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饮而不解(夫饮有四何谓也)(1)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原文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论一首 脉二十一条 方十八首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水在脾,少气身重。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心下悸。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脉沉者,有留饮。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闰剧,必有伏饮。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脚气中)。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无)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脉浮而细滑,伤饮。

脉弦数者,有寒饮,冬夏难治。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右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九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洗)

右八昧,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已汤方

木防已三两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已二两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 茯苓四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肺痈篇中)。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已椒苈黄丸主之。

己椒苈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熬)大黄各一两

右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术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右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附方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方见上)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一岁,宜十枣汤(方见上)。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文肺痈中)。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老,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开,日三。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右八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方见上)。

口渴饮而不解(夫饮有四何谓也)(2)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精讲一概述

今天,我们接下来讲第十二篇,《痰饮咳嗽病》篇,也是全书的一个重点篇章,而且,它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的条文有41条,我将用6个学时争取讲30几条,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串讲,这样使条文能够主题鲜明。

本篇就讲痰饮病,为什么还提到咳嗽?我们在第七篇,已经专门讲了肺系疾患里面,有关的咳嗽病证,特别还有咳嗽上气涉及肺胀的内容。而这里面,它特指的咳嗽,一定是和痰饮相关的,是痰饮所致的一类咳嗽。那么大家会想,我上次讲肺胀、讲咳嗽上气病,一类是属于痰,一类是属于饮邪疾患,我觉得,它这里有,比方说内外合邪的,象伏饮就是这样的,当我们讲了这个条文和有关的方治,你会发现还有一定区别的。所以,首先来说,痰饮的含义,因为在中医文献里面,特别是张仲景这一篇开始,对饮邪为患的疾病,他实际上所赋予的含义有三个,一个,给饮邪疾患以命名,第二,它是一个病理性产物,第三,它又是一种致病因素。这是给“饮邪”,我为什么没说“痰”呢,因为,既然要说到命名了,这个“痰”字,实际上念什么呢?念[dan4],当什么讲呢?是水液流动之貌,是水液动盪的样子。所以,在当时,张仲景对于肺系能够咳出来的,有形之痰称之为“浊”,或者叫做“浊唾”、“唾浊”,这在第七篇我们已经讲过了,它不存在着“痰”的概念,要念成“痰[dan]饮”,所以,你在《千金》、《外台》,所看到的那个字,就有写的癊dan饮,甚至还有的,写这个“淡”dan、“澹”饮,我们这里,张仲景就给写成这个字样了,实际上,概念,从命名上,应当说这个痰饮是广义痰饮,广义的概念,说它是广义,就是泛指饮邪为患的一类疾病,也可以说是四饮的总称。这四饮有哪些呢?痰、悬、溢、支,一会我们涉及原文就会分析的,所以,是泛指饮邪为患的一类疾病,也可以说是四饮的总称,这是为广义痰饮。我们篇名首先提到的痰饮,就是广义痰饮,那么四饮中的这个“痰”,就是指狭义痰饮了,作为狭义痰饮,一定是指饮邪停留在心下,这是它原文里面反复强调的,心下有痰饮,痰饮在心下,就是指狭义痰饮而言,还有,“此肠间有水气”,所以,关于“心下”的概念,我特别指出,就是因为狭义痰饮的原文里面,所提到的,“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因此,确定它的饮停部位,“心下”,应该指胃、“肠间”为肠,作为“心下”的概念,我们学完《金匮》以后,你会发现有的注家说,它是在胸、在膈,包括在胃,我们认为,作为饮邪为患的狭义痰饮,病位一定是在心下的胃,包括肠。我们在第九篇,讲心痛,也是强调的心下是指胃脘部位,所以,不要被注家的那一些认识所混淆,但在临床辨证的时候,你确实要根据具体病证具体分析,不完全拘于这个下,现在,我要讲,广义、狭义痰饮的概念,在《实用内科学》里面,它更把它(痰饮)落实在,是一种水液代谢失常所致的疾患,是指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扮失常,停聚于人体局部的一类病证,如果讲完痰饮,包括它的成因,临床表现,特别是“当以温药和之”,这样的治疗原则,你就会看到痰饮的命名,为什么是泛指饮邪为患的疾病,我是从张仲景提出的,痰饮的广义、狭义之分,来解释的。

那么,通过我解释狭义痰饮的概念,大家也会看到,对于分类上有四饮之别,拿什么作诊断依据呢?一个是饮邪停留的部位,是一个标志,第二,就是它临床所表现的,典型病证,这两个依据,是对痰饮病进行分类的依据,或者说临床诊断依据。现在我说,既然是和水液代谢相关,我们已经复习过,《素问•经脉别论》,在讲肺痿的时候,曾经复习过,“饮入于胃……”,怎么样的一个水液代谢过程,现在我想说的是,因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讲外湿的时候,就是说他(病人)能够感受湿邪,必先有内湿,有脾虚的问题,有转输功能不健的问题,所以,它才容易招致外邪,湿邪和痰饮之间怎么鉴别,又和将来我们要讲的十四篇水气,怎么鉴别,既然都是水液代谢失常,我说作为湿病,特别是外湿,它是少量的水分,沾着于肌肉、关节间,这是在病位上,症状上,一定是发热、身重、骨节疼烦,这个已经说了,就是在主症上,有它的鲜明特点,那才是外湿。现在,我要说在水液代谢上的问题,和脾相关,内、外有这么一个情况,外湿一定是少量的水分,沾着于肌肉、关节间。作为饮病,是指一定量的,比较清稀的水液,停聚于人体的局部,刚才我已经举例了,狭义痰饮,一定是这种水液,停留在心下(胃)、或者是肠,那么悬饮、溢饮、支饮怎么样,我们结合原文再给大家分析,一定是停聚于人体的局部,由于停聚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那一定要伴随着它的临床主症,来作不同饮病的分类。作为水气病,因为我现在是讲水液代谢的,失常问题,水气病和饮病在病机的内因上,是有所区别的,水气病是以大量的,更为清稀的水液,所以,它就是浮肿的问题了,当然,它也有四水,包括黄汗的鉴别。现在我要讲的,就是在水液代谢的问题上更为严重,大量的、更为清稀的水液,泛溢于周身肌肤之间,这是关于水液代谢方面,如果失常的话,会出现相类同的疾病,由于病位不同,主症不同,那么命名也不一样,当然治法也不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外湿的治法,一定得是“微发其汗”,“使风湿俱去也”,今天,若讲饮病,它的治疗原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那么,水气病的治疗原则,它分“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所以,对于张仲景,关于内湿、特别是饮病的认识,非常的系统,而且从理法方药,脉因证治上论述得比较全面,对后世,包括目前临床上,从理论、实践上有重大指导意义。

