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千古一帝”,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都有着非常突出的成绩,汉武帝一贯采取扩张政策,除了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西羌、楼兰、车师、轮台、大宛等国外,还与匈奴长年交战外,同时又凿空西域,首开开丝绸之路,加强了大汉和西域等国的联系。

在位54年却打了44年匈奴的汉武帝(却有44年在打匈奴)(1)

汉武帝在位54年,但是纵观他在位期间的战事,有44年都在与匈奴交战,从电视剧《东方朔》里面就能看到,匈奴对于大汉的威胁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从刘邦创立大汉朝开始,就有着和匈奴交战的历史,并且还没占到便宜,那个时候的“和亲”就成了基本的国策!以此来为汉朝换来一定的休养生息!

但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是一直都有的,并不会因为你嫁了一个公主,他们就会秋毫无犯。然而,历史就是这样,蒙古灭了金国,后来又灭了南宋,可想而知他们并不会遵守城下之约的。

在位54年却打了44年匈奴的汉武帝(却有44年在打匈奴)(2)

其实,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韩王信在大同地区造反叛乱,并勾结匈奴企图攻打中原重镇太原,汉高祖亲自率领32万大军迎击匈奴直至楼烦,当时天降大雪,天气寒冷,刘邦因为执着冒进,结果中了匈奴诱兵之计。因为轻敌,刘邦和他的先头部队,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7天7夜之久,完全和外面的部队失去了联系。后来,刘邦采用陈平之计才得脱险。

在位54年却打了44年匈奴的汉武帝(却有44年在打匈奴)(3)

大汉是农耕民族,匈奴是游牧民族,换句话来讲,匈奴居无定所,为大汉的子民都是有固定居住场所的。汉朝初期对匈奴的军事实力有些误判,再加上骑兵比不上他们的部队,因此经常失败也是正常的。

到了文景之治的时候,奉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即是以制度(可理解为“道”中的规律)治国,以制度约束臣民的行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强,因此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对内实行“无为而治”,对外实行怀柔政策,特别是跟匈奴的和亲政策,就是在文帝和景帝的时候畅行的,因此也给大汉喘息的机会,但是因为这样的政策,让匈奴在草原里形成了气候,到武帝的时候又开始了新的威胁!

在位54年却打了44年匈奴的汉武帝(却有44年在打匈奴)(4)

在武帝时期,有很多有名的对匈奴作战的名将,前期有飞将军李广,有万户侯卫青,也有大将霍去病,他们在对匈奴作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汉武帝是唯一一个生前就有了有了谥号的人——武帝,因此可以看出他的野心,他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任何事情都抓住了绝对的权力。从匈奴多次藐视大汉,并且兵临边关城下的时候,汉武帝也本人是非常迫切的与匈奴开战的。

在位54年却打了44年匈奴的汉武帝(却有44年在打匈奴)(5)

元狩四年的漠北之战给匈奴以致命打击,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从此,匈奴北徙漠北并西迁。汉武帝取得抗击匈奴的战争的胜利,使国家更加统一,长城内外“马牛放纵,畜积布野”,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此,匈奴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大汉王朝得以休养生息,子民安居乐业的局面就开始了!

在位54年却打了44年匈奴的汉武帝(却有44年在打匈奴)(6)

汉武帝在44年的对匈奴作战中,确实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国家经济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不从成败去讲!保卫主权,消灭强敌,汉武大帝带了个好头,“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最终大汉击溃了匈奴,无疑是胜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