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觉醒年代》可真是太火了以豆瓣9.3的高分成功出圈,拿下白玉兰奖 8 项提名。

今天不谈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来聊一聊这部剧中的父亲们。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1)

提起陈独秀大家都知道,新文化运动发起人,《新青年》创刊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然而陈独秀跟自己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却是“冤家”一对,水火不容。陈延年是著名的“逢父必反”,父子是见面就吵架。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2)

陈独秀

陈延年和陈乔年是陈独秀与第一任妻子高氏所生,两人是家族联姻,但因思想理念差别太大而分居,陈独秀与高晓岚的妹妹——高君曼相恋并出走杭州。

父亲走后,母亲的日子愈发艰难,这也正是延年乔年对父亲心生埋怨的根本原因。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3)

高氏--陈独秀第一任妻子

1915年高氏去世,陈独秀将两个孩子带到上海读书。

陈常年奔波在外,与孩子们聚少离多,内心十分愧疚,因此非常关心他们的教育和成长。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4)

高君曼--陈独秀第二任妻子

深谙人生艰难的陈独秀则坚持 “少年人生,听他自创前途可也”。

他鼓励延年和乔年半工半读,考大学

兄弟俩也坚持不向父亲索取,不要家庭接济,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5)

陈独秀的两个儿子 左:陈延年;右:陈乔年

后来在 “二二八” 求学运动中陈氏兄弟 先后结识了蔡和森、周恩来、王若飞等共产主义者,得到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渐渐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积极参与共产主义者的革命活动。

1922年8月,陈延年、陈乔年加入法国共产党。陈独秀倍感欣慰,最终这三个“冤家”父子殊途同归。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6)

陈乔年的入党调查表1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7)

陈乔年的入党履历表2

图片为【扫描全能王】处理后效果

后来,延年和乔年先后被捕,两人在监狱里饱受各类酷刑,延年因不愿跪谢受刑,最后被敌人乱刀砍死,牺牲得非常惨烈。

后来毛主席亲自追封两人为光荣烈士。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8)

毛主席追加陈延年、陈乔年为烈士

消息传来,正在狱中的陈独秀说:我平生不喝酒,今天要为国仇家恨痛饮一杯。第一杯祭大革命以来的烈士,第二杯祭两个牺牲的儿子。

当把第二杯酒洒在地上,喊着 “延年,乔年” 时,不禁失声痛哭。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9)

《觉醒年代》里的鲁迅,像个实力冲天的“愤青”,总是一脸忧心忡忡,明明抱着救国救民的心情回国,却在绍兴会馆里钞古碑,看透了民国教育部的行径,就扛个“不干了”的牌匾去抗议。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10)

《觉醒年代》中剧照 鲁迅举着“不干了”的牌匾在教育部门口示威

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鲁迅却是一位非常好脾气的父亲,对自己唯一的儿子非常宠溺。

鲁迅在49岁时,迎来了人生中唯一的孩子,算得上是老来得子。

只要有朋友来,鲁迅必把孩子抱出来给人看,像展示自己的作品。

有时候海婴睡着了,鲁迅也照样把孩子抱出来看,海婴被吵醒哇哇大哭,鲁迅又要哄睡。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11)

鲁迅与其儿子合照

这位沉浸在幸福中的父亲,带着祝福与期望为孩子起名为周海婴。

海即上海,是鲁迅生活了10年的城市,也是儿子出生的城市。海婴,意为上海的孩子。

鲁迅很开明,说孩子长大后,如果不喜欢这个名字,可以改。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12)

鲁迅一家三口 左:鲁迅;右:许广平;中:周海婴

海婴幼年多病,经常弄得新手奶爸鲁迅坐立不安。许广平回忆道:

“小孩有些咳嗽,不管在另一间房子或另一层楼,最先听到的是他。为了省得他操心,我每每忍耐着不理会,但是他更敏感,时常叫我留心听,督促我去看……如果不是咳得太厉害,他总是不叫醒我,自己去留心照料的。”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13)

鲁迅一家三口 左:鲁迅;右:许广平;中:周海婴

有了孩子,鲁迅也成了炫娃狂魔,天天在“朋友圈”里晒娃。

在给友人的书信里,他常常分享儿子的趣事,也不管别人爱不爱看:

“海婴很好,脸已晒黑,身体也较去年强健,而且近来似乎较为听话,不甚无理取闹。”

“海婴这家伙非常调皮,两三日前竟发表了颇为反动的宣言说‘这种爸爸,什么爸爸’!真难办。现在的孩子更捣乱了。”

“他去年还问:‘爸爸可以吃么?’我的答复是:‘吃也可以吃,不过还是不吃罢。’今年就不再问,大约决定不吃了。”

遇到海婴以不肯吃饭消极抵抗的时候,“这时我也往往只好对他说几句好话,以息事宁人。

我对别人就从来没有这样屈服过。如果我对父母能够这样,那就是一个孝子,可上‘二十五孝’的了”。

“海婴大了,知道爱美了。他什么事情都想模仿我,用我来做比,只有衣服不肯学我的随便,爱漂亮,要穿洋服了。”

