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瞭望智库 作者:王亚宏

终结一个持续了近3000年的传统不容易,如果这个传统和财富有关就更会难上加难。

不过半个世纪前,人们做到了这一点:将长期使用的黄金从货币序列中排除出去。

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公元前700年,爱琴海边的吕底亚王国已经开始用黄金铸币,黄金在日常流通中发挥着支付手段的功能。

然而,50年前,美国人斩断了黄金和货币的联系,让人们现在即使手持一枚金币,也难以合法在超市买到一个面包。

1 消失的超能力

20世纪70年代初,黄金退场,布雷顿森林体系失去了最后一个支柱而轰然倒塌。之前的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著名度假胜地布雷顿森林地区,美国及其战时盟友就世界经济体系安排达成一致——华盛顿同意以每盎司 35 美元的汇率将美元兑换成黄金。

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并以固定汇率将其他所有货币与美元挂钩,以求为国际贸易注入稳定性。这是为了避免上世纪30年代发生的大萧条再重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那次大萧条的政治和军事后果。

此外,货币与黄金挂钩的安排还能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和关税增加,从而为全球贸易扫清障碍。

美国超级英雄电影《蝙蝠侠》里有个细节,有人问蝙蝠侠的超能力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钱多”。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带头大哥”,美国运行着美元体系,有着类似的超能力:“黄金多”。

战后初期美国有超过两万吨黄金储备,其拥有的黄金与所有外国央行的美元储备率为3 :1,这意味着美国能够像一位百手百眼的巨人一样,牢牢掌控着全球外汇市场。

在这种货币体系下,美元等同于黄金,而黄金价格也在美国政府的控制下保持恒定。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 0.888671 克黄金。美国拥有支撑世界货币的黄金储备和信誉。美元与黄金的挂钩是可信的,当时的美国领导人并不像现在那样热衷于“脱钩”,而是反复公开强调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承诺。

比如,1963年,时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就告诉国会,“这个国家将保持美元与黄金一样好用……这是自由世界贸易和支付体系的基石。”后来的总统林登·约翰逊一再重复这一承诺,美联储的历任主席和财政部长也保持同样口径。

信心和黄金一样宝贵,黄金与美元的联系成为世界贸易和投资的基础,这一联系和信心推动了日本和西欧从战时灾难中复苏,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这个制度建立在黄金和美元的比价稳定的基础之上。而且,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但在现实中,市场上“看不见的手”会对固定价格造成冲击,出于避险的现实需求,各国也会选择用脚投票。

布雷顿森林体系动摇的标志之一,是黄金出现了“影子市场”。这个市场与美国主导的公开市场平行,但黄金的价格却要高出一大块,这也反映出人们对黄金需求旺盛。

1960年10月21日,由于担心日益激烈化的美国财政金融危机将迫使美元贬值,一波挤兑美元、争相抛售美元股票和抢购黄金的浪潮,席卷了世界金融市场,使黄金的美元价格在市场上达到空前高峰。

在全球黄金交易中心伦敦,市场上每盎司黄金的价格上涨到40.6美元,这比美国官方规定的黄金与美元的比价高出了16%。美联社在评论这种情况时写道,“伦敦和其他地方抢购黄金的新风潮牵涉到美元的威信和对美国经济趋势的怀疑。”

此前三天,欧洲另一个金融重镇苏黎世也出现了黄金风潮,瑞士老牌的银行们不仅建议客户增持黄金,银行本身也在市场上实操买入,这都推高了金价。

欧洲的银行家希望把美元储备换成黄金,因为他们认为美国的支付赤字和黄金外流可能迫使美元贬值,美元已不是曾一度最坚挺的货币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买入黄金更加保险。

这次大规模抢购黄金的风潮使得美国金融巨头们大为震动。纽约银行界的主要领袖得到消息后立即去拜见美国财政部长安德逊,要求美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制止这一风潮的发展。为稳定人心,美国财政部第二天就发表声明称,继续维持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方比价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立场”。

当人们对美元充分信任,美元相对短缺时,这种金汇兑平价完全可以维持;当人们对美元产生信任危机,要求兑换黄金时,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平价就难以为继。为平抑金价、维护美元地位,美国联合西欧七国建立起了“黄金总库”,即使这样也没能抵御住市场的侵袭。