所以,有关命名的问题,我已经提到了有四饮的问题,狭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饮,在条文里面,还要涉及一些,有关的命名问题,有关的命名问题,留饮、伏饮、微饮、肺饮,这里,先给大家说一下概念,到讲条文的时候,就不再重复了。留,留而不去,伏,潜伏不出之义,这就证明不管是留饮,还是伏饮,它们共有的特征有四条,饮留部位较深,病程较长,病势较重,还有就是一般的药物难以攻除,这是不管是留饮,还是伏饮,共性的问题有这四点,所不同的地方,作为留饮,是饮邪留而不去,留饮分属于四饮之中,伏饮是指饮邪潜伏不出,属支饮的一个类型,留饮、伏饮的概念,若说考试,作为本科生来说,你不能提笔就写,“留饮是指饮邪留而不去,分属于四饮中,伏饮就是指饮邪潜伏不出,属于支饮的一个类型”,就答完了,必须得先说什么呢?它有四个共性,然后,再说分别它是怎么回事,作为留饮分属于四饮中,结合条文,我会给大家解释是怎么分属的,作为伏饮,既然是支饮的一个类型,就属于素有饮邪,它潜伏不出,又被外邪诱发,这属于内外合邪,看它怎么表现的临床症状,这是有关留饮、伏饮的概念。下面,说微饮和肺饮,微饮,就是我们条文里面的第17条,“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第17条原文,它是特指狭义痰饮的轻证,它是特指狭义痰饮的轻证,所以,“夫短气微饮,当从小便去之”,微饮是指狭义痰饮的轻证。而肺饮,大家想,饮留部位在肺,应该是支饮,对于支饮的轻证,条文说,“其脉平也”,因此,是支饮的轻证,叫做肺饮,这首先举例,而且把概念写清楚,由此可见,它确实赋予饮邪,疾患是一个命名的含义,第二,我要说病理性产物,和致病因素的问题,这两者,我想根据痰饮的形成,或者说它的病因、病机来讲解,自然就明确了,所以在这里不单独来解释。

下面,我们就结合原文,来给大家复习一下,首先看第1条、第2条,就是要突出解释,痰饮的分类及主要脉证: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一类)

所以,“夫饮有四”,就指的是篇名的广义痰饮,有四种分类,有哪些?第一个,就是狭义痰饮,然后是悬饮、溢饮、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一类)

这个条文,如果你不认真来学习痰饮篇,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深刻记忆,1978年,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第一次招收研究生,就是北京在全国率先,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时候,考题里涉及《金匮》,就是这个条文,“四饮何以为异”,让你用原文来表述,你要解释清楚,还有一个大篇的条文,就是我们讲的第一篇第2条,“夫人禀五常……”,讲人与自然这样一个整体观,强调了早期治疗的原则,和摄生保健的措施,那么大的一部分内容,它出示了这个条文以后让你分析,若背不下来,但是,你得把主要内容解释清楚,所以,《金匮》学习还是很重要的,作为经典著作,这些大的篇章,我们重点解释的内容,属于一类条文的范围,希望大家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们来说“四饮何以为异”,我方才讲了,“四饮何以为异”,一定是得强调饮停的部位,或者说叫做饮邪停留部位,我简称“饮停部位”,或者说“饮留部位”,然后,是它的临床主症,这个狭义痰饮饮停部位,你怎么说,它是在心下(胃)以及肠呢,就是结合后面的条文得知的,比方第16条,苓桂术甘汤是主方,它原文就说“心下有痰饮”,比方第12条,要讲痰饮的形成问题,也讲“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都是在强调饮停的部位,在心下的胃以及肠,那么主症就是“其人素盛今瘦”,就说得了痰饮病,狭义痰饮病的病人,本来形体上还可以,倒不一定非常得是指肥胖体质,就是说还算健康的人,得了这个病以后,怎么样了呢?突出一个“瘦”字,体重下降,形体开始消瘦,这个机理怎么认识,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它是饮入于胃以后,作为脾气,不能够正常的转输,特别是不能化生精微物质,来营养周身了,而变成了一种病理性产物,不能化生精微,就不能够充养机体,因此,他就要瘦,这个“瘦”字,就体现了作为饮邪,是一种病理性产物,又是一种致病因素,得了饮病,这种病理性产物,它就会导致临床的一系列病证,患病了,这是“素盛今瘦”。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显然是饮邪从胃流向肠,比方说,若具体来说,这水液到底是在肠间,还是在肠中,按理说这个水液,特别是胃肠功能异常的话,是有肠鸣音的,有的版本上写的是,“漉漉有声”,我看老百姓讲话说,这响声是叽里咕噜的,所以,你也不要去追究,是“漉漉有声”对,还是“沥沥有声”对,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肠鸣音,气过水声,发出来的声响,因此,这里也来说明,刚才我讲的饮邪的流动貌,称之“澹”,澹饮也,所以,它这里也是,指清稀的水液,由胃走向肠间、或者肠中,“沥沥有声”,这个特点,就是狭义痰饮,这是对狭义痰饮,从饮留部位、临床症证表现的分析,实际上,我们从中分析了它的病因病机,就是饮邪比较清稀,是由于脾运失司来的,脾运失司,它就不能够化生精微物质,不能充养机体,它就出现消瘦,这在临床实践看,我觉得和西医学里面所讲的,十二指肠壅滞症相似,大概得了病以后,这病人,包括家属都害怕他是胃癌,很快的就瘦,肚子“哗哗”响,不想吃东西了,实际上,是一种壅滞症,和我们讲的狭义痰饮是一样的,所以,这和胃肠功能的紊乱,胃肠的疾患我提到了,十二指肠壅滞症,比较相符。

