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 #赵家班神仙阵容# 突然出现在热搜,我以为《乡村爱情》13又要开拍了。
这首《墙里墙外》着实给东北孩子来了一把回忆杀,把大家固有印象中的二人转演绎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东北分厅”的级别。
就算听不到那股大碴子味,是不是依然被这高度接地气的形容词可爱到了!
同样的场景,如果换成“二嫂我在深夜来到了墙脚下,静悄悄地左顾右盼,一直在发呆”,怎么看都少了一丝小俏皮。
只有“贪黑吧伙”才能体现二嫂在深夜十一点左右,伴随着蛐蛐儿声,想干点小坏事的躁动。
东北人真的很爱用歇后语,而且句句都很微妙。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光屁股推碾子”的尴尬,就像小时候你妈让你单独跟亲戚聊天一样无助。
东北话过了四级的朋友听这小曲儿应该不费劲,但下面这段东北话没过八级就是听了个寂寞,有高级玩家可以评论区翻译一下。
你瞅瞅,这都是什么苞米扬子,三七旮旯儿话!
你说这些词有实际意义吗?它没有,因为它顶多算是语气助词。
你说这些词没有实际意义吗?它又有,因为只有这样的形容词,才能表达出一个碎嘴的人唠得嗑有多废。
当大家都折服于大碴子味的“传染威力”时,我发现东北人的造词水平才是一流的。
他们能把随处可见的字组在一起,形成一个你从来没听过的词。
由于东北曾经与日本、俄罗斯共处达半个世纪之久,再加上周围有蒙族、满族、鲜卑族等少数民族聚集,所以词汇多种多样。
举几个例子,大家随意感受一下。PS:文末附有纯正东北话语音教学!
- 一春带八夏
在东北,想要感叹时间之久:
哎呀,这忙活的一春带八夏的啊。
这是什么精妙绝伦的词,好读易懂朗朗上口!一个春天外带八个夏天,你就说这时间长不长,具体有多长呢?
- 老鼻子
在东北,我们这样形容东西多:
他家老趁了,值钱的东西老鼻子了。
古人认为鼻子是五官之首,所以用鼻子来形容第一、最大,所以一般创始人、开发者也被称为鼻祖。
- 横路僵二
在东北,形容一个人傻愣宛如智障:
你横路僵二啊你,这辈子看不见后脑勺!
看看这虎狼之词,一听就是老东北了。但这话可不能随便用,一个不对劲就成了茬架的前兆。
小时候爷爷损完我是横路僵二,一定会咬牙切齿的说出后面那句话来感叹我的无能和没出息。
就是这句话让我自己研究出了两面镜子的反射原理。
- 天老爷小舅子
在东北,形容一个人关系硬、有背景:
咋的,你是天老爷小舅子啊!
“天老爷小舅子”其实是个小绿癞蛤蟆,整天到处蹦,因为它一叫唤天就要下雨,所以被亲切的赋予了这个称号。
- 嘎巴、嗷捞、库岔、嗝儿喽嗝儿喽
在东北,有这样几种声音:
他嘎巴一下就给我按地上了,我嗷捞一嗓子,库岔一下子就站起来,给他揍的嗝儿喽嗝儿喽的。
不懂什么意思没关系,说的时候一定要嗓音浑厚,着重强调第二个字,身上那种丧尽道义的狂妄才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被揍得嗝儿喽嗝儿喽的
- 嘎点儿啥
在东北,表达自己对一件事的极度自信:哎!咱俩嘎点儿啥的。
嘎其实是“割”字的误读,意思是咱们赌点啥,我指定能赢。
它散发出了东北人那股子超乎寻常的强硬和不服输的气质。
下巴略微前伸,用桀骜不驯的语气加上单侧上挑的眉毛带着瞪大三分的眼珠子说出这句话,你妥妥的赢了。
- 假假咕咕
在东北,想要表达一个人装模作样:别跟我俩假假咕咕的。
这个词用来形容人不实在、不爽快、不交心、不大方,甚至还有一丝掖掖藏藏、扭扭捏捏、畏畏缩缩、磨磨唧唧的意味。
- 栽愣
在东北,形容一个人步伐飘逸:这两步道儿让你走的,栽愣的。
原话的发音为“侧zhāi棱leng”,是老北京“侧zhāi歪wai”的延伸。
但在东北话中一定要读zāi~~lēng~dei,才能突出一个人达到了凌波微步的境界。
- der
在东北,有一个词能形容万物:哎呀,你咋这么der呢!
这是个褒贬义同体且无法用具体语言解释的形容词。
傻、憨、二、蠢、虎、彪、愣、脑筋不会急转弯……你能想到的跟这些词气质相符的统称为der。
傻得可爱、憨得可爱、二得可爱、蠢得可爱……依旧可以用der来形容。
它可以应用在任何对话中,上面介绍的所有东北话都可以用der来反驳或继续强调。
请问这里的der是什么意思 感受到来自der的蔑视了吗?
东北话一直是公认的幽默方言,很多人模仿,却很少人能抓住精髓。
就连郭德纲模仿出来的东北口音也有点夹生的味道。
按脱口秀演员的说法,东北味是山海关外人民对待困苦生活的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
东北话已经不仅是一种方言,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结,一种社会需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片宽阔的黑土地上、富饶的油田上、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养育了性格豪放、敦厚老实的东北人。
东北话作为这片土地的标志,不仅风趣幽默,更有一种原汁原味的质朴,是属于东北人自己的物质财富。
对大部分人来说,学说东北话犹如探囊取物,但那种爱谁谁的口气是效仿不来的。
尽管东北话总是被贴上“土气”标签,但只有真正生活在那里的人才知道接地气的快乐。
他们造出千奇百怪的词来“嘲”自己,“怼”别人,但却总能在里面听出亲切的味道。
他们能把“滚犊子”说出打情骂俏的感觉,也能把“我稀罕你”说出要打架的气势。
这可能是东北人专属的“keep real”,也是东北人才能理解的生活哲学。
若要归纳东北人的造词风格,那大概就像他们的人一样,又虎又彪。
——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虎,为生活敢冲敢干的彪。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作者:腿长一米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