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时节,许多地方都有吃青团的习俗,网络上也有许多教大家怎样做青团的视频。

我看做青团用的原材料,有的选用艾草,有的用菠菜,还有的用麦草汁,甚至还有用色素做青团的。

在我的老家浙江浦江,我们做青团,用的却是泥胡菜。我们当地人叫它为“青”。

泥团怎么做好吃(用传统方法制作)(1)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我们浦江人做青团,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手工制作法,做出来的青团,也跟别处的味道不大一样。

其实,浦江人叫青团为“清明馃”。清明馃的出现,是为了纪念古时的介子推,寒食节不动烟火,大家才发明了这种食物。

现在做清明馃,不再有古时寒食节不动烟火的习俗,但对逝去的先人的祭拜意义还在。

泥团怎么做好吃(用传统方法制作)(2)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浦江人,清明扫墓祭拜先祖,一定得有清明馃。清明馃除了含有祭祀意义外,还有对春天到来的感恩与欣喜,所以,浦江人做清明馃,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也是对春天心怀感恩。

首先,是去地里挖泥胡菜。泥胡菜在全国各地都有生长。泥胡菜的表面是青绿色的,背面有白色的细绒毛,比较好辨认。

泥团怎么做好吃(用传统方法制作)(3)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泥胡菜是一种野生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人体所需要的钙、磷、镁等多种物质,还可以促进骨骼再生。

泥胡菜还能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泥团怎么做好吃(用传统方法制作)(4)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挖回家的泥胡菜,洗净后,用开水烫软,然后放入清水里浸泡一夜,去掉它的苦涩味。

第二天捞出来,挤干水分,切碎,放入糯米粉和米粉里(一般是三分之二的糯米粉,三分之一的大米粉),和成湿米团。

泥团怎么做好吃(用传统方法制作)(5)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做的好的清明馃,是看不到泥胡菜的影子的,只能看到它的色泽,闻到它的味道。

泥胡菜和米粉充分混合是关键,这也是做清明馃最费力的一步。

浦江人采用的是传统的制作方法。

泥团怎么做好吃(用传统方法制作)(6)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把湿米团放在洗干净的石臼里,用一根干净的木棒使劲捣,一直捣。这个得有点力气的人才能干得了。 这个方法跟四川人捣糍粑是一样的方法。

直到把泥胡菜与米粉混合均匀,再也看不出来一点泥胡菜的痕迹,只能看到绿色的米粉团为止,这项工作才算完成。

泥团怎么做好吃(用传统方法制作)(7)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接下来,是准备馅料。馅料有素馅和肉馅两种。

素的清明馃,一般用红糖做馅,这种馅料跟红糖包子馅差不多。红糖馅的清明馃一般包成三角形。

泥团怎么做好吃(用传统方法制作)(8)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清明馃的肉馅一般是用偏瘦的五花肉,加上豆腐,青蒜苗剁碎,再加上碎的湿梅干菜,再放入调料调好。北方人调馅爱放葱,浦江人调馅爱放蒜苗。

这种荤的一般做成圆形的。

泥团怎么做好吃(用传统方法制作)(9)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做好的清明馃,放在屉子上,水开后,中火25分钟左右就差不多了。

素的清明馃,看起来色泽诱人,让人垂涎欲滴。吃起来口感绵软,味道甜而不腻,而且还带有清淡悠长的青草香气。令人回味无穷。

泥团怎么做好吃(用传统方法制作)(10)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

荤的清明馃,咬上一口,在糯米的绵软口感中,含着馅料的咸鲜香,又带有泥胡菜的清香气息,多种味道在口鼻中流窜回荡,让人欲罢不能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

浦江的清明馃用料与别处不同,制作方法也比较传统,吃起来味道也比较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不知道大家的家乡有什么不一样的青团做法,分享出来大家共享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