下面说,“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这是说的悬饮,这个“饮后”,不是说喝了水以后,是指得了悬饮以后,这种水液流在哪了呢?它原文提到的是胁下,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和近代医学的x线片子对照,咱们看到胸腔、腹腔得隔开,若是胁下,就得是腹腔的了,胸腔以上是心、肺,你比方说胸腔积液,肋膈角消失,一定是表示水液在胸腔,所以,我们认为,它不应该是“胁下”,应该是“胸胁”更为合理,不应该到胁下去,悬饮,特别起这个名叫“悬”,是悬在中间的,如果是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水,包括肺癌出现的胸水,都是使肋膈角消失,所以,饮留部位应该是胸胁,这是对原文的“胁下”,理解成“胸胁”更为合理,那么,它为什么要和胸胁的部位联系?我们要分析一下,它说,“咳唾引痛”,指症状,咳嗽、吐痰,而且当咳嗽、吐痰的时候,胸痛加剧,实际是说了三个症,咳嗽、吐痰,而且有胸痛,并伴随着咳嗽、吐痰的时候,胸痛加剧,这显而易见,在病机上,它要联系一个是肺的问题,另一个,“胸胁”,我们已经看到了,是肝,和肝相关,因为肝的经脉循行就是布两胁的,肝脉布两胁,所以,作为气机升降,它为什么要涉及肺和肝呢?因为中医理论里面,它讲了气机的升降,左肝而右肺,若气机失和了,特别是肺的宣降受到影响的时候,肺气上逆,要咳嗽、吐痰,当然这和肺的气机有关系。关于胸痛的问题,因为肝脉布于两胁,气机升降和肝、肺有关,当饮邪阻遏了肺的宣降,他会咳嗽、吐痰,胸痛为什么要加剧,和肝不能升,肺不能降,气机升降失和相关,这是悬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其饮留部位,它强调了“饮水流行,归于四肢”,所以,指饮邪泛溢到四肢、肌肤,若说它和水气病,部位是相同,水气病的话,它是更大量的清稀水液,若说浮肿,怎么样呢?非常明显,非常重,这里,它说“身体疼重”,溢饮就这样,四肢、肌肤指的部位,也可以泛溢周身的肌表,也可以这么说,因此,在主症上是“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这在字里行间,咱们得分析“归于四肢”了,它一定得有四肢肿的问题,因为这毕竟是,比较清稀的水液停聚在体表,因此,得有四肢肿,再有四肢疼重,它原文提出来的“身体疼重”,“当汗出而不汗出”,实际上是表示它本身兼有无汗,使这种饮邪没有出路,所以,它就是肿。还有一个提示了,作为溢饮的正当治法,就应该是发汗法,所以,在第1条里面,对于溢饮所提出的问题,临床主症一定是补出,根据饮留部位,溢饮,又要和水气病里面的,风水、皮水进行鉴别,“身体疼重”,疼也好,重也好,包括肿、肿重,正是说明其内湿邪为盛,水液已经泛溢到周身来了,因此,身体疼重,而且肿胀。无汗,这种饮邪没有出路,因此,它需要用发汗法来治疗,这在病机的认识上,作为溢饮,也是由于,它影响到水液代谢的问题,而且进入体表了,汗液也不能排,阳气被阻遏,因为饮邪为阴邪,最易阻遏阳气,重的话就伤人阳气,所了,阻遏阳气的话,阳气不行,就表现为疼、重,甚至不汗出而肿,这是溢饮。

最后提到的支饮,原谅直接说,“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它和我刚才说的疼、肿、重不一样,这叫“如肿”,外形象是肿的样子,这个意义和溢饮有区别的。支饮,根据它的主症,它没有直接提示,它饮邪到底停在哪里,刚才我已经给大家说了,支饮的轻证叫做肺饮,因此,它的饮留部位一定是胸肺,表现的主症,咳逆,包括短气,都是属于呼吸的异常表现,呼吸促迫,呼吸有一定困难,倚息,就是必须得靠着东西,靠着被,或半卧位的状态,“不得卧”,也是证明,病人还是躺不下,所以,我说他这种姿势,实际上是顺应呼吸,特别是肺主气的正常生理功能,必须得是向外、向下,宣发和肃降的功能,他这样一种凭倚呼吸,能够减轻他呼吸困难的状态,“其形如肿”,实际上就是气逆水也逆,气逆则饮邪随之上逆,因此也肿,这是关于支饮。

现在,分析1、2条原文,着重说明了,广义痰饮里面有四饮之分,四饮之别根据什么呢?第一,饮留部位,第二,临床主症,现在我们已经把四饮的主症,和饮留部位给大家讲清楚了,不重复了,关于病因病机已经提示了,关键在于脾运失司,它不能化生精微,形成了病理性产物饮邪,它停聚在哪里,就要阻遏那里的阳气不通,要出现一系列的,饮停之后的临床主症。关于分类,这四饮,包括我刚才又讲到的,留饮、伏饮、微饮、肺饮等等,它不是四饮之外又有的另类,一定都是涵盖在四饮之中的,这一定要搞清楚,那只不过是在命名上多种多样,是由于它饮留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的脉证不同,而命名有所区别,大家一定要听懂。

