不可考,正史无记载
身处叛军之中的骆宾王,最后竟然下落不明。虽然对待敌人极其残忍的武则天派人四处寻找,但最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史书中再无记载。有人说他乱军中被杀,有人说他趁乱逃走然后隐姓埋名……
可惜,可惜,文人参与政治,能有好下场的终究不多。
历史有时很有趣,但并不好笑,它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思考,能看透现实,能想象未来。
如果喜欢趣正史给你讲有趣的正史故事,还希望多支持,加关注、评论、转发、收藏,我也有动力继续不停的写下去,谢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