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万业待兴。农民和工人,都是极受国人尊敬的职业。无论是社会,还是教科书上,都称农民为“农民伯伯”、工人为“工人叔叔”。

职业真的无高低贵贱之分吗(从称呼演变看职业的)(1)

为何称农民为“伯伯”,工人为“叔叔”呢?这里面,有一定的时代因素。因为当时粮食极度紧缺,农民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自己舍不得吃(实际是因为干部虚报产量,导致自留口粮严重不足)也要支援给城里的兄弟。那时候,城里的兄弟还是比较有良心的,知道农村的兄弟宁愿(被迫)挨饿,也要省下口粮给他们吃,所以心怀感恩!然后,就有了“农民伯伯”的称呼。

工人吃了农民伯伯省下来的口粮,干劲十足,为当时的国家经济贡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城里人说的,当时占全国85%人口的农民只创造了11%的GDP的说法)所以大家就尊称工人为叔叔,意为除了给大家保命的农民,就到工人了!

职业真的无高低贵贱之分吗(从称呼演变看职业的)(2)

我和工人叔叔在一起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农村包干到户,农民伯伯可以除去公粮余粮(因为虚报产量,占比甚至到达产量的50%到60%)后,可以留下部分粮食。城里人也需要自己购买粮食了,所以农民显得没那么有价值了,就变成了农民兄弟。到了九十年代,农民兄弟因为那一亩三分地已经养不活整个家庭了,被迫出城务工和工人抢饭碗了。然后,就被城里人称为“农民工”了。不得不说,城里人,就是那么现实。

工人更不用说了,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人成了资本赚取利润的“工具”,也不具“光荣”光环了。随着外来文化的交流,也逐渐被称为“打工仔”了!

职业真的无高低贵贱之分吗(从称呼演变看职业的)(3)

到了现在,劳动最光荣,成了一句笑话差不多了。按有些人的说法,体力活最无价值,对国家和社会贡献甚低,几乎毫无意义!做体力活的,就是社会的蛀虫,只会向社会索取。

职业真的无高低贵贱之分吗(从称呼演变看职业的)(4)

虽然说,对于各种职业的称呼本就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但是从“农民伯伯、工人叔叔”到“农民工、打工仔”,那股浓烈的铜臭味,让人发呕!让人心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