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有过做“白日梦”的经历,比如在考试的时候,幻想自己超常发挥,顺利被理想大学录取的场景;在开会的时候,幻想自己成为领导,走上“人生巅峰”的模样。不知从何时起,“白日梦”被赋予了贬义色彩,爱做“白日梦”的人常常会被贴上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等标签。事实上,“白日梦”并没有这么可怕,正确做“白日梦”还能帮助我们获得成功,这是怎么回事?
2013年12月18日,第二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上展出的陶瓷作品《白日梦》(局部)。(许建梅/人民图片)
(声明:凡带有“人民图片”字样图片,系版权图片,受法律保护,使用(含转载)需付费,欢迎致电购买: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白日梦”并不等于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在文明社会的约束下,人的某些本能冲动无法得到满足,于是不得不通过迂回、曲折的方式对这些本能冲动进行“升华”,而“升华”通常以幻想的形式实现,“白日梦”便是幻想的表现之一。
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白日梦”并没有绝对的褒义、贬义之分,如果有效利用,“白日梦”也可以成为成功的助推器,比如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思维对照法”,就是利用做“白日梦”来获得成功。简单来说,“思维对照法”即在潜意识中把前行路上的困难与获得成功之后的喜悦联系起来,通过做“白日梦”的方式想象自己成功之后可能获得的回报与满足,这样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将其视为对成功的考验,而非折磨,进而会充满斗志。
具体而言,大家可以按照“愿望-成果-障碍-计划”这四步来做“白日梦”,比如对于想要写五万字小说的人来说,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实施方案:
1.明确愿望:写五万字小说。
2.想象成果:写完五万字小说可以赚取稿费,甚至可能成为知名作家。
3.明晰障碍:在写小说的时候可能会遭遇犯困、被别人打扰等问题。
4.制定计划:针对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提前制定应对计划,比如可以准备咖啡来应对犯困的情况;选择一个比较安静、舒适的环境写作,以避免被别人打扰等。
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对照法”的关键因素是要充满信心,如果信心不足,反而可能在还没有来得及行动时,就被想象中的障碍吓退了,因此,大家在做“白日梦”的时候一定要“理直气壮”,信心百倍。(唐义诚)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责编:赵鹏、张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