下面,进一步来解释,关于饮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这几部分,我给大家作一下说明就行了,第3条到第7条,水在五脏的问题,大家熟悉一下就可以了,这个有临床意义,也就是说,当你看到这一类的症状时,首先看它是不是痰饮病,水在五脏的症状,实际上就是由四饮及到五脏,都是饮邪为害。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比方说“水在心”,这就是指狭义痰饮,刚才我们讲狭义痰饮的主症里有,“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我请大家记住,一个是“瘦”的问题,一个是“有声”的问题,现在它给你补出“心下坚筑”,这个字“筑”,不能念“建筑”的“筑”,应该是[zhu],第一声,什么意思呢?“心下坚”大家能理解,将来要讲苓桂术甘汤证的,“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证,因为若饮邪停留在心下,会有一种支撑、胀满感,也可以叫做“心下坚”。那么“心下坚筑”,筑筑然而跳动,是心悸的表现,也就是心下悸,这也是水气凌心所致,如果波及到五脏的话,它给补出来,水在心的症状,实际上也等于,把狭义痰饮的症状补出来,有胸胁支满,有心悸的问题。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第4条,“水在肺”,水在肺应该是支饮,还是溢饮?应该是支饮,刚才我讲了,是饮留在胸肺,因此水在肺,有支饮的表现,支饮的表现应该是,“吐涎沫,欲饮水”,这也非常符合临床,我们说,老慢支(慢性运气管炎)的病人,吐涎沫,清稀的痰,非常的多,特别是虚寒肺痿,那不也提到了吗?“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欲饮水”什么意思?津不上承,水液阻遏的结果,津液不能够上承,所以,总是有口干燥的感觉,是津液不布的原因。

第5条提到“水在脾,少气身重。”

大家想,它应该是什么证?至少应该是溢饮,实际上狭义痰饮,因为饮留在胃肠,“少气身重”,溢饮和支饮也有这样的外候,这里因为涉及到脾,中气不足的话,他就少气,而且肌肉间湿盛,所以“身重”,这是脾主四肢,脾主肌肉的缘故,那么,脾气的散精功能,包括它化生精微的功能都失常了,因此,他要出现少气、身重。

第6条,“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刚才我们说,悬饮的饮留部位在胸胁嘛,所以,它和肝、和肺的,气机升降有关系,这就是讲的悬饮了,悬饮对五脏的影响,出现的外候是“胁下支满”,因为它讲的悬饮饮留部位是在胁下,我已经告诉大家,“胁下”好象不准确,应该产胸胁,和“心下”是要进行鉴别的。狭义痰饮,饮留在心下,它也提到胸胁支满,我们说作为狭义痰饮的部位,确实和胃肠相关,到心下(胃)的这个部位则,有支撑胀满感,而悬饮,一定是偏上一点的胸胁,也有支撑胀满感。“嚏而痛”,刚才我们讲“咳唾引痛”,讲了胸痛的问题,当他咳嗽、吐痰的时候,使胸痛加剧,现在是打个喷嚏都会使疼痛加剧的,因此,还是在说悬饮的主症,同时又有轻、重之别。

“水在肾,心下悸。”

7条的“水在肾”,实际上应该属于狭义痰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后面我们讲,“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尽管说是饮留部位,应该强调是在胃肠,但是和脾、肾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当水在肾的时候,病人会出现“心下悸”,和刚才的“心下坚筑”,意思是一样的,你比方说下焦有水气,“脐下悸”,也是一种筑筑然而跳动的意思,所以,它应该属于狭义痰饮的范围,这是水在五脏。

请大家看一下[按语],水饮在五脏与四饮之间,仍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水在心、肾,与狭义痰饮,水在肺与支饮,水在脾与狭义痰饮,也可以和溢饮,水在肝与悬饮,其证、其治均有着内在的联系,不能机械的划分,所以,我们到临床上,看到这样相关的症状,帮助你辨别饮邪停留的部位,帮助你在用方上更有针对性,这是有关3条到7条,是在四饮的基础上,当它波及到五脏时,临床所见的外候,来帮助你体会饮留部位的判断。

这堂课到这里。

口渴饮而不解(夫饮有四何谓也)(3)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精讲二 留饮、伏饮

下面,我们把第8条~第10条,看一下,这就是留饮的概念,说它分属于四饮之中,现在,我们看四饮的留饮,就是第8条到第10条,这三个条文讲: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它原文写的是“如手大”,请大家注意看[校勘],那么多的注家,同意把它改为“如掌大”,这也是来源于临床实践,“如手大”,手挺大,“如掌大”,就手掌这么大的地方,后背一共才几巴掌大啊,所以,应改成“如掌大”,你若背诵这个原文的话,也就是狭义痰饮的留饮,有“背寒冷如掌大”,“背寒冷如掌大”的病机,怎么解释?我们《讲义》说得比较浅湿,就是饮邪留积以后,阳气被阻遏,不能展布,出现背寒冷。我觉得,在上次讲“心痛彻背”的问题上,给大家说了关于“胸为气海”的问题,背为五脏六腑的腧穴所在,所以,它又是阳气出入之所,因为狭义痰饮,饮留在心下,那么背应该特指心俞而言。作为腧穴来说,它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所,这是我们复习过的,作为在背部的心俞,当然,背也是胸之府,诸阳它受气于胸中,而心阳转行于背,因此,饮留心下则出现了一块,象手掌大的地方寒冷感,有寒冷感,是由阻遏阳气,同时也影响督脉的温煦功能所致。关于“背寒冷如掌大”,能够见到很多的情况,当审因论治,比方说肺结核的病人,我见过的八型空洞型肺结核,那个病人总是说,他后背有一巴掌大的地方凉,但实际上我们说,作为空洞型肺结核,应该是偏于虚热,但是长期不愈,则表示阳气不足,也表示局部的寒冷,特别是背部,我说了,作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之所,因此,“背寒冷”表示阳气不达,是阳气不得舒展的一种标志。