这字里行间,可见他对海婴的挂念和爱。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14)

鲁迅一家三口与友人合照

鲁迅之前每天都有写作和读书的习惯,但是自从有了儿子之后,他的这一习惯被彻底打乱了。

他在与日本汉学家通信中曾提到过 “我对海婴这小家伙讨厌的吵闹声叫够了,现在已经处在罢工中,不想再有出品了。”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15)

鲁迅先生书法

图片为【扫描全能王】扫描处理后的效果

海婴长大一些,鲁迅经常抽空陪他玩耍,给他讲故事。

从以前只逛书店,改为没事经常逛逛玩具店,花心思为儿子买玩具。

有一次,鲁迅要陪海婴去看病打针,海樱怕疼不去,鲁迅就在路上给他买了一个“尚武者”的玩具,说:“你看他多勇敢,你打针也得学他。”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16)

许广平与儿子周海婴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记录了一桩事:家里请客,从福建菜馆叫菜。

海婴抱怨说鱼丸不新鲜,别的人吃了都是好的,没人相信海婴的话,甚至也没有人注意孩子的话。

许广平也只是又给海婴挟了一个,他依然嚷嚷说是坏的。

鲁迅于是把这个吃剩的拿来尝尝,发现果然不新鲜。于是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17)

鲁迅与妻子和儿子

鲁迅对待不懂事的孩子仍然能像朋友那样尊重,尽量以同理心来体谅。

诗人柳亚子曾经说过:“近代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18)

老年的许广平

1936年鲁迅病重逝世,那一年周海婴只有8岁。

弥留之际,鲁迅留下了几条遗嘱,其中一条就是有关儿子周海婴的: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19)

老年的周海婴

鲁迅了解自己的儿子,鼓励他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不必顶着自己文学家的名头讨生活。

周海婴谨记父亲遗言,坚持了自己的喜好,在1952年考入了北大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做了无线电专家,走上了科研道路,成为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20)

提起钱玄同你可能不太熟,在《觉醒年代》中,他也是个关键人物。

作为近代国学的一员健将,他与陈独秀、鲁迅、李大钊等进军《新青年》,倡导文学与思想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报幕人之一。

周恩来曾评价道:“没有钱玄同等前辈锲而不舍的追求,也许我们今天还无缘享用汉语拼音和标点符号之恩泽。”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21)

钱玄同

钱玄同的婚姻是哥哥安排的,其夫人徐婠贞虽属名门闺秀,但钱玄同对她毫无恋爱之感。

朋友说:“要不纳个妾?”他却坚决不纳,还说了:“我主张一夫一妻,妻只一人,这不是自打嘴巴了吗?”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22)

鲁迅(左一)与钱玄同(中)合照

钱玄同与妻子育有六个子女,其中三个早夭。钱家成年的三个儿子不是出自北大,就是出自清华。

而他的小儿子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原子弹之父” “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23)

青年时期钱三强

钱氏家族出了很多有志之士,钱学森、钱伟长、钱钟书、钱穆等都是钱王后裔,据统计,仅遍布海内外的科学院院士就有100多人。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24)

钱学森 与钱玄同和钱三强也是同系亲戚

钱玄同秉承“钱氏家训”,对儿子的教育和培养格外的注重。

钱三强小时候,钱玄同就教他学国语罗马字母,为他订了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朋友》和《儿童世界》作为课外读物,让他接受新式的学校教育。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25)

《钱氏家训》

钱三强的族谱名字为钱秉穹,为何改名为“钱三强”?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在孔德学校读书时,钱秉穹有两个小伙伴,一个是李治中,另一个叫周丰一(周作人的长子)。

三人中,钱秉穹年龄最小,体格却最为健壮,被送外号“三强”。

后来,“三强”这个外号被钱玄同知道了。他觉得这个外号挺好玩,继而一想:既然我们“提倡新文化,反对复古”,为何在为子女起名的问题上囿于形式。

于是,钱玄同当即决定给儿子改名为“钱三强”,取意“德、智、体都进步”。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26)

钱三强与父母合照 左:徐婠贞;中:钱三强;右:钱玄同

钱玄同是一个思想开通的父亲,他鼓励钱三强自己选择学习的专业。

1933年,20岁的钱三强正在清华大学学物理,那年的“双十”节,钱玄同题赠儿子“从牛到爱”四个字。

看完觉醒年代想对陈独秀说什么(觉醒年代背后的父子情)(27)

“从牛到爱”

图片为【扫描全能王】扫描处理后效果

钱三强属牛,鼓励他攀登科学的高峰要有牛劲,既然选择了物理,要学习牛顿和爱因斯坦。

钱三强把这四个字当作座右铭,终生挂在室内举目可及的地方。

如今这四个字刻在了北京福田公墓钱三强的墓碑上。

觉醒年代也是牺牲年代,多少百转千折、多少生死离别,才换来今天的光明大道。

这些伟人对外一致忧国忧民,对内却是不同模样的父亲。

他们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更是家庭中的顶梁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