1950年以后,美国除个别年度黄金略有顺差外,其余各年度都是逆差。随着国际收支逆差的逐步增加,各国用多出的美元换回黄金,使得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逐渐难以拿出足够黄金来支付别国美元。这样一来美国“多金”的超能力逐渐消失了。

2 不再需要“金色枷锁”

实行20多年后,黄金已经从美元君临天下的“金色王座”,逐渐蜕变成束缚美元手脚的“金色枷锁”。

当时,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研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后指出,如果没有别的储备货币来补充或取代美元,以美元为中心的平价体系必将崩溃,因为在这一体系中,美元同时承担了相互矛盾的双重职能:

一方面,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清偿能力;

另一方面,维持美元的货币信用,保持美元同黄金的汇兑比例。

为了满足各国对美元储备的需要,美国只能通过对外负债形式提供美元,即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然而,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国际清偿力过剩、美元贬值,带来“美元灾”,无法维系对黄金的官价。

如果要保证美元币值稳定,美国就必须保持国际收支顺差,这又将导致美元供应不足、国际清偿手段匮乏。

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这种两难处境,就是著名的“特里芬困境”。其后的历史发展证明了特里芬教授的先见之明。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深深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战争导致美国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信誉受到冲击,各国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下降。

60年代初,美国的官方黄金储备已经降到不足180亿美元的水平,这意味着战后15年美国的黄金减少了逾四分之一。照这样的流速,美元用不了几年就将失去黄金的支持,其他国家也是担忧于此。美元危机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逐渐开始动摇。

与此同时,由于日本和西德制成品的激烈竞争,美国的贸易平衡正在恶化,当时美国的就业岗位被外贸产品抢走——这一幕回头看来似曾相识,美国的保护主义情绪不断升温,挟持了政策的制定。

“美元建制派”担心,如果华盛顿不得不突然终止可兑换黄金的承诺,那样的失败不仅会损害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信誉,还会在盟国心中引发对美国在北约和其他条约下军事承诺持久性的质疑。

但是,尼克松政府、国会领导人和许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认为,与黄金的联系高估了美元,导致美国进口太便宜而出口太贵。他们认为黄金是限制美元正常波动的枷锁,而切断黄金联系会使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贬值并促进美国贸易。

在保护主义影响下,捍卫国际承诺的考量逐渐让位于国内需求,美元与黄金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裂痕转化为溃散的一刻发生在1971年8月初。

虽然8月份通常是美国总统休假的时候,但那一年的总统休假地戴维营却暗流涌动。在一次秘密周末会议上,理查德·尼克松总统和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以及一班高级经济顾问决定让美国脱离金本位制。

8月15日,总统重返白宫时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此举提高了美国出口的竞争力,可以看做是那个时代的“美国优先”战略。

美元兑换黄金这一国际货币体系最基本的规则被终止,影响了世界商业中所有产品、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在欧洲,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一度遭到嫌弃,欧洲人甚至开始拒收美元。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称:“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了病菌携带物一般。”

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甚至乞丐也在自己帽子上清楚地写着“不要美元”。

3 美元向东,黄金向西

50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黄金和美元分手,美元摆脱了“金色枷锁”,同时黄金则挣脱了每盎司35美元的牢笼。

1972 年底,国际市场上每盎司黄金价格为58美元,一年后就涨到97美元。而1975 年,金价又进一步升至 161 美元。金价上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黄金非货币化的过程。

1976 年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属的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达成有关国际货币制度的新协定。

这一协定的内容包括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各会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会员国相互之间以及会员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义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持有的黄金应逐步加以处理。此外,特别提款权逐步取代黄金和美元,而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储备资产。

从《牙买加协议》开始,黄金与货币在理论上撇清了最后一点关系。尽管黄金已经退出了货币体系,但惯性思维仍让人们坚信,黄金不管在货币体系内外,都是实打实的保值工具和安全的投资之一。因为一次次的美元危机,就像是在给黄金价格注入燃料。

放在时间轴上看,会发现黄金价格不断上涨并非偶然。市场并非线性发展,一次次的危机给了黄金大展身手的机会——这一点在过去20年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为了让这场金灿灿的上涨大戏看上去更有历史厚重感,可以拿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2001年9月11日作为宏观叙事的开头。

那天,19名“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民航客机。劫持者故意使飞机冲撞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和五角大楼。世贸大楼在两小时内倒塌,并导致临近的其他建筑被摧毁或损坏。