我还看过我们的一位老书记,老领导,他实际上就是一位冠心病的病人,他就说他背寒冷,用了好多温阳的办法,同时,他自己用一些电热的小器械,在后背局部温暖,效果均不佳,那就是衰老的一种表现,不仅要看到心阳的问题,也有肾阳的问题,所以,在临床上要具体分析,“背寒冷如掌大”,首先,你应该想到是,狭义痰饮的一个标志,然后,你再结合,具体的体质因素和病证情况,至少告诉你,这是阳气不达的表现。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

第9条:“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这应该是悬饮的留饮,“胁下痛”,刚才已经讲过了,是胸胁的疼痛。现在说这种疼痛,又“痛引缺盆”,“缺盆”在哪里?锁骨下的那个窝,如果按照十二经的循行部位来说,它应该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和胸胁的悬饮有什么关系呢?肝、胆相表里的问题,足厥阴肝经的循行部位我们已经说了,它布两胁,络胸,实际上也是络胆,然后循胸胁,再上心,所以,它这个循行部位,就是肝、胆相表里的话,它接近于这个部位。我觉得,张仲景的时代,他能够认识到这个水平是很了不起的,我第一次注意它,是西医呼吸科的医生,他对一个肺癌病人的诊断,第一下触哪呢?请同学们注意,锁骨下的淋巴结,是否有肿大,肿大标志着肺癌进展,而且有转移的可能。现在我们说痰饮,它和胸水的临床表现紧密相关,疼痛部位要牵引到缺盆,也证明这病情比较深重了,因此,它叫做悬饮的留饮,我们再回想留饮的概念,一定是饮邪深聚于里,部位比较深,病程比较长,病势比较重,而且一般药物难以攻除,因此,我觉得,他在原文上,能够把“缺盆”这个部位提起注意,临床诊断意义是很了不起的。

下面,他又说“咳嗽则辄已”,“辄”,昨天我说寒疝发作,是犯寒辄发,是指立即,立即就怎么样,现在说“辄已”,立即就怎么样啊?被迫,一种自救的状态,不也深咳嗽,不敢随便打喷嚏,为使胸痛能够得以缓解或者减轻。还有的字样为“咳嗽则转甚”,这两种表述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胸痛也好,胸胁疼痛随着咳嗽、吐痰、打喷嚏加重,被迫要减轻,这是对症状的描述,是这种现象,作为治疗过程中,我认为,在注家里面,当然是近代的人,陶葆荪著的《金匮要略易解》,他是广州人,早就作古了,因为他是解放后50年代的名医,发表的《金匮要略易解》,他那时候就是这个观点,不能因为咳嗽,使胸痛加重,而不咳或者是镇咳,一定要促进饮邪排出,这种悬饮的饮邪,除了通过药物化除以外,也应该促使它病因尽量顺利排除,这作为临床借鉴吧。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这是讲支饮的留饮,所以,我说饮留部位在胸肺,就是胸中之义,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短气”,刚才说了,“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是支饮的典型症状。现在这个“短气”仍然是标志,是支饮必有的,是出现呼吸疾病肺气不降,应该有的症状,为什么“渴”?这个“渴”也是我刚才提到的,属于津液不布,气不布津,肺气不利,因为作为水液代谢,和肺、脾、肾、三焦、膀胱密切相关,作为肺来讲,为水之上源,所以,当肺气不布,津液不能上承,必出现口渴,“四肢历节痛”,应当是溢饮的留饮,因为饮留的部位在四肢,所以,“四肢”二字提示了,这是说溢饮的留饮。历节痛,这一定要和我所讲过的历节病,区别开来,历节病,一定得在病因上是肝肾先虚,复感风寒之邪,它有那么多的原因,关键是伤在筋、骨,现在,这个饮邪(溢饮的留饮),只不过是停留在四肢、肌肤之间,所以,这是经络的痰饮,绝对不是历节病,要和外湿进行鉴别。刚才我已经重复过了,外湿是少量的水液,沾着在肌肉、关节之间,得用微汗法,现在,溢饮也得用汗法,但是,这是经络的饮邪所致,所以,肢体的局部,可能也出现顽麻、疼痛,因为咱们讲了,溢饮也是四肢肿,身体疼重,没有汗出,应该用汗法来治疗,但是,痛点应该固定的,如果说和外湿鉴别,它(留饮)和外界气候变化有关系吗?可能不象外湿那么密切,外湿一定和季节气候,特别是寒湿、风湿之邪相关,而留饮,尽管饮邪为阴邪,但是,好象没有那么鲜明的与,季节、气候变化相关的特点。

这是关于四饮的留饮,它分属于四饮之中,根据就是8条到第10条原文,最后一句话,叫做:

“脉沉者,有留饮”

四饮的留饮脉见沉,因为阴邪、饮邪深聚于里,脉表现为沉,深聚于里的饮邪为阴邪,它要阻遏阳气,所以表现为脉沉,这就是,不管哪一种留饮,脉均见沉。

下面,来看第11条,第11条说伏饮: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shun]剧,必有伏饮。”(二类)

瞤[shun]剧,不能念“瞤[chun]剧”,原来我学习的时候,老师教我“身瞤[chun]剧”,现在你若查《新华字典》,念成瞤[shun],比方眼皮直跳,那就是“瞤[shun]”,跳得厉害就叫瞤[shun]剧。这讲的“其人振振身瞤[shun]剧”,就是全身肌肉颤动厉害的意思,牵拉跳动。

