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浏览到这么一条,挺有意思:
如上所说,“西红柿”和“番茄”不是一回事,而且给出了图片对比。仅凭流动摊贩几句话,就把作者至少二十年的认知给推翻了......有些人还停留在“圣女果是不是西红柿”的迷思之中,这边厢已经进化到拆散西红柿和番茄了!
图一 番茄
没有人不认识西红柿,中文正名是番茄,学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俗名并不多,东北人可能直呼为“柿子”,见之于萧红《呼兰河传》(儿子抨击此书写得像矢一样,我出于好奇翻了翻。我儿诚不我欺),吾乡则叫它“洋柿子”。不管叫啥都是那回事儿,生吃也行,炒鸡蛋亦可。
前文中那位摊贩,也不知道被谁忽悠了,把“假语村言”奉为圭臬,还煞有介事地“毁人不倦”,他说的“番茄”系专用于食品加工的品种,和用作蔬果的品种只是略微不同而已。当然这不是什么大事儿,我无意于讽刺挖苦,但在生活中像这种同物异名而导致争执的情况却有很多,比如----
图二 “金铃子”
图三 苦瓜
1、 “金铃子”和苦瓜。前几天专门写过一篇,还被人转到了“推特”,详情戳右边链接这果子长得像苦瓜,吃起来是甜的,到底是不是苦瓜? 。一句话总结:“金铃子”是苦瓜的古称“锦荔枝”之讹,其形态接近原始的苦瓜,长条形的菜用苦瓜是后来培育出来的。无论高矮胖瘦,它们都是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不熟时都苦,熟透了内部的红色假种皮都带甜味。
图四 荆芥
图五 罗勒
2、“荆芥”和罗勒。也写过,详见右河南的“荆芥”不是荆芥,云南的“薄荷”也不是薄荷 。河南、安徽部分地区喜食“荆芥”,实为罗勒/Ocimum basilicum的一个地方性品种,和西方的“甜罗勒”口味不同,但物种则一,没有争论的余地。《中国植物志》中的荆芥/Nepeta cataria指的是“猫薄荷”,我特意种植了一盆,如上图。这植物不好伺候,三株仅余其一,远不如罗勒更泼辣。
图六 晒制贡菜
3、“贡菜”和莴笋。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贡菜”就是一个谜,但说白了没什么稀奇,“贡菜”是用莴笋加工而成的“脱水蔬菜”,品种也许和其他地方的莴笋不太一样,茎特别长,但再长它也是莴笋。正如河南人民不愿意相信“荆芥”即罗勒,很多人宁死都不承认“贡菜”就是莴笋......注意,莴笋/var. angustata只是莴苣/Lactuca sativa 的变种,生菜、油麦菜也都是莴苣。
图七 凤梨
4、凤梨和菠萝。我以前没想过这俩也能掐起来,直到有人急头白脸跟我说,伊买的不是菠萝而是凤梨......其实菠萝凤梨自古以来即是一物,凤梨/Ananas comosus是《中国植物志》采用的正名,菠萝算俗名。后来由于台湾喜欢称“凤梨”,经过一番稀里糊涂的演变,有些人就只把类似于“无眼菠萝”的品种单独叫做“凤梨”了,结果导致“凤梨”“菠萝”如同丐帮“污衣派”和“净衣派”一样水火不容。
图八 “提子”
图九 葡萄
5、提子和葡萄。提子,其词源实为“菩提子”,粤语中借以指代葡萄/Vitis vinifera,这也许是为了和热带水果“蒲桃”区分开来。传入内地后,“提子”和葡萄的含义范畴发生了莫名其妙的变化:人们通常把不易剥皮且果型长圆的葡萄品种叫做“提子”,“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就成了“提子”,“吐葡萄皮”的还是葡萄。
图十 猕猴桃
6、“奇异果”和猕猴桃。新西兰产的猕猴桃就叫“奇异果”,果皮略无绒毛,而内地产的还叫猕猴桃。超市售货员最喜欢强调这是两种水果,这么说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有种观点认为,新西兰引入猕猴桃后久经栽培,和原种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性状大不同,故应提升为独立的种,美味猕猴桃/A. deliciosa。不过此观点尚存在争议。
图十一 欧洲甜樱桃
图十二 中国樱桃
7、“车厘子”和樱桃。“车厘子”是英文“cherry”的音译,“cherry”即汉语之“樱桃”。现在市面上多以此区分大个头的欧洲甜樱桃/Cerasus avium和小个头的中国樱桃/C. pseudocerasus,前者“车厘子”,后者“樱桃”。论口感和味道,中国本土的樱桃绝不亚于外来货,我个人认为有所过之,可惜质地过于软嫩,不利于储存和运输,市场普及度不及欧洲甜樱桃。
图十三 西洋梨
8、“啤梨”和梨。“啤梨”之“啤”,是英文“pear”的音译,意思就是梨。这俩词倒是没啥交叉争议,“啤梨”多指西洋梨/Pyrus communis品系,果实可能带红晕,经过后熟方能食用,和中国本土的梨差别很大,真不是一个物种。当然中国梨也不止一个物种,有白梨/P. bretschneideri、沙梨/P. pyrifolia、秋子梨/P. ussuriensis等,各有品系:河北鸭梨属白梨,砀山梨属沙梨,沙果梨属秋子梨,等等。
图十四 香蕉
9、芭蕉和香蕉。也许你也看过有关的“科普”,说“香蕉形如弯月,有5、6个棱;芭蕉则略直,只有3个棱”,看似有理,实则胡说。《中国植物志》确实说过芭蕉/Musa basjoo的果实“三棱状,长圆形”,但还提到“内具种子多数”;而香蕉/M. nana是“小果野蕉经过人工选育的三倍体”,果实无种子,请问谁在吃“蕉”时被种子硌过牙呢?没有吧,所以棱的数量只是香蕉的品种之别,水果摊上根本没有芭蕉的戏份。
能想到的较典型的“名相之争”暂时就这些,隔阂最深的当属第1、2、3个例子,第4是后来居上,争论起来火药味儿颇浓。这些情况怎么形成的呢?除了地方性习惯叫法之外,还有些是商家刻意捏造新的概念,借以抬高身价。世界上本没有隔阂,说的多了就有了。也许真会一天,我们能见证西红柿和番茄“分道扬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