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摇臂,
对于一些新摩友来说,
可能比较陌生,
后摇臂就像是人的腰,
连接上下半身,
在车辆性能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
赶紧来学习学习!
单摇臂
单摇臂就像它的名字,只有一根,给人的视觉冲击非常大,很多人都会喜欢骚气的单摇臂,非常有科技感,但是业界对单摇臂褒贬不一
优点:有人说可以让过弯更灵活,只有一边重量轻,更换轮胎更快(其实这点比较鸡肋,又不是F1比赛)
缺点:造价贵,维修不便。就连宝马S1000R也使用的是双摇臂,不过由于大水鸟1200GS使用的是轴传动,后轮直接固定在传动外壳就可以,不需要多加一根摇臂来增加重量了。
(BMW 1200GS)
圆管后摇臂
经过时间的推移,聪明的设计师们发现把减震固定后摇臂上,可以提升后轮对路面的附着性,也可以更好的过滤路面带来的颠簸。
但是圆管后摇臂的缺点也是不小的,由于构架强度不行,减震必须非常靠近轮轴,减轻对圆管后摇臂的作用力,因此都配备双筒减震,但是配备双筒减震对圆管后摇臂的限制更为加大了,而且减震上部都固定在尾架上,整个车架的受力又变的不均匀,如果两根减震性能有差异,还会造成后轮的左右倾斜。
现在圆管后摇臂应用的已经很少了,毕竟强度不强,缺点大于优点,只有在复古车上,和改装Cafe上见得到了。
(HONDA TRAIL 70)
方管后摇臂
方管后摇臂是圆管后摇臂的升级版,形状换成了长方形,通常用于自重较小的车,可以使用中央减震了,中央减震阻尼好,行程短,筒芯直径大,可以垂直安装,寿命也比较长。
因为只有一根减震,不存在左右弹力不均而产生的后轮左右倾斜现象,但是方管后摇臂侧向拉力还是比较弱,在自重比较大的车,还是使用双筒减震。
这里还要说一点,方管车架大部分使用的是铝合金材料,第一期给大家介绍铝合金的优点了,轻、这点优势很大,但是国内车型大部分还是采用钢材,当然进口车型也有。
(KAWASAKI z250sl)
加强型方管后摇臂
加强型方管后摇臂,在方管后摇臂上焊上了加强梁,形成了三角形,这样可以承受更多的力,这次改变,较重的车型也可以使用单筒减震了,同时侧向拉力得以加强。
(HONAD CBR600RR 2013)
上三角后摇臂
上三角后摇臂,在加强型方管后摇臂升级而来,做成了一体,把中间没用的部分扣掉来减轻重量,但是由于上三角占用了上部空间,链条的空间就被占用了,所以只能削薄上梁,上梁变细,金属抗压力还是不太尽如人意。
(HONDA CBR600RR 2014)
下三角后摇臂
这时候设计师聪明的脑瓜又开始发挥了,老子把三角倒着放不就碰不到链条了吗?啊哈哈哈......
就这样....下三角后摇臂孕育而生,解决了上梁,为了躲避链条而变细的尴尬状况,不过下三角后摇臂也不是没有缺点,由于下三角后摇臂中轴必须要抬高,所以整车位置,受力情况都要有所妥协。
(KAWASAKI ZX-10R 2007)
鸥翼后摇臂
近些年大部分性能车使用的后摇臂,形状是不是很像展翅高飞的海鸥翅膀,鸥翼后摇臂强度超过上三角后摇臂,但弱于下三角后摇臂,但是后摇臂中轴位置安装位置不用升高,虽然单对比鸥翼后摇臂要比下三角后摇臂略差,可综合整车性能来看,还是鸥翼后摇臂强于下三角后摇臂。
(HONDA CBR1000RR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