我刚才已经强调了,如果伏饮是支饮的一个类型,支饮饮留部位在胸肺,因此,这讲的饮留于“膈上”,“膈上”实际也是“胸中”,也应该说是饮停在胸肺,这个“病痰”的“痰”理解成,饮邪流动貌,是清稀的水液停在胸肺,因此是属于支饮的范畴,支饮的范畴,它本来就“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所以,它有胸满,咳嗽、喘、吐痰等症,不管是支饮的主症,还是支饮的留饮,就应该有饮阻于肺的,这一系列表现,现在要说的,是“发则寒热”,上次讲,寒疝“若发则白汗出”,说它是发作性疾患。现在,这伏饮,也是一种发作性疾患,当发作的时候,伴有寒热,背痛腰疼,甚至目泣自出,[词解]什么叫“目泣自出”,就是眼泪自己不自主的流出来了,谁都得过感冒、咳嗽,流鼻涕、眼泪的,甚至于涕泣相随,不只是流眼泪,感冒初期,西医也要讲,卡他性炎症,就是鼻涕、眼泪同时流出,这里的描述,实际上告诉你,它有外感的因素诱发,那么,前面强调,“膈上病痰,满喘咳吐”,是素有饮邪的问题,素有饮邪停聚在胸肺,然后又被外邪诱发,所以,见了一派的表证,这表证应该是太阳经脉、经络的病变,这就象我们讲的表里同病,素有支饮在胸肺,又被外感风寒之邪诱发,出现太阳经脉的病变,这是经络的病变,内外合邪了。内外合邪,我刚才讲了,它就是阳气不通,特别是肺气不能很好的宣发和肃降,因此,也表现为身体的“振振瞤剧”,[词解]讲,振振瞤剧,是全身振颤动摇得很厉害,这就是阳气不得宣通造成的,这实际上表现了膈上伏饮,发作前、后的症状,出现内外合邪,这是饮伏于胸肺,肺卫之气受阻,出现的一种全身表现,不能自主的“目泣自出”,不能自主的“身瞤剧”,颤动,所以,这是伏饮的标志。

关于[按语],请大家看一下,“本条论伏饮是外寒引动内饮,并无疑义”,诊断上没有问题,伏饮的概念,刚才我也说了,是饮邪潜伏不出,还得具备那四大特点,现在“发作于外寒,只是一个诱因,但饮久阳虚,容易招致外寒,这是本证致病的实质”,实质就是内外合邪,外寒是作为诱因,引动了伏饮,本条有论无方,陈修园说:“俗为哮喘”,这个病人就是哮喘病,而且可以说是属于寒哮一类的,应当主张表里兼治,就应该用小青龙汤,若再喘甚,表证已解,就应该用葶苈大枣泻肺汤,这是上次咱们在第七篇讲的,如果说有关的话,就是小青龙汤证,表里皆寒,表里双解,表证解了之后,还是喘满,内外合邪,邪实气闭,形证俱实,具备那几个特点的时候,咱们就得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如果要结合本篇的话,将要学习支饮的重证,木防己汤的加减方,一个,它讲了,“虚者,木防己汤主之”,实者,就是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那两个方,咱们就说木防己汤加减治疗,如果还不行,你就得考虑,可以用小青龙汤的病案举例,随证加减,如果缓和以后,治本,“苓桂术甘汤主之”,如果为了善其后,也可以根据冬病夏治,用肾气丸,也可以脾肾双补,用《伤寒论》的真武汤,我觉得对本条的理解都有所帮助。

这是有关伏饮,包括它的概念,发病前、后的临床症状,我又给大家补出了,临床辨证治疗所应该想到的方药,这是第11条,讲完了。

下面,来讲第12条,第12条,就是讲成因了,第12条说: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二类)

