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打水漂”,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并不陌生,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打水漂更是儿时最有趣的游戏之一。每次去到湖边或河边,无论年龄大小,人们总会情不自禁的在河边捡上几块小石头,像扔飞盘一样朝河面上扔出去,那些石头仿佛练就了一身“轻功水上漂”的功夫,在水面上一蹦一跳地逐渐飞远。

小伙伴之间玩打水漂的游戏,总要按照石头的弹跳次数比出一个高低。几千年以来,用石头打水漂早已成为了人们到河边散步游玩时心照不宣的默契游戏,爱玩游戏的男女老少,都想着能够打出最为完美的水漂。

水雷炸船的原理(打水漂的终极奥义)(1)

打水漂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打水漂仅仅是一项再普通不过的游戏;然而在有些人的手中,打水漂也可以成为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2013年9月6日,一位名叫库尔特·斯坦纳的美国人,创造了石片在湖面上弹跳88次世界纪录,成为了至今为止难以超越的打水漂世界纪录。
许多人在玩打水漂游戏的时候,凡是能够达到打水漂世界纪录的个位数零头,都已经算是最佳成绩,在水面弹跳整整88下,他的打水漂操作堪称真正的“轻功水上漂”。不仅如此,斯坦纳还加入了一个打水漂职业选手俱乐部,据说,只有石头在湖面弹跳次数达到25次以上,才有资格加入这个俱乐部。

水雷炸船的原理(打水漂的终极奥义)(2)

打水漂的斯坦纳

为何斯坦纳能够把一个普通游戏打出世界成绩?你以为只是熟能生巧?还真不是,他练习打水漂,还受到了法国科学家德里克·博凯博士2004年发表在《自然》世界顶级科普杂志的文章启发。博凯博士通过模拟打水漂实验,在他的论文中给出了想要打好水漂的4个主要参考因素。在这篇文献中提到,打水漂的第一要素就是“初速度快”。

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句话在打水漂游戏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据科学家计算,当投掷石块的初速度超出2.5m/s时,石头才会在水面上发生弹跳。由于投掷水面的石头与水面发生接触,会产生一定的动能损耗,这种损耗消磨殆尽之时,石头自然也会沉到水底。因此只有出速度越快,石头在水面上弹跳的次数就越多,飞得就越远。

水雷炸船的原理(打水漂的终极奥义)(3)

《自然》杂志上的打水漂论文

其次,想要打好水漂还得找好投掷石头的黄金角度。博凯博士采用高速视频照相机等多种设备,经过反复试验,得出了以下结论:投掷而出的石头与水面成20度角时,打水漂的效果最为完美,因为只有这样,打水漂时才石头能够获得最大化的弹跳效果。再者,博士在论文中告诉大家,不会“自旋转”的石头必然打不好水票。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旋转陀螺,无论是大陀螺还是小陀螺,只要进入高速旋转状态,陀螺的平衡性很难被破坏掉。这是由于物体在快速旋转状态下会产生保持物体继续旋转的“角动量”;其实人们在打水漂的时候,石头也会产生一个自动旋转状态,正是这种“自旋转”,会让石头与水面产生更加稳定的碰撞,从而保持石头在水面平稳前行。

水雷炸船的原理(打水漂的终极奥义)(4)

打水漂的角度

最后,打好水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挑选一块儿扁平又光滑的石头。人们玩打水漂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有样学样,从来没有考虑过石头的材质问题,因此很难打出连续不断的水漂。经过人类长时间的摸索发现,原来扁平、光滑的石头在水面上前行的时间更久,基于这种事实基础,博士计算出了一条石头弹跳次数方程式,得出了挑选好石头的理论。
这块用来打水漂的石头,厚度必须保持在6毫米之间,直径在3~6厘米之间,与水面接触的那一面必须平滑。石头的这些特征,会减少石头在水面弹跳时的阻力。综上所述,想要打出更远更多的水漂,以上4个打水漂条件必不可少。

水雷炸船的原理(打水漂的终极奥义)(5)

打水漂使用的石头

看完这篇论文,相信会令许多学渣目瞪口呆,原来,打好水漂居然也成为了学霸的专属。不过,许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样的研究是科学家“闲的蛋疼”吗,它有什么意义?当然有意义,事实上,在这一篇打水漂论文没有问世之时,早有科学家将打水漂理论应用到了军事战场上去。1943年,正值二战相持阶段,盟军想要让德国纳粹尽快投降,必然要一举击中敌人要害。

水雷炸船的原理(打水漂的终极奥义)(6)

巴恩斯·沃利斯

这个时候,坐落在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三座用来提供能源的大坝,吸引了英国人的眼球,只要摧毁这三座大坝,就可以给德国战略物资能源储备沉重一击。但是,真正想要实施摧毁大坝行动时,过程可并没有那么简单,德军早有预感同盟军会对大坝出手,所以专门在大坝外面修建了鱼雷、战舰防护网,想要突破这层防御关口,绝非易事。为此,英国军事战略中的航空工程师巴恩斯·沃利斯,提出了制造“水面跳弹”的建议。

水雷炸船的原理(打水漂的终极奥义)(7)

被炸毁的大坝

至于这个想法的来源,就是沃利斯在自家花园玩打水漂游戏时突然闪现的“疯狂想法”。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沃利斯很快就写了一篇《球形炸弹——水面鱼雷》这篇著作;英国皇家空军读完他的文章后,委托他快马加鞭地制造“水面鱼雷”。有了“打水漂”理论做支撑以后,沃利斯很快制造出了一颗具有弹跳性的桶装鱼雷。
这颗鱼雷的威力更是让人大吃一惊,使用“水面跳弹”攻击三座大坝后,不仅将大坝炸出来了一个巨大缺口,还间接地让两座德国发电站进入瘫痪状态,导致德国工业能源供应缺乏。谁能想到,当别人还在玩打水漂游戏的时候,有些人竟然凭借着“打水漂”理论一战成名,甚至被载入世界史册。

水雷炸船的原理(打水漂的终极奥义)(8)

数学三书

​从生活中“打水漂”日常游戏,到科学家写下的论文著作,进而成为威力巨大无比的战争武器。当别人还在玩游戏的时候,运用好手边的知识,才是走上人生巅峰的硬道理。如何将生活常识与枯燥无味的理工科知识相结合呢?这一套丰富有趣的《给孩子的数学三数》,将是将知识和生活趣味相结合的必备课外数学书籍。数学是一切科学之母,所有理工科知识,都是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其他理工学科上继续扬帆起航。

水雷炸船的原理(打水漂的终极奥义)(9)

书籍封面

然而,数学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大多时候都是枯燥、难以理解的,这就导致了许多孩子根本不喜欢学数学。如何让学生不惧怕数学?如何让数学褪去冰冷外表?这三册经典数学科普书,通过情景交融、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编写方式的数学书籍,将会让孩子爱上数学。100多道数学题目不需要要孩子死记硬背,也不需要孩子苦于题海战术,在“八仙过海”、“韩信点兵”这样具有文学趣味的数学题目中,将会引发孩子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

水雷炸船的原理(打水漂的终极奥义)(10)

数学三书

这套书籍里的数学题目,很多都和生活中的趣味知识息息相关,这也是编者刘薰宇的本意所在。这位横跨中国两个时期的数学家,深知数学对于孩子、国家的重要性,为了激发少年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为中小学生编写了多套极具科普性、趣味性、严谨性的数学题目。通过重新定制印刷的《数学三书》,将以更加精美、适合孩子阅读的方式,成为孩子学习数学的启蒙老师。点击下面可以直达购买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