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这个略带贬义称谓,我们更容易联系到“油腻”一词。

冯唐老师曾经总结过“油腻的中年人”的特征是穿唐装、戴手串、保温杯随身装等等。

为了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人,首先不能是胖子;其次,不能停止学习,也不能呆着不动;更不能总追忆从前,切记!不要教育晚辈......

你看,这些注意事项只针对中年人有效吗?

当然不是。

只要是个独立的人,无论青轻、中年还是老年,都应当遵循。否则,生活很容易是一潭死水,昏昏沉沉且无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让许多人尴尬的中年。

《中年的意义》,一看书名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第一时间就认定这是一本鸡汤励志书籍?

还真不是。

作者大卫·班布里基,是剑桥大学的动物学家,讲得直白点,他就是研究动物的医学家,简称兽医。

动物医学家讲中年,有点匪夷所思。

班布里基把人看成动物,用冷峻的视角看待中年,这就是本书的意义,也是这本书的有趣之处。

50到80岁的人的感悟(中年的意义是什么)(1)

01没有“中年危机”的是动物

动物没有中年危机,它们从出生到繁殖后代,再到离世,与人类不同的是,动物不会停止生育后的很多年里慢慢变老。

所以,动物界没有“中年”这一说。

我们看马匹,它在出生不久后就能站立行走,需要母乳的时间也比人类短,要不了几年,它们就能自己找吃的。

经历过生育后,它们继续为生存觅食,直到死亡。这个过程没有中年危机的概念。

而人类过了四五十岁以后,就很少有人会选择生育。

也就是说,从40岁到60岁,人们用20年的时间走向老年,这期间,要面对生活的重担,事业的瓶颈。

人到中年,毫不费力就能增长的只有体重,想尽办法也挽留不住的则是发际线。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被无形的枷锁裹挟着。四十岁不惑的年龄意味着下坡路的开始。

接下来,人们恐慌中年,害怕40岁,看到镜中皱纹越来越多的自己倍感不安,多么怀念那逝去的青春岁月。

活力无限的时光一去不返,我们不愿意接受容颜的老去,精力的不济。

也许,我们更担心的是被取代、被忽视。

看看班布里基如何定义中年。

中年的本质是人类经过百万年演化出来的用来传承经验的人生巅峰阶段;

中年的优势在于心智进一步发育,在于情绪和理性达到一种伟大的平衡,在于强大的心理韧性;

中年危机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和心理错觉,更多的原因是各种问题经过长期积累后的爆发和对各种外部关系承担的责任义务过于集中。

50到80岁的人的感悟(中年的意义是什么)(2)

02中年的意义:生命的蜕变

放轻松,中年是一种独特物种的独有特性。

中年和人类生命的任何时期都不同,中年是确切、独立的时期。中年的三大特征就是:明确、突然、独特。

001年很明确

我们在青年和老年时不会有。

比如,青年时的冲动、莽撞会成为中年的生存经验,这也让中年人具备了一定的领导能力,积累人脉网。

领导岗位,中年人居多。因为时间所带来的沉淀无可替代。智慧、能力是需要时间铺垫的。

有成长意识的青年人,一般到了中年能脱颖而出,这就是中年“特权”,有些尊贵是中年才会享有的。

中年,无论容貌多么年轻,写满故事的眼神却不会说谎。

中年人的眼神少了年轻时的炯炯有神,也没有老年时的满溢沧桑,而是充满坚定和淡然。

当然,这种坚定和淡然,是持续精心地打造而成。

002中年的改变通常很突然

中年后发生事的速度很快,快到惊人,有时甚至感觉是瞬间,没有渐近、也没有慢慢老化。

日子不用再像小时候那样数着过,而是总感觉时间不够用,要做很多事才会觉得这一天过得有意义。

中年,可以说是宝贵的人生阶段。

因为经历过许多,才更愿意花时间去纯粹地思考,这也是人们的智能、性格、心理和情绪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你想想,为什么中年后会觉得时间流逝得这么快?

就用读书来说。

青年时的我读过不少书,但加起来也没有这两年(44岁到46岁)读得多,而且,这两年读书所发现的宝藏更多。

我想,这就是岁月给中年人独有的礼物。

中年的我有过不少经历,书中会不时出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那些曾经不被我理解的人或事,如今看起来也不过是个故事。

人生就是由无数个故事串起来的,只要故事多于事故,就是一种幸运。

多读书,读更多人的故事,自然能增长见识,提升认知,也可以理解读历史的好处了。

再回过头来讲为何中年的改变通常很突然,因为经历多,勤思考。改变的意愿更强烈,改变的方向更精准。

50到80岁的人的感悟(中年的意义是什么)(3)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不光依靠食物生存,还需要信息。

那么,人类是怎样获取信息的呢?

第一种方式是和其他生物一样,被写在了基因里,而另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人类独有的。那就是跟长辈学习。

我们知道,信息可以迅速且大量地、多方面传播和普及。

中年人在这样的时候就大派用场。人到中年,即便容颜不再美丽,体能不再健壮,但是大脑并不比年轻人差。

中年人的大脑是持续巅峰状态的。

一项研究发现,人的大脑认知能力在20岁时开始增长,到40岁后达到顶峰,之后20多年就不怎么变化,直到老年后才开始下滑。

人类大脑在演化中不断博弈、平衡、妥协,中年的感官能力变弱,但处理信息的认知能力则变强。

中年时期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都优于年轻时期的。逐渐退化的听力、视力丝毫不会影响人类的进步。

好比用放大镜看书,并不影响对文字的理解,理解能力,中年人更胜一筹。

003中年是人类独有的现象

我们一开始就讲了动物不会经历人类的中年现象,所以,人类的中年就显得更加特别。

相比年轻时的美貌,中年已不需要以貌示人,而是以才华展现人格魅力。

中年,是美好的。

至少20年的时间,不必再繁衍后代,而是为自己的生活做主。

有人看到这也许会说:中年人要为家庭拼搏,照顾家人,还要顾及他人,哪有时间为自己?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悲观的。

拼命奋斗的中年人才是生活的主舵手,把控着方向,把握着未来。

看似劳碌在为他人服务,实则也正是中年人创造价值的黄金时间。

所谓中年危机,也是中年懈怠。

如果说,你真的没有那么想上进,逆天而行,也可顺应自然,承担中年责任,对自己的子女,或者需要帮助的人,多尽中年人的义务,也未尝不可。

好,今天关于中年这个话题,我们先聊到这里,有时间,推荐你读一读《中年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