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多爱女儿,估计不光是重庆人,四川人也一样的,川渝两地的人对女儿宝贝得不得了,尤其是独生女,那硬是眼珠子一样小心翼翼珍贵着。

前几天出去玩,遇到一对比我们大的夫妇,他们两个一天和外孙视频无数次,粗声大嗓的大哥一辈子是跑社会的,还是光头,说话都是眼睛要先瞪一下那种,走路都有点横着,但给小外孙说话那种低声细语和奶声奶气的谄媚让旁人忍俊不住。

看我们笑话他,大姐就开始说家里的事啊,第一句话就是有女儿千万不要远嫁,留在身边多好啊,他们家独生女儿大学毕业就远嫁到福建了,虽然知道夫家条件不错,也是独生子,不会亏待女儿,可是就是心揪着,无数个担心,怕水土不服,怕吃不惯东西,怕语言不通,怕福建那边客家人欺生,怕福建那边的人不尊重女性。总之一千个一万个担心。总是寄无数火锅底料辣椒过去,瞧不惯女婿不吃辣,说人家外国人在重庆呆几个月都喜欢小面和火锅了,这个福建女婿来了重庆读了四年大学居然还不会吃辣,连外国人都比不上。

重庆人的结婚年龄(重庆人多爱女儿你都想不到)(1)

到女儿怀孕就简直在重庆坐不住了,抛家舍业跟着去了福建,巴巴挨着女儿女婿房子不远买了套房子,就为了照顾心肝宝贝儿。泡菜坛子辣椒豆瓣酱罐子都搬了去,就为了让女儿吃上家乡菜。

重庆人的结婚年龄(重庆人多爱女儿你都想不到)(2)

等到外孙出生了,那就更不得了了,老两口出力出钱,大哥秉承川渝两地男人特色,一手好川菜,全心全意给女儿外孙做吃的。外孙出生第一天就是外公外婆带着,带到六岁了一次没碰到摔到过,觉得女婿个子矮,怕外孙以后长不高,每天陪在海边玩,陪外孙打篮球,骑自行车,跑跑跳跳,六十多的人了累的不得了。大姐都说是啊,出门大哥要开车,到地方怕外孙磕着碰着一路跟着跑,外孙跑累了他还要抱着背着,回家了还要怕外婆做的菜不如他自己手艺还要忙着做饭,一辈子都没这么累过。

老两口异口同声给我说,以后别帮孩子带孩子,那是两个人做事四个人监督,亲家两口加上女儿两口子,出力不讨好。我说哪里啊,人家都说要隔代带孩子,只有外公外婆才有资格哦,爷爷奶奶带孙子一有矛盾就是阶级矛盾,外公外婆带外孙 ,一有矛盾就是人民内部矛盾。他们两个一听大以为然,哈哈一乐。

重庆人的结婚年龄(重庆人多爱女儿你都想不到)(3)

其实老两口真的不想离开重庆,去了那边什么都不习惯,听都听不懂,气候也湿热,吃的也不合胃口,朋友也没有,麻将也不好找人打,但是怎么也不舍得把外孙交给外人带,更怕女儿想吃火锅或者辣子肥肠或者水煮鱼的时候找不到正宗的,所以一去好多年了,实在是想家,再加上大哥这次身体不好回重庆来看病,才离开外孙一个月,老泪纵横好几次了,就是想外孙啊[呲牙][呲牙][呲牙]

实在憋闷的慌的时候,老两口就教外孙说重庆话,什么“宝批龙”“瓜娃子”“憨包”“莽墩儿”,小娃娃都能说,有时候听到外孙骂女婿“憨包”,他们老两口就老怀大慰特别得意,估计觉得,自己抛家舍业吃了那么多苦,老了做个异乡客,这个仇,就算报了吧[呲牙][呲牙][呲牙]谁让自己不争气舍不得女儿一个人呆在离家那么远的地方呢。

所以说重庆人多爱女儿啊,其它地方的人都是爹妈在的地方就是家,重庆人是女儿在的地方才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