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临别赠言簿上,经常会看到有人写“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一句。什么意思?加餐吃火锅么?还是要搞篝火晚会?

古诗经典七言诗(古诗十九首被后人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1)

其实都不是,而是说:过往的一切都丢开不再说了,只愿你从此多保重切莫受饥寒。叮咛之殷切,祝愿之真诚,无以复加。

这一句诗出自南朝萧统编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后被立为太子,可惜没来得及登上皇帝大位人便死了,谥号“昭明”,所以后世称其为“昭明太子”。

他在世的时候,唯一的成就就是主持编撰了一部《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汉族诗文集。因其谥号“昭明”,所以又称《昭明文选》。《昭明文选》在过去文人的眼中,是被视为文学教科书的,是士子们必读的一部书,千余年来流传不衰。

《行行重行行》是一首相思乱离之歌。

东汉末年可谓标准的乱世。林俊杰有一首歌叫《曹操》,是这样唱的:

东汉末年分三国,

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

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

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

一切又从头……

古诗经典七言诗(古诗十九首被后人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2)

据有关资料统计,黄巾起义前,当时全国人口5007万,赤壁大战后,全国人口仅剩140万。曹操有首诗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

有了这一背景,我们再来看这首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兵连祸结,远行在外的亲人不知还在不在世都很难说,但作者不愿这样想,心中唯一想的就是要他回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你看,胡马南来后仍然依恋着北风,越鸟北飞后仍旧筑巢于南向的树枝。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回来啊!家中有想你父母、有念你的妻儿。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分离的时间一天天过去,时间久了,我的衣带一天比一天松了。

思念是最为伤人的毒药,真可教人形销骨立。可这种相思又有什么用呢?于是主人公最后说: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过往的一切都丢开不再说了,只愿你从此多保重切莫受饥寒。心中的思念转为无可奈何的悲凉。

所以古人看透人生的悲喜后说: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古诗经典七言诗(古诗十九首被后人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3)

《古诗十九首》中表现这一主题的还有《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这首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画面感强烈,可以说把相思怀远的老套路,写出了新的高度。

《古诗十九首》里,有几首及时行乐的诗,比如《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比如《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这当然是颓废的,是不符合主流话语的。但也不可否认,怀人也好,行乐也好,都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和思绪,所以这些诗歌能够长久地得以流传,并让不同时代,不同心境的人从中找到共鸣。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文学在这里,终于从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宫室上,转向了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五言诗就此确立,进而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在中国汉族诗歌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很多值得后世学习的技巧。

古诗经典七言诗(古诗十九首被后人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4)

从情感上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上说,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多种手法交错杂揉,仿佛信手拈来,一改汉赋那种错采镂金式的加工作业,给人一种出水芙蓉般的自然清新感。

后人将之誉为抒情诗的典范,实非虚言。

由此可见,在汉文学的长河里,《古诗十九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知你读过几首?也不知哪几首是你心头所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