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抽血都是怎么检查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抽血都是怎么检查的(关于抽血检查的那些疑惑)

抽血都是怎么检查的

抽血检查,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检查项目之一了,当医生在开出抽血检查的时候,他们想知道什么?做抽血检查之前,你又应该了解什么?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说道说道这些事儿。抽血可以检查哪些项目?从血液中,我们可以获取很多内容,来了解身体状况。抽血,可以做的检查通常可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不同的科室一般都有其较为特殊的项目,如心内科的住院患者通常需要检测心肌酶方面的指标(如心梗三项);手术科室一般需要加上合血检查,方便配型输血;呼吸科常常会用 T-spot 来排除结核;风湿免疫科则一般把风湿系列、血沉等纳入常规的检查中。孕期的检查中,也会包含多次抽血。包括血常规、电解质情况、甲状腺功能、唐氏筛查、TORCH 优生检查、抗体检测等。对于熊猫血妈妈