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看过《花样年华》,留在记忆中的是让人眼花缭乱的旗袍,张曼玉婀娜的身姿和梁朝伟忧郁的眼神。那时候,未来总是缤纷绚烂,冒着彩色的泡泡。年轻人的血气方刚和勇往无前,哪里能懂得生活中的那么多不可名状的无可奈何?

再看《花样年华》已经到了欲说还休的年纪,张曼玉依旧曼妙地穿着旗袍,梁朝伟仍然郁郁寡欢。可是隐藏在其中的压抑和隐忍却让人心尖发颤。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1)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却也是爱情最好的归宿,没有婚姻的爱情就像风中红叶,飞舞起来绚烂,却终究飘零无根,随风而逝。

一、相识只是为了抱团取暖

我从来没有想到,原来婚姻是这样复杂,如果一个人,自己做得好就够了。可是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自己做的好是不够的。

英国作家塞缪尔说:“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个人,而一个人就可以使它失败。”

苏丽珍和周慕云同租了一栋楼的房子,成为邻居。彼此的另一半因此多了接触的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暗通曲款,私下里走到了一起。

其实婚姻生活中,两个在一起的人未必是因为相爱。大约只是在恰当的时候正好遇到了那个适合结婚的人。如果以后的生活未能有其他人的介入,平平淡淡一直到死就是婚姻的宿命。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2)

只不过,很多人不甘心过平静的生活,总想在生活之外找些新鲜和刺激,恰好遇到另一个也不安于现状的人,难免天雷勾动地火,带出一波一浪的缠绵。

而这时,家里剩下的那一半自然就成了绊脚石。做为绊脚石的苏丽珍和周慕云为了面子,不仅不敢声张,还要为出轨的另一半做些遮掩。独自咀嚼孤独和失落的滋味。

本来苏丽珍也打算默默承受,却不想因为一条领带和一个包,周慕云约她一起吃饭,绕了好大的一个弯,两个人才终于挑明意图。原本以为只能一个人扛的事情,突然有了人一起分担。这感觉非常奇妙,虽然悲凉,却又感受到温暖。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3)

于是,出于心理补偿机制,两个人开始揣测背叛者出轨的心理动机和最初的场景,一来一往之间,逐渐熟识起来。

二、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雨果说:人在相爱的时候,最美妙的是缄默的时刻。在这个当口,你好像在把爱情堆积起来,然后爆发成甜蜜的碎片。

或许是同病相怜,或许是出于寂寞,两个人似有意也似无意地约会起来。一起吃饭,一起看报纸,一起写小说。甚至互相默默地关心起对方,她会在他生病的时候,为他准备一碗芝麻糊。他会在她落寞的时候,为她提供一个可以痛哭的肩膀。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4)

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那份爱意和依恋。他们却一再告诫自己:我们不会像他们那样。只是内心不愿意多想,如果没有什么,何必要给自己警告?

彼此的心中存了那份暧昧的情意,格外注意别人的眼光。暴雨时,苏丽珍拒绝周慕云取来的雨伞,只因为房东太太认识他的伞。每次约会后,要一前一后回家。当她在他家里讨论小说时,房东太太突然回来,她竟然不敢走出门去,而是躲在他家一夜,就为了躲避别人的闲言碎语,不是做贼心虚是什么?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5)

相爱的男女都是这样的小心思,情感上一再接近,行动上却越加疏离。若即若离让人苦痛,却也愈加甜蜜。而中年男女的爱,为了躲避世俗的流言,更加小心翼翼。隔着那层窗户纸,互相揣测对方的心思,这是爱情最抓人心的时刻。

在这样的时候,两人似无意实则刻意地关心着对方。为了让周慕云吃上芝麻糊,苏丽珍做了一大锅,楼内所有住户都有一份。周慕云为了更好的避人耳目,以写小说需要清净为借口,在宾馆长租了一间房子。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6)

