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回老家,正好赶上村里过庙会,广场里搭了流动舞台,请了陕西的专业剧团演出,台子下面却没有几个人看,整个场面显得有些冷落。电视、网络的普及,已经占去了大部分人的娱乐时间,绝大多数人已经对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失去了兴趣。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是我的小学时代,也是秦腔戏正红火的时代。那个时候,每个村子都要固定的戏台,有的还有业务的演出剧团,各个村子每年都要唱戏,有时候一年还唱几次,小伙子娶媳妇、老年人过大寿也唱,家庭好的老人去世三周年的时候也唱。
唱戏的时候,看得人也多,一个村子的戏场可以有几千人观看。那时候,在大人的影响下,八九岁的我也成了一个小戏迷。外地唱戏,可以跟着大人从飞云跑10多里路去高平、去罗汉洞、去泾明看夜场,本村唱戏的时候,早饭吃了装两个馒头,约上几个玩伴,看完午场不回家连着看夜场,场场不落,村里人给我们起了个外号叫“戏死狗”。
最难忘的是,有一年麦子收倒后的一个晚上,跟着父亲去飞云街道看平凉秦剧团唱《杨八姐盗刀》,戏还没开就停电了,不论大喇叭上怎么解释,看戏的人就是不肯离去,黑压压一片坐满了街道,组织的人没办法,只好从县上找来电工维修线路,午夜12点才恢复供电,戏演完天都快亮了。
由于经常看戏,也就能看懂戏。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自己已经可以按朝代把戏名归类,还用戏名串过一篇口诀:“二进宫、三滴血、四进士、五典坡、六月雪、七仙女、八件衣、九连环。。。。。。”五年级的时候,还用毛笔、墨汁在麻缑纸上划过一本净角脸谱,那时候的一些历史知识也都是从看戏中得来的。
直到现在,爱好秦腔的惯性还时不时地在起作用,电脑里收藏了很多秦腔论坛的网址,手机里存了很多秦腔的曲子,家里没人了一个人还看看秦腔的光碟。2006年春节期间,还与老家几个人,发起组织唱了三天大戏,尽管很多人家20、30的都愿意出钱,但现场看的还是中老年人多,80后、90后的不是聚在一起打麻将,就是喝酒去了。
这也难怪,毕竟现在的娱乐项目多了,秦腔这种古老的艺术,不论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显得有些落后了。现在,中央提出要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为一个曾经的戏迷,我真心希望有人能够借鉴东北二人转的经验,紧扣时代特征,编出好的剧本,遵循市场规律,精心加以包装,是这种古老的艺术重新换发活力,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占得一席之地,作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