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拉哥尼亚平原,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块较大的平原,这块平原利于耕种,因此这块地方农业发达但是由于斯巴达地处内陆,位置闭塞,因此出海困难,贸易落后斯巴达对外政策上也是闭关排外,只以斯巴达人为中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斯巴达的真实历史?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斯巴达的真实历史(崇尚武力的斯巴达)

斯巴达的真实历史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拉哥尼亚平原,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块较大的平原,这块平原利于耕种,因此这块地方农业发达。但是由于斯巴达地处内陆,位置闭塞,因此出海困难,贸易落后。斯巴达对外政策上也是闭关排外,只以斯巴达人为中心

斯巴达在制度上,采用的是寡头政治,也就是少数大奴隶主专制制度,与雅典的城邦民主制相比,并不能说是落后的制度,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来说,这种寡头政治似乎更适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他们没有雅典那种无休止的争论,做事更有效率。之后的斯巴达雅典霸权战争也部分地证明了这一观点。

斯巴达一般会同时选出两位国王,可以互相牵制,维持国家政策的平衡,国王平时负责祭祀、审判,战争时,其中一位国王领兵出征,另一位国王坐镇后方。斯巴达有公民大会,年满三十岁的成年男子均可以参加,来表决国王、长老会、监察官所提出的相关议案。斯巴达的长老会是斯巴达实际上的核心决策机构,同时也是斯巴达的司法机构,它是由氏族贵族组成,负责决定对外开战等国家大事。国王的权限也要受制于长老会。

斯巴达人尚武好战,非常注重军事训练,享乐并不是斯巴达人的生活目标。一般斯巴达人都过着有秩序、有纪律,可是非常无聊且单调的生活。但是这也为斯巴达人用侵略扩张的方式来解决人口增长问题创造了条件,他们没有选择为向雅典一样用海外移民的方式来解决人口增长问题,而是直接夺取周边其他民族,主要是美塞尼亚人的土地,并将被征服民族的居民作为奴隶留在了本国,充当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所夺取的土地和奴隶原则上为斯巴达城邦公有的,具体会将奴隶平均分给斯巴达公民。他们称这些奴隶为“希洛人”,全体斯巴达人都是奴隶主,但是不得将自己所分配到的奴隶进行释放或者转卖到斯巴达以外的地区

斯巴达作为征服者人数不多,但是所侵占的区域却很广大,面对人数十倍于斯巴达公民的奴隶,以及周围大片被征服土地上人民不断的反抗,斯巴达人也只能将他们穷兵黩武的军事化制度继续发挥到极致。

斯巴达人的军事化首先从“优生”开始,也就是说斯巴达男孩出生后,首先要有长老或者其他有威望的人来判断是否可以成为战士,有残疾的婴儿会被直接抛弃到野外。其次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出现抽风等症状或者失去知觉,一样要被抛弃,因为他被认为身体素质不行,不能成为合格的战士。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说体弱但是健全的孩子是可以留下的,依靠训练来成为强壮的战士。幸存下来的男孩交由双亲抚养,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坚强勇敢,遵守纪律的性格。

七岁之后他们会被编入团队过着集体的生活,开始军事化训练,孩子们会被灌输要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同时要练习跑步和投掷等基本项目,来增强体能和勇气。

十二岁后进行拳击、击剑以及格斗等军事项目的训练,继续增强体力勇气的同时,也会培养他们残酷无情的性格。其他方式还包括,为了训练服从性和忍耐性,每年在节日祭祀神灵的时候,要在神殿前被鞭打一次,而且不允许出声。

二十岁的时候,所有训练基本完成,他们成为了真正的斯巴达战士,会被编入斯巴达军队,对内镇压奴隶起义,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到三十岁时,斯巴达人才可以结婚,而且婚后也要住在军营里,等有了孩子一户可以住在家里生活,但是要在军营进行集体进餐。

直到六十岁才可以退役,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不过以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加上连年不断地征战,普通的斯巴达战士很难活到六十岁,所以可以说斯巴达人的一生就是为了战斗而生的,没有安逸享乐的生活,也不从事生产劳动。

斯巴达人的军队应该是世界上比较早出现的职业化军队,非常有战斗力。这只军队在希腊各城邦中也是威名远扬,不过在历史上他们实际参加的战争并不是很多,其主要原因是斯巴达采用的公民募兵制,其兵源极其有限,经不住长期战争的消耗。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百十人的损失就能让他们动了与雅典议和的念头。

军事训练的同时,思想上全体斯巴达人也会被灌输斯巴达人是高贵的,奴隶是低贱的,可以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等观念,甚至有意从小就训练男孩在一定时间内要靠偷窃,抢劫等手段来得到食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存。斯巴达女性的地位要比古希腊其他城邦的女性高,她们不需要从事生产劳动,只需要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因为斯巴达需要健康的女性来多生健康的孩子,为斯巴达提供更多的战士,并且斯巴达妇女都会鼓励男子奋勇作战,她们会对即将出征的丈夫或者儿子说:“如果不能带着盾牌回来,就让人用盾牌抬回来”。通俗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打不赢就别活着回来了”。在这里可以知道当时斯巴达全民之间的彪悍。

斯巴达除了尚武精神以外。斯巴达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们的“希洛制”又称之为“黑劳士制度”,这是他们的奴隶制度。奴隶平时要承担全部的社会生产活动,除斯巴达以外,希腊三百多个城邦几乎没有一个是完全依靠奴隶来维持所有社会生产的。斯巴达的奴隶从事着繁重的劳动,不仅要为斯巴达国家工作,还要为自己所属的斯巴达家庭工作,并且所有的收获的大部分都要上交给斯巴达人,而自己则过着半饥半饱的苦难生活。

斯巴达奴隶的另外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到了战时,他们要被编入军队,承担最危险的任务,冲锋在第一线去消耗对方的战斗力。因此一次战斗出征几万奴隶是很正常的,其数量远超斯巴达战士,但是在作战过程的记录中却没有这些奴隶的身影,甚至提都不提他们,于是就创造出了很多所谓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例子,这个在整个希腊都是存在的,所以在希腊和西方史学家的笔下,希腊战士每一个都是能以一当十,勇猛无比。这样做即可以消耗敌军,保存斯巴达人,也可以控制奴隶的总数量,以免由于奴隶太多失去控制。

仅仅这样做是完全不够的,还有更加直接的方式,比如一位斯巴达战士成年的标志就是去无差别地杀死一位奴隶,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杀死的奴隶越强壮则越光荣,但是这样的消灭仍然太慢,不能解决努力数量大大多于斯巴达人的问题,于是要进行集体屠杀。比如在斯巴达和雅典的一次战争中,两千名奴隶李霞战功,斯巴达人答应给予他们自由,让他们去神庙中祈祷谢恩,信以为真的奴隶们最后被埋伏在神庙中的斯巴达人全部杀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