这是12条原文,说了几层意思呢?在六版《金匮讲义》上,首先把12条,论述成因拿到前面讲,我觉得,五版《讲义》这个顺序,是它的原貌,你学起来结构更合理,我给大家解释完,体会一下,这个病人饮水多,可不是因为喝的水多了,就得痰饮病,这一定不能从字面上这么理解,有好多的《讲义》就是说喝水喝多了,实际上,既然要说痰饮病的成因,它的病因、病机在哪里呢?它说喝水喝多了,就“暴喘满”,大概年轻人,渴的厉害,水喝得很多很多,他确实要喘、满,但是,它不是临床症状,不能是“暴喘”了,不能那么解释,现在关键词,在“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这提示的是脾运失司的问题,也就是说,它(痰饮病)是脾运失司所致,所以,他病人吃不进去多少,“食少”,应该说因素体的中阳不足,脾运失司,有素体中阳不足的人,这种体质的人,见到好东西,你让他多吃,他也吃不进去多少,吃进去以后不消化,所以,这有一个体质因素的问题,用“食少”来提示这样的内因。关于“饮多”,我请大家注意,张仲景在讲大黄䗪虫丸证,“七伤”的问题上,已经把食伤、饮伤和饮伤,分别来叙述的,包括我们上次讲的腹满病、宿食病,那是食伤,还是饮伤啊?肯定是食伤,现在要讲的是饮伤,比方我那次说,嗜酒过度,再加房劳伤肾,酒色伤及脾、肾,是从局部的观点来看,实际上,我觉得饮伤的问题,就是水液代谢失常,它之所以受到影响,除了内因的脾运失司外,包括嗜酒,包括饮冷,就是现在的各种饮料(冷饮),你若用之太过,特别是幼小的儿童,过用甜食,实际对他的脾胃运化直接影响,这是中医的理论,特别是作为张仲景的这种认识,食伤、饮伤是区别开来的,也证明了我们学的基础理论,脾主运化,第一,是运化水谷,第二,是运化水湿,是两个方面的,因此,有关饮病的问题,是关系到水液代谢部分的失常,是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因此,讲完了第十篇,腹满病、宿食病,那是食伤,化生精微的方面有了影响,这里也是,水湿不能运转,同样也是影响到,津液的濡润,并水停为饮,由此,它会出现一系列的病证,所以,它痰饮即是病理性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饮多,实际上,它是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提出了,饮伤和食伤之间的区别,作为饮停心下,属于狭义痰饮的范围,又补出了两个典型症状,有轻、重之别,“甚者则悸”,心悸的问题,我在讲到水在心,“心下坚筑”,筑筑然跳动有心悸症,那是比较重的了,确实,水到心的话,他提到有心悸,现在他说“甚者则悸,微者短气”,等于告诉你了,作为狭义痰饮的轻证,表现为短气,短气的问题,不是为支饮所独有,狭义痰饮也会出现短气的,还要说,“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这是为衬托痰饮病的主脉是偏弦,所作的一种对举,不是要说虚寒证,为什么脉“双弦”?而是要突现弦脉,既是痰饮病的主脉,在虚寒证病人身上,也能够见到弦脉,现在,我们都已经学了几个,弦脉主病了,弦脉主痉病、主疟病,又主腹满、寒疝病,前面讲过的,虚劳也有见弦脉的,今天又讲到痰饮,脉是“偏弦”,一个“偏”字,强调了饮邪停留在人体的局部,尽管对周身都会发生病变情况,但是,四饮之分,我们已经说了,饮留部位是停留在人体的局部的,因此,它用一个“偏”字来进行说明,是痰饮的主脉,而且要和“双弦”,两部脉都弦的虚寒证进行区别,这种虚寒,是大下后所致的严重情况,我们说作为痰饮病,也不可能,就偏于一侧的脉象(见弦脉),所以,用一个“偏”字,来强调饮邪为患的疾病,是饮邪停留在人体局部的,这是第12条,我觉得,“食少饮多”,引出来的是脾运失司,是造成饮邪停聚的根本原因,也包括素体中阳不足的体质因素,一定不要把“食少饮多”,从字面上解释成吃得少,喝得多造成的,不是这样的,主脉是“偏弦”,这是本条文的核心内容,必须掌握的。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下面,我顺便讲一下13条、14条,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肺饮是支饮的一个轻证,它说脉不见弦脉,就是在脉上不表现,而在症状上“若喘短气”,不是说他病人喘得特别重,现在咱们已经学了几个“苦”字了,“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一个“苦”,“先为苦时”是指未发病之前,现在,又讲的支饮的主症,“苦喘短气”,都是来表示病症较重为苦,后面我们还会学到几个“苦”呢?比方说,本篇里面的泽泻汤证,“其人苦冒弦”,也是表现为“冒弦”,就是眩晕症非常重的意思,还有,十三篇的瓜蒌瞿麦丸证,那个字应该是“苦渴”,“口中苦渴”,这几个“苦”字都是讲“病”,或者是症比较重的意思,作为肺饮(支饮),假设说它是个轻证,在脉上不表现出来,但是症状有喘咳短气,我们说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尽管在缓解期的时候,他病人的呼吸状态,还是不同于常人,表现为短气,或者有点咳、喘,但脉不病,就等于病较轻微,或者是缓解期没有发作,这是很有见地的,说明作为支饮也好,作为伏饮也好,它是一个发作性的状态,有缓解期,有发作期。

第14条,“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二类)

这个“脉平”,还是说脉象不一定偏弦,但是,在临床症状上,还是保持了支饮自己的典型症状,喘而不能卧,也就是“咳逆以息,短气不得卧”,短气,是一个支饮的症状,但是脉象上,因为老慢支,可以经数年而不发展,就是发展缓慢,病程相对来说就是迁延,我觉得,应当注意的地方,就是需要时行一下鉴别诊断,比方说,饮邪如果留伏于里的话,象伏饮有的是不表现在脉上,而仅仅是症状,但是,这也是相对而言,是和偏弦的脉相对而言,还应该结合临床主症来看,“有是证,便用是药”,不能说缓解期,或者轻证,就不治,这是一种认识,还有的认为,虽然脉不病,但是,已经出现了支饮的证,也不应该轻视,不能仅依靠脉象来判定支饮的轻、重,而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还应该四诊合参,即原文里面强调了支饮的轻证,可以是“脉平”,可以“不弦”,但是,症只要出现“喘不得卧”,甚至“短气”这一类,还是“有是证,便用是药”,特别是这种慢性疾病,甚至于应该坚持用药,或者终身用药,才能够对呼吸四病的发生、发展,有所遏制,应该控制病情的发展,这是对原文的理解,应该这么考虑。成因,我们《讲义》,作了一个[按语],我想在讲治疗原则第15条的时候,给大家综合归纳一下。

下面,我们来讲第15条,这就是本篇的重点了,我从第1条一直讲到12条,讲了痰饮的分类,以及临床的主要脉证,不管是水在五脏,还是留饮、伏饮,分属于四饮,或是支饮的一个类型,均属于脉证的补充内容,如果有兴趣的话,应该把它分门别类,狭义痰饮,第1条,“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水在心,“心下坚筑”,狭义痰饮的留饮,“背寒冷如掌大”,包括“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包括我后面讲的苓桂术甘汤证,那也是狭义痰饮的临床表现,把它归纳在一起,大约是10个脉证,就类似这样,把它都按照四饮的脉证归类,因为现在作为本科教学,一定按照原文给大家理顺,之后,12条讲了痰饮病的成因,现在,我来讲15条,这也是个一类条文,前面第1、2条是一类条文,必须掌握,后面那些条文都属于二类条文,十二条也是二类原文,1、2条是一类原文,现在,第15条是一类,原文: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一类)

