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游褒禅山记(理解游褒禅山记)(1)

《游褒禅山记》 作者:宋.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一一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一一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逾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之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则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则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名: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阅读游褒禅山记(理解游褒禅山记)(2)

毅读过几篇古人的游记,虽表现方法不尽相同,但大都以记叙所见所闻为主。但前贤王安石的这篇《游褒禅山记》有些独特,他以"记”为辅,以"议"为主。"记”是为"议"作铺垫,"议是"为"记”做提升。结构上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严丝合缝的呼应。就是说,前面记游部分,除了介绍"褒禅山”来历的几句外,都是为后面的议论张本,而后面议论部分由事及理,进入理性思维。二者是水与源、木与本的关系。

下面展开来学习。

阅读游褒禅山记(理解游褒禅山记)(3)

例一: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呼应: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毅之评论:

文学家所涉及到的史实,无疑是历史学家考证的结果。他们说对了,自不待论;他们说错了,跟着错者一大片,贻害无穷,想想都可怕。

阅读游褒禅山记(理解游褒禅山记)(4)

例二: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一一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一一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之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呼应: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毅之评论:

读书就像攀登珠峰一样,能至峰顶者凤毛麟角。这一段涉及到了达于目标的三个重要因素:外物、主见和意志。外物是"火且尽”,主见是"遂与之俱岀”,表现的意志是"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读书何尝不是这样?切忌跟风而动摇初衷。人之一生何其短暂,误过的永远找不回来。

阅读游褒禅山记(理解游褒禅山记)(5)

例三: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呼应: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毅之评论:

达到目标的四个因素都出现了:①意志;②随以止否;③能力;④外物。爬山入洞也好,读书学习也罢,四个因素或条件缺一不可。问题是有些是个人能驾驭的,有些是自己无法主宰的。所以我们才将外物称为“机遇",但机遇来了自身未准备好,也不能成功。

然力足以至者,火足以明者,而未至者,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尽吾志矣,亦尽吾力矣,而不能至者,则可以无悔矣,孰可以讥之乎?

然而世云"成者王侯败者寇”。大凡俗人都看结果,不看过程。但于己而言,事前须考量、事后要总结。有能力有外物而无意志无主见,则于己有悔于人可讥;若有意志有主见,但能力与外物跟不上去,鸟是飞过了,但在天空没有划下痕迹,则于己无悔,于人孰能及之乎?

阅读游褒禅山记(理解游褒禅山记)(6)

例四: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呼应: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长乐王回,余弟安国、安上。

毅之评论:

就连这微不足道的同游的"四人”,于结尾处都要照应到,故曰构思"严丝合缝”。

阅读游褒禅山记(理解游褒禅山记)(7)

例五:

"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焉。"

毅之评论:

此句貌似无呼应,但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是主旋律,其实呼应上下,连缀全篇。

从全文观之,王贤虽然没有否定"博览群书”,但显然提出了"博”的悖论:"深”。"求思之深”才"往往有得”,这里反对不求甚解,走马观花。就中学生而言,愚以为,只要能吃透语文课本中这些要求背诵的篇子,考试中的默写、文言阅读和作文都将"风正一帆悬"。真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我的一位同学刘瑞祥常在酒场即兴背诵《黄帝内经》中的段子。看起来随心所欲、轻松自如,实则没有一桶水,根本就倒不出那一杯水来。是故刘中医日进斗金,富甲一方。

毅每写一篇"理解"前,都要背诵这个篇子,背不会是不敢动笔的。诚然,毅从来未敢与刘郎中度长絜大,因为命中只有"黄齑三百瓮”,就不必勉为其难,自寻烦恼。但于背诵之求知,却不甘落后。

于是不停地写点恶文,一则给自己充电,一则给敝之孙辈增加营养,抑或惠及他人。百有一览,千有一读,万有一得而成栋梁,幸甚至哉,不枉此生,亦为奢求也尔。

阅读游褒禅山记(理解游褒禅山记)(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