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芽芽妈大学同学打电话诉苦,说她家儿子4岁了,不知道怎么就养成了“两面派”的性格:

在家里霸道的不得了,对长辈们总是大呼小叫,有一点不顺心就要发脾气,甚至还动手打人;

出了门就像小绵羊一样,不爱打招呼不爱说话,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抢东西也不吭声,只会哭。

话说,这样的情景,很多爸爸妈妈应该感到似曾相识吧,是不是自己家娃也有这样的行为?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该怎么治(窝里横外面怂的娃)(1)

很多孩子,都会有这种“里外不一”的表现: 对待自己人,凶悍强势,甚至随便发脾气,可对待外人,却很软弱。外弱内强的他们,甚至不敢主张自己的正当权利。 我们常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叫做“窝里横、在外怂”。

孩子虽小,但他们心里却都“门儿清”:

知道家人会宠溺,才敢撒娇耍赖;

明白父母会包容,所以有些肆无忌惮;

知道和家里人的关系最安全,才有些恃宠而骄……

孩子在家人面前,展现最自然最放松的状态固然好,可凡事有度。

当这种放松,变成霸道或恃宠而骄,父母们就需要提起警惕了。 因为长久的骄纵,对孩子好性格的形成,很是不利。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该怎么治(窝里横外面怂的娃)(2)

孩子为啥“窝里横、在外怂”?

01

源自家人没有原则的爱

孩子想要个新玩具,但家里有类似的,妈妈不同意,结果孩子嗓子一嚎,地上一躺,妈妈就妥协了;

孩子想吃垃圾零食,爸爸妈妈不准,孩子嗓子一嚎,姥姥立马出去买;

孩子在家对爷爷奶奶呼来喝去的,爸爸想说他两句,但爷爷说“没事,让孩子说两句没啥大事”。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该怎么治(窝里横外面怂的娃)(3)

孩子小,不懂事?恐怕是我们对孩子最大的误解。

他们可比猴都精。他们不但会揣摩人的心思,还最拿手看人下菜碟。

而且,谁对他最宠爱最包容,他就对谁越是放肆。

面对宠爱自己的家人,孩子俨然变成了一个蛮横霸道,不讲理,不尊重别人的小霸王。

02

父母的越俎代庖

芽芽妈有一次在楼下溜娃时,曾看到这样一幕。

一个小姑娘想去玩秋千,可是两个秋千都已经有人在玩了。带娃的爸爸,看到女儿想玩又不敢上前,就直接走过去,跟正在荡秋千的小朋友说:“你们可以让给妹妹先玩一会儿吗?”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像这位父亲一样,当孩子和同龄人接触时,总是忍不住替孩子出头。看似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该怎么治(窝里横外面怂的娃)(4)

03

孩子还没学会社交

“横”惯了的“小皇帝”,一旦出了家门,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一个人转,“哭闹”和“打滚”都不好使了!

在外打了小朋友,也许人家会打回来;玩具抢不到,搞不好连自己的还会被抢走……

外面一切的未知数,让孩子十分不安,在屡次碰壁后,心情不好的他很容易将愤怒发泄到“软柿子”老人身上。

所以说,孩子“窝里横”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习惯”。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该怎么治(窝里横外面怂的娃)(5)

面对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呢?

1

停止对孩子的过度宠爱

溺爱从来都不是爱,而是披上爱的外衣的一种占有和控制

溺爱不过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去管理孩子,剥夺孩子的独立性,而其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也因为这样,溺爱剥夺了孩子亲身体验生活的权利,迫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生活能力。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该怎么治(窝里横外面怂的娃)(6)

在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时,要果断说“不”!并说明不能满足他的原因。

2

不要过分掌控孩子

家长不要对孩子的时间、做事方法以及性格爱好有过分地干预。这样做会使孩子形成一种惧怕和顺从的心理,做事不懂变通、循规蹈矩。

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要用鼓励的语言让他说自己的感受。有些家长总是不等孩子开口说话,就开始揣测孩子的想法,进而指导孩子该怎么做,这样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表达能力的机会。

因此,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倾听,给孩子留出思考的时间,等待孩子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该怎么治(窝里横外面怂的娃)(7)

3

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童年是个训练场,孩子们在此犯错误、学习经验教训、形成应对技能和抗挫力、复原力之类的能力。

让孩子拥有那些基本经历,让他们苦恼、失败、倒霉,这不只是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好方法,是人生最伟大的老师。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该怎么治(窝里横外面怂的娃)(8)

杰茜卡·莱希是《大西洋月刊》和《纽约时报》的作者,著有《失败的礼物》。她在书中写道:

从错误中得到的教益对孩子来说是一份礼物,千万不要推卸责任。

一年又一年,我“最好的”学生,也就是最快乐、最成功的学生,都是这样的:父母允许他们失败,让他们为失误负责,面对错误时,鼓励他们尽力而为。

真正的疼爱,是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去尝试、试错,让他在摸索中相信:方法永远比困难多。

4

教孩子要尊重他人

父母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这是孩子跟别人交往的基础。从好好尊重家里人开始,尊重父母,尊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在意别人的感受,首先就要对别人的感受予以“同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重点在于能够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该怎么治(窝里横外面怂的娃)(9)

由近及远,让孩子对内对外都态度一致,恭敬有礼。那么,就不存在窝里横,外面怂的现象了。

5

教会孩子如何社交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普遍社交能力都比较差。

为什么他们到外面就怂了呢?因为父母没有教会他们怎么跟别人相处。

所以父母在带孩子出去时,要让孩子学会跟人家打招呼,告诉他见到大人要怎么礼貌称呼,跟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该怎么办等问题。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该怎么治(窝里横外面怂的娃)(10)

另外,父母要抽出时间陪孩子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6

不给孩子贴标签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

贴标签是家长很擅长的事情。孩子只要一出现“窝里横”的情况,家长就会不断地重复念叨,导致孩子默认为自己就是“窝里横”的性格,不自觉地按照这个方向发展。

所以不要对孩子的某种行为贴上“霸道”、“胆小”、“懦弱”、“窝里横”等标签。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该怎么治(窝里横外面怂的娃)(11)

写到这,芽芽妈想说一句,我们真的爱孩子,就要教会他们正确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而不是一味迁就。毕竟,在社会这个“真刀实枪”的战场可没有那么多包容和迁就。

所以在我们督促孩子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情商的培养。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家人、与朋友、与自己相处,这才是能让他们受用一生的能力。

文章素材来源“孕妈学堂” 经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