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物播种期过早会影响产量、品质

1.北方气候特点

北方寒温带地区,如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春季受延迟性低温影响,每10年一个周期,总有1~2个极端低温年;从4月下旬到6月上旬,本区气温主要受西伯利亚控制。

2.作物播种期过早会影响产量、品质

春季延迟性低温,其特点是波动性低温与高温交替进行,作物种子萌发到出苗吸收水分即吸收药剂等,严重影响种苗期作物新陈代谢,排毒能力弱,导致药害重,病害加重严重影响作物培育壮苗。

秋季早霜,每年9月上旬早霜降临,甚至有霜冻,危害更大,或有的年份不降霜,温度降至12℃以下,作物贪青晚熟,种子脱水缓慢,水分大, 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

二、科学计算有效积温

如何走出本地区春季延迟性低温和秋季早上的影响?根据多年研究,计算作物生育期用有效积温替代沿用多年的积温。

1.走出积温计算的误区

传统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大于10°计算积温是指作物生长发育积温,前提条件是不施化肥、农药。

现代化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生产环境,作物从萌发到幼苗阶段,吸水同时吸收化肥,农药(特别是种衣剂中的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杀虫剂、除草剂,包括残留除草剂等)成药害、肥害。

最大的误区是抢前抓早,以早播抢积温,南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北到黑河、大兴安岭地区均将播种期提前到4月25日。事实恰恰相反,早播造成粉籽,玉米、大豆从播种到出苗长达25天以上,抑制幼苗生长,作物免疫功能差,易感病,6月下旬遇高温徒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步进行,导致后期病害多发频发,贪青晚熟,减产品质差。

2.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大于13°和进行光合作用计算有效积温

(1)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大于13°为播种始期

根据作物代谢的基础理论,在12℃以下作物代谢停止,应该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计算有效积温。

作物播种后出苗靠自身的营养,不需要光合作用制造的营养,也必须要13℃以上的温度,把吸收的药剂(包括种衣剂中的杀菌剂、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过量的微量元素,种衣剂成膜剂中的化学物质,土壤吸收的残留除草剂和当茬喷洒的苗前除草剂等)代谢出去。

本人多年研究除草剂药害,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条件下,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大于13°计算有效积温,以此条件为作物播种始期,作物萌发、出苗快,代谢旺盛,抗药害、肥害能力强,作物幼苗期明显提高安全性,有利于培育壮苗。

3.作物出苗后以进行光合作用天数计算有效积温

(1)基本理论依据

万物生长靠太阳。

叶绿素是利用光能将氨和碳合成,而生成葡萄糖的。植物是以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为基础,合成单糖(萄糖、果糖)、双糖(麦芽糖、蔗糖)、多糖(淀粉、纤维素),从而连续生长。

纤维素是大量多糖分子的糖的结合,是构成植物组织的主体。

葡萄糖转化之后成为果糖,作为果实而积蓄起来。

葡萄糖聚合成多分子而成为脂肪。

氮在植物体内与葡萄糖结合成为蛋白质,从而形成含氮有机物。

(2)影响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根据科学研究植物有效积温与有效光合作用日数密切相关,影响植物光合作因素有:

①光合作用与光波密切相关植物光合作用在紫外线多及温度高时最活跃,在一日之中,特别是在上午10时~12时之间最旺盛。下午光红外线多时,植物光合作用的功能下降,而呼吸作用旺盛起来,糖的消耗增多。

②是光合作用受磷、镁等矿物质元素影响较大。

③植物是将由光合作用所生成的糖的大约5%,又从根部分泌出去,用以作为根圈微生物的培养基。光合作用越强的植物,从根部分泌的糖,越能活化根圈微生物增加磷、镁、等矿物质营养的分解,反过来能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才能生产出以糖为原料的纤维素、木质素等多糖类物质。土壤中磷元素在23℃以上才能被微生物分解出来。北方前前期物缺磷与温度有密切相关。

④阴天或降雨不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不应计算有效积温。

⑤温度大于32℃作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结论:

春季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3℃以上作为播种的起始温度,作物代谢正常,代谢农药化肥能力增强,对幼苗安全,萌发快,出土快,有利于育壮苗。

作物出苗后作物有效积温应该计算用下列公式:

作物出苗后有效积温=大于13℃总天数-(大于32℃天数 阴天和降雨天数 上午降雨或阴天天数)。

三、如何做到适期播种

根据有效积温计算作物生育期是科学的,一般应该退后1~2个积温带选择作物品种,才能适应应对春季延迟性低温,秋季早霜的危害。

黑龙江垦区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水稻移栽高产期在5月15~25日,水稻插秧最晚不得超过5月31日,一般移栽后8~10天就可缓苗;移栽期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后;经实践多年,在遇低温年仍能获得高产稳产,垦区平均亩产千斤。

从作物安全考虑,应将13℃作为有效积温起始温度。根据多年实践,建议黑龙江玉米、大豆、甜菜、南瓜、芸豆、红小豆、水稻等播种、插秧高产期应在5月15~25日。

建议各地应根据生产实践重新确定适宜作物播期。

四、适期播种与病害控制

2001年前,克山农场种植10多万亩红小豆,连续多年病害严重,究其原因红小豆播种过早,4月底或五月初播种,主要是药害严重(种衣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出苗缓慢,抑制生长,红小豆免疫功能小降,易感病,喷洒5-6遍无效。2002年调整红小豆播期为5月底6月初播种,彻底解决了红小豆病害严重,低产效益问题。

2005年黑龙江农垦总局与哈尔滨市在红旗乡合办农业示范区,1000亩玉米,大马力机械精量点播,种子、肥料、种衣剂、除草剂都经过安全,科学设计,美中不足的是播期偏早,4月25日播种,春季温度正常,比当地农民早播种20天;玉米生长前期苗齐、苗壮,7月下旬省市领导都去看,非常满意;玉米抽穗后,陆续发生茎基腐病、大、小斑病,几乎绝产。附近农民5月15日后播的玉米没有病害发生,亩产都超过千斤。

大兴安岭垦区按常规计算作物生育期110~120天,按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3℃计算作物生育期为850~95天,根据机械力量,适宜播期在5月10日到5月22日。2015年春季遇多年不遇低温,凡是4月25日到5月10日播种的玉米、大豆,大面积粉籽不出苗,或玉米后期病害发生严重;4月15日以后播种的玉米、大豆,出苗正常。

玉米第3叶,大豆第一片复业出现种衣剂、除草剂残留药害;凡是每100公斤种子用禾生素100~150毫升 益护200毫升拌种,或与种衣剂混用,均正常生长,预防低温条件下种衣剂、残留除草剂药害,玉米5~6叶期,大豆3~4叶期再喷一遍益护 禾生素,配合中耕培土,掩埋抑制了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及侵染,有效预防中后期玉米大小斑病、茎基腐病穗腐病等,大豆灰斑病、褐斑病等,大豆根腐病明显减轻。

哪些方法使农作物高产稳产(寒温带作物适期播种与高产)(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