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8月25日讯(记者 刘沫宇)近几年来,广场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靡大街小巷,受到老百姓的热捧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原本无可非议,但是广场舞带来的“扰民”问题却使社会矛盾频发,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广场舞怎么定义为扰民?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广场舞怎么定义为扰民(热衷者期待理解)

广场舞怎么定义为扰民

东北网双鸭山8月25日讯(记者 刘沫宇)近几年来,广场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靡大街小巷,受到老百姓的热捧。锻炼身体、休闲娱乐原本无可非议,但是广场舞带来的“扰民”问题却使社会矛盾频发。

吵得孩子无法学习

“我的孩子明年就要高考了,可每天小区内巨大的噪音吵得孩子无法专心学习,就算关上门窗也无济于事。”家住春晖小区的刘先生向记者“诉起了苦”。

刘先生说,他家楼下就是春晖广场,从晚上6点多到8点半,小区内便“热闹”起来,最初跳广场舞的人不多,居民还可以接受,可是后来不在附近居住的也来广场跳舞,跳舞的人越来越多,音乐声也越来越大,“有时候将家中电视机开到最大音量都听不清楚,实在是打扰到我们的正常生活。”

对此,刘先生显得很是无奈,但也表示出了理解:“老人跳广场舞锻炼身体是好事,作为年轻人应该支持,只是希望他们也能体谅一下小区居民,不要影响他人的生活。”

早上无法正常休息

家住文化路小学附近的张女士也向记者道出了她的苦恼:“每天早上都会被巨大的音乐声吵醒,睡眠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

张女士告诉记者,她每天7点起床上班,可是每天清晨5点就有人在她家附近的文化路小学操场跳广场舞,由于音乐音量过大,她无法正常休息,“每天5点开始就根本睡不着。”

张女士虽然郁闷但也能理解老年人觉少,起得早,“希望他们也能体谅一下我们年轻人,现在工作压力都很大,无法保证睡眠很影响白天的正常工作。”张女士说。

场所和时间为扰民主因

是什么让广场舞变成了“扰民舞”呢?通过采访,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广场舞的聚集地多数选择在小区或附近的空地、公共广场等,这些地点周围多为居民住宅区,所以这就造成了跳舞的场所和居民住宅区距离太近,也使得广场舞的噪音辐射在居民住宅区,从而造成了扰民的现象。

而另外一个扰民的原因,则是广场舞所选择的时间,广场舞时间一般为早5点至7点,晚6点至8点30分,而这两个时间段又正是大家在家休息的时间。

外加广场舞多数为节奏感强、欢快热情、曲风奔放的音乐或“神曲”,有的广场舞为了烘托效果,音量又比较大,所以就在这样的不经意之间,广场舞变成了“扰民舞”。

跳舞爱好者期盼理解

在市民们大吐苦水之后,广场舞的热衷者们也有话说,市民关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跳广场舞的原因:“我身体不好,这几年跳广场舞,感觉身体越来越硬朗了,于是也越来越热衷于广场舞,除了锻炼身体也是为了排解寂寞。我们这个年纪多数都退休了,孩子又经常不在身边,所以才出来跳舞。”

当谈及广场舞扰民的问题时,关先生说:“能供我们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场所真的太少了,益寿山上的公共广场离家又太远还得爬山,身体吃不消,所以只能就近锻炼身体。”作为广场舞爱好者也表示,尽量选一些节奏感不是特别强的曲子和降低音量,同时也期盼年轻人能理解老人们热衷锻炼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