这个必须牢牢记住,作为一个中医专业的大学生,包括今后从事中医专业者,一定要琅琅上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一个主要的治疗原则。张仲景强调了“当以温药和之”,一定要用温药,为什么不叫“补之”,而叫“和之”?我要对原文作这么几个方面的分析,“病痰饮者”,是指得了痰饮病的病人,或者说痰饮病,它应当出现的临床一系列表现,如上所述,治法上、原则上,强调以温药和之,为什么温药不叫“补之”,而叫“和之”?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解释,当用温药的道理,首先,来解释“当用温药”,第一,从痰饮的形成来看,刚才第12条已经作了一个简要提示,现在,我按照我们中医理论,包括《中医内科学》,也学过了痰饮病,我用一个图表来给大家解释。内因上,我已经说过了,脾运失司,中阳素虚,这也说明,脾虚不能为胃游溢精气,这是一个主要的病机。外因,比方说支饮,有严格的季节性,春冬季节好发,所以我说,感受风寒,冬季多发。伏饮,也是强调了得有外感的诱因,还有寒湿侵渍,这个里面包括几种情况,比方冒雨、涉水、久坐湿地,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寒湿的一种情况。还有就是包含劳欲,包括12条所提到的“食少饮多”,思虑伤心、脾,劳倦伤脾,实际这些方面的因素,和我们所处的地域、季节特征,都密切相关,包括每个人的生活起居规律失常,都在这个范围之内,这些外因最终要影响到什么呢?也就是说,脾运失司的问题,还是来说明脾气虚弱,病机是脾运失司、脾气虚弱,脾对肺来讲,上不能输精以养肺,脾对肾来说,是下不能助肾以化水。脾、肺、肾,这三者之间,导致了肺失通调,饮邪停聚,对肾来说,脾对肾是不能助肾以化水,肾气不化水也会饮邪停聚,两者之间,肺失通调以后饮邪停聚,肾,气不化水,饮邪停聚。饮邪停聚以后,反过来对肺的影响,是寒饮射肺出现咳喘证加重,反过来,饮邪又可以害肾,这两者之间都是互为因果的,当饮邪停聚,一个是由肺失通调,造成饮邪停聚,肾的气不化水造成饮邪停聚,当饮邪停聚,对肺的影响是寒饮射肺,对肾来说,是饮邪害肾,互为因果的关系。怎么来解释水在五脏的问题?饮邪停聚以后,它就会出现一个是波及五脏,一个就是停聚在人体的局部,流溢四处,这就是我们刚才复习的,关于水在五脏,以及饮邪有四饮之分,同时,还有留饮分属于四饮之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局面,这是从痰饮的形成方面,涉及到脾运的失司,脾胃更加虚弱,上不能输精以养肺,下不能助肾以化水,脾运的失司,它本身就要导致饮邪停聚,作为肺来讲,肺失通调,饮邪停聚,对于肾来说,就是气不化水,这种饮邪停聚对肺来说,寒饮射肺,对肾来说,饮邪害肾,所以,互为因果的关系,使临床病证加重。

我想,现在给大家介绍,有一位清代的邹澍(润安),他写了一本《本经疏证》的书,《本经》,显而易见的,它是《本草经》,对中药方面的认识,但是,在这里面呢,他对水液代谢,可以说对《素问•经脉别论》,有所发挥。我现在念给大家听,他怎么说的呢,等于把我刚才所画的彼此关系,他用语言这么归纳的,他说:“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这个认识很了不起啊,它认为肾是一种“滤”的过程,把在津液里面的浊者,从膀胱排泄出去。这个“滤于肾”,得通过肾的功能,使膀胱的津液浊者排出体外,“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滤于肾”的作用,“出于皮毛,归于膀胱”,这段话,《本经疏证》说,“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把水液代谢,肺、脾、肾、三焦、膀胱的关系,说得很透彻,然后,他又说:“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又用很简短、明了的语言说出,“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这是从痰饮的形成,我觉得,这是复习了我们中医的基本理论,而且我又在,《素问•经脉别论》论述的基础上,把邹澍在《本经疏证》的认识,介绍给大家。

第二,我想从饮邪的病理特性说起,饮邪有哪些病理特性呢?实际上,我刚才在讲述过程当中,已经提到了几点,第一,我们说饮邪的质地,质地清稀,第二,它停留于人体的局部,停留的部位,是人体的局部,停留部位不同,命名不同,这是第二点。第三,病机要点,责之于脾胃。第四,作为饮邪,为阴邪,所以,它属于阴寒凝聚。这四点,我在前面都已经说过了,现在我给你归纳,总体来说,饮为阴邪,有形之邪,过去有一段时间说,肺系咳出来的痰,是有形之邪,作为脾湿生痰,为无形之邪,我们现在认为,它也属于有形之邪范围,也有的说它应该是无形之邪,我认为,它是有形之邪,不然的话,临床辨证怎么出来的?化饮化什么啊?他这有形的东西,再一个,我认为,它对人体的影响,之所以出现一系列的病证,“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轻的话,阻遏阳气,重则伤人阳气,和阳气的关系这么密切,等于指导你,为什么要用温药,温药就能振奋阳气,能推动阳气,这是一个。第二,注家给你介绍了,既然它是阴寒凝聚所致,那么“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因此,第一个,给《金匮》作注的注家,明代的赵以德,在他的小书上就写了,作为饮邪,就是“得温则行,得寒则凝”,非常朴素的话,告诉你了,就得用温药,“当以温药”,不能用别的,“得温则行,得寒则聚”,赵以德,这是有关第二点,从饮邪的病理特性分析,“当以温药”的意义是肯定的。第三,我想说温药的治疗意义,首先说[选注]里面,它引了魏荔彤的,132页,《本义》,第三段,《本义》说,“痰生于胃寒,饮存于脾湿,温药者,补胃阳,燥脾土,兼擅其长之剂也”,现在先说温药的意义,这就是魏荔彤,魏氏,他讲到温药的作用,它能够补胃阳,燥脾土,这是一种解释。还有一个注家,就是《二注》,赵以德的,第一个[选注],“痰饮由水停也,得寒则聚,得温则行”,刚才我说过了,“况水从乎气”,得是饮邪和阳气的关系,“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也”,发越阳气的作用,发越阳气可以通调水道,他讲的,能够开腠理,通调水道。请同学们想一想,补胃阳,温药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温药,也就是说,四气、五味相合,什么药能够补胃阳,什么药能够燥脾土,什么样的温药,能够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