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实际上并不是有关如何让我们快乐的学说,而是有关我们如何配得上享受幸福的理论。

——伊曼努尔·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每一种哲学都有一个出发点。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表示,他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主要集中在对“善良意志”这个概念的分析上,从而将义务和道德联系在了一起。康德的道德哲学一般会被归类为义务论或者是道义论。之所以会这么归类,是因为康德的道德哲学所提倡的是一种出于个人义务的伦理规范。

谈谈对孔子文论思想的认识(康德曾受孔子影响)(1)

康德一般会用“你行动时所遵照的准则,应该是你意欲其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的”来总结他的道德哲学。这句话有点绕口,也有点费解,但是细想一下也不难掌握。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我们做错了件事,老师或者父母会对我们说:“如果人人都跟你一样,那还得了?”

康德的这句话是想表明表明,当我们做出某些行为之前,我们应该思考一下,“如果大家都这么做会怎样”。在康德看来,某些行为之所以违背道德,不是因为它会造成不好的结果,而是因为它不可能被普遍化,或者说,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每个人都行使不道德行为的社会。例如说谎之所以不道德,不是因为有人会被欺骗,而是因为假如每个人都说谎,那社会将会难以正常运作。可以看到,康德的道德哲学所关心的问题是:“你是否真的希望每个人都像你那样做”?

而我们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思考,是因为“善良意志”的存在。在康德看来,人是理性的、自主的、自由的自在的存在,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性而行事。而在我们的理性之中,善良意志是我们道德的根源,它之所以是善的,并非因为它能够实现什么,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善的。康德用十分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这一点:

即便这种意志完全缺乏实现意图的能力——即便用尽全力也一事无成,剩下的只有善良意志——那么,它也会像一块宝石那样,依然独自闪耀,是一种本身便有着全部价值的东西。

在康德看来,只有出于善良意志的行为才称得上是道德的。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个肉贩子,有各种机会诓骗你的顾客,有可能你会在秤上做手脚,或许你会缺斤少两地把肉买给顾客,但你没有这么做,因为这会为你的店铺带来不好的名声,从而有损你的生意。如果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康德认为这并不能算是道德行为,因为你的行为并非出于善良意志而是你的实际利益。假如你没这么做,是因为你觉得这么做违背了你的道德义务,那么就说明你的行为是出于善良意志的,而这种行为也是有道德价值的。

所以康德认为,如果一个人享受向他人传播幸福、为他人做好事,那他们的行为是不存在真正的道德价值的。只有在出于义务目的的时候,才拥有真正的道德德性。

有人可能会说康德吃饱了撑的,只要没做坏事那就是道德的,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实际上,康德之所以会这样分类,是因为康德希望在被决定的自然中找到人类自由的可能性。

康德把善良意志所做出的规定称为绝对律令,有别于其他的假言律令。例如“不能杀人”“要诚实”,这些没有前提条件的就是绝对律令,而假言律令是存在前提“如果”的,如“如果我不想我的名声变差,那我应该对顾客诚实守信”。绝对律令是我们内心中的善良意志所发出的最高指令,是不受外在条件的影响的。如果我们遵循的是假言律令,那么我们的行为就是被决定的、有前提条件的。因此,当我们遵循善良意志的时候,也是我们遵循自己的意志的时候,只有我们遵循自己的意志的时候我们才是自由的。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康德才会说“自律即自由”

康德的哲学不免让我们联想到孔子。同康德一样,孔子也认为我们的道德行为应该出于一种义务而不是结果的好坏。在孔子这里,善良意志被称为“仁”。仁者爱人是每一个人的道德义务,是孔子的“绝对律令”。

谈谈对孔子文论思想的认识(康德曾受孔子影响)(2)

孔子的“仁”跟康德的“绝对律令”一样,除了义务,"仁"同样还表示了一种道德责任。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实际上也有点类似于康德所说的“你行动时所遵照的准则,应该是你意欲其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的”。不过孔子是从反面的角度来表明这个道理的,如果用孔子的语言翻译康德的话,那便是“己所欲,施于人”。做到这一点则为“忠”。“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全他人与宽容他人,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不过孔子的“仁”比善良意志所代表的东西要广得多。“仁”除了有爱人义务、道德责任意外,还体现为一种精神境界。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跟康德一样,孔子也强调自律,但孔子并非反对对物欲的追求,而是要对欲望有一定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达到仁道后,便达到了一种“知天命”的状态。

然而,在孔子看来,“仁”仅能局限在亲人的范围之内,这也可以看出孔子思想中宗法制的影响和孔子仁学的局限。所以赵汀阳才会说,儒家无法解决陌生人的问题。

不过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东西方两位思想上的伟人在对道德的看法上有着某种程度的一致。在这里对这两位哲学家的思想做简单介绍,如果有额外补充或者启发,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