她总在等他多一句话,而他却总是沉默。他以为她懂了他的心意,其实,苏丽珍要的只是一个安全感和一份亲口的承诺,这些,他未必懂。

在这样的若即若离中,他们终于理解了背叛者的情感。这一切的发生都是自然的,悄无声息的。不论应该不应该,可能不可能。

三、一切在心照不宣中结束

周慕云终于承认自己喜欢苏丽珍,而苏丽珍也明白自己惦记着周慕云。

尽管两个家庭中都已经有了一个背叛者,可是毕竟还是有家庭的,受过传统教育的两个人不能接受家庭的分崩离析。身上有无形的约束力压迫下来,既有维系家庭的责任,也有对流言蜚语的惧怕。婚姻之外的爱情,再美好也是禁忌的。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7)

他知道她是不会离开自己的丈夫的,因此,不得不逃到另一个城市来躲避这份无望的爱。

周慕云请苏丽珍配合模拟一场最后的分别,苏丽珍内心激烈挣扎,身体颤抖不已,却终是没有勇气跨出那一步,说出那几个字。

周慕云问苏丽珍:“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就在苏丽珍犹豫的时候,周慕云习惯性地把她的沉默当成了拒绝,挂了电话。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8)

从此天各一方,相隔甚远。曾经朝夕相对都无法说出那些承诺,离得远了,彼此的爱情只能被埋进无可言说的秘密里。尽管,从此陷入无尽地想念。

这份思念无声无息,却又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发酵。在无法忍受的时刻,苏丽珍鼓起勇气给周慕云打了电话,却沉默不语。能说什么呢?诉说内心的爱和想念只会让彼此更加难舍,既然无望在一起,那除了继续隐忍下去,别无他法。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9)

四年后,当周慕云又回到曾经租住的公寓中,却与苏丽珍隔了一扇门,再次错过。

人的缘分,一旦错过,就会步步错过。这场爱恋就这么心照不宣的结束了,消失在滚滚红尘中,剩下的也只是回忆和惆怅。

四、为什么叫花样年华?

在这个年纪相遇,没有了少年的冲动和鲁莽,也没有暮年的死气沉沉。恰如盛开的鲜花,彼此展现给对方的是最好的状态。

周慕云不够勇敢热烈,苏丽珍矜持顾虑,中年人的激情,是权衡了利弊后,在那个时刻做出的最好的选择,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10)

每个人活着都有难处,遗憾本来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感情或许是在现实生活中最容易割舍的东西,虽然伤筋动骨,却都隐藏在心里。暗夜中独自回味咀嚼,不影响别人,也不会打破生活的平静,不管那份平静下面掀起了多少惊涛骇浪。

花样年华,过去的是青涩,未来的是荼蘼。能抓住的只有当下,就看花开极盛,管他过去未来。

五、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王家卫无疑是拍摄文艺片的高手,一款款精美的旗袍体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错,起起伏伏的光影将人带入怀旧的情绪,不时响起的大提琴,将男女主角寂寞无助的情绪渲染得恰到好处。

张爱玲在《十八春》里说: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电影初始,周慕云独自去小摊吃馄饨,苏丽珍提着饭盒去买面。两人在狭窄的楼梯上擦肩而过,喑哑的大提琴响起,每个人的背影上都刻着寂寞两个字。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11)

即使远处的小吃摊上人头攒动,近处的公寓里热闹的麻将声响起。谁又知道两个人孤独的心中隐藏着另一半出轨的秘密。

鲁迅在《而已集·小杂感》中说: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哄孩子,楼上有两个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电影结束,周慕云将锥心刺骨般压抑的思念吐露在吴哥窟的墙洞上,那历经千万年的古老建筑,对人类小小的喜怒哀乐想必不屑一顾,它已经孤单单地度过了悠长岁月。

海子《九月》: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人到中年才明白幸福的真实感言(10年后再看花样年华)(12)

电影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是因为我们正好在其中看到了自己。我们永远向往着诗和远方,却又不得不将自己的双脚困在这眼前的方寸之间。我们永远向往着灵魂契合的另一半,却又矜持着自己,不肯敞开心扉。我们永远羡慕恣意的人生,却只能在别人的评判和丈量中隐藏下真实所想。

缘起缘灭,情浓情淡,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在因缘际会的时侯好好珍惜那鲜花盛开的短暂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