这是美国本土在二战后首次遭到攻击,纽约股市在袭击后连续关闭4个交易日,创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长的休市纪录,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开盘后第一天下跌 14.26%。随着金融市场的冲击迅速扩散到美国之外,全球各大股票市场受到影响,一些全球重要市场例如伦敦证券交易所也不得不进行紧急疏散。

“9·11”让“基地”组织和幕后的本·拉丹名扬天下,也导致美国汽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经济放缓,经济萧条的阴影笼罩全球。金融市场更是恐慌情绪严重,黄金在发生恐怖袭击的11日当天跳升 17 美元,急速冲高至每盎司 291 美元。“9·11”恐怖袭击在拉开全球反恐大戏序幕的同时,也开启了黄金上涨的大时代。

“9·11”后接踵而至的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和2011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搅动了市场的避险情绪,更是一度将金价推至每盎司1920美元的阶段性历史高位。

市场随时面临“黑天鹅”与“灰犀牛”的挑战。

虽然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对金价形成抑制,但2015年开始的去全球化浪潮和民粹主义的兴起对全球经济的规则和体系形成了冲击,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给全球经济按下了暂停键。由于避险的需求大增,黄金在去年9月历史性地突破了每盎司2000美元关口。

黄金20年走势图(情况正在发生变化)(1)

本世纪以来市场经历的危机。(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

4 事情正在起变化

全球经济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尼克松在1971年8月时难以预见的阶段。央行的货币政策在超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环境下进入了从未驶入过的未知领域,美联储更是患上“印钞机依赖症”,以增加流动性为名给市场注入过量美元。

自从2008年金融风暴开始,美国政府为挽救经济,通过量化宽松方式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那之后政府对“廉价货币毒品”的成瘾性就开始增加。

到2020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衰退时,还是照方抓药地用印钞机解决问题。这种过量发钞的行为不仅被容忍,甚至得到喝彩。“一印了之”的方法,造成了通胀的扩散。

在廉价美元涌入市场之时,美国之外的央行又像上世纪70年代初那样,敏锐感觉到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于是开始卖出美元,追求外储多元化,而被放弃了许久的黄金又再次成为一个选项——虽然名义上黄金并非货币,但实际上央行仍将其当做外汇储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2009年开始,随着一波11连增,央行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成为黄金的主要买家之一。到2020年,全球央行的金库里装着35244吨黄金,比2009年增加了5200多吨。

新兴市场国家是这轮央行增持黄金的主力军。这些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得到的教训是,多一些黄金储备可以增强经济信心,增强货币稳定性,并为外国投资创造更具吸引力的环境。

黄金是外汇储备中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第三大储备货币,是满足安全性、流动性和回报率这储备管理三个核心原则的优质资产。

对黄金价值的重新发现,意味着各国对美联储大开印钞机的忧虑。

根据IMF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调查,2020年第四季度,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储备比例下降至59%,是25年来最低水平。在世纪之交,美元在全球外储中的比例还能占到71%。

IMF表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已下降这一事实表明,各国央行确实在逐步减持美元。美元丢掉的份额,有部分被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货币替代,也有部分被黄金占据。世纪之交时,黄金占全球外储的比例为12.6%,到2020年小幅增加至14.1%。

黄金20年走势图(情况正在发生变化)(2)

黄金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变化。(数据来源:IMF)

黄金的货币价值在回归,但困难的是,货币的形式却已经和50年前发生了变化。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电子支付的全面普及,纸币和信用卡都已经逐步淡出,这个时候如果再拿出黄金来付款,会像在街上看到一只不合时宜的恐龙蹒跚而来。

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可能会在快速变化的金融格局中带来新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风险对冲资产的黄金从未如此重要过。

颠覆性的新技术也带来了央行数字货币,可能有朝一日会与美元争夺霸权。

全球货币体系可能需要进行另一次改革,减少美元的作用并提振其他货币,以适应数字化世界的方式,但在这一过程中,黄金并不会被甩下车,而会被用作加固货币的“车身”。

半个世纪前,在全球经济转型关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做出了一些艰难决定,剥夺了黄金的“币籍”。但黄金从未走远,仍是央行们压箱底的财产。

目前从通胀压力到贸易分歧,再到黄金、加密货币近期的流行及主权支持的数字货币的崛起,现在或许又到了做出回归传统决定的时候,只不过这个决定不再单单由美国总统做出。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瞭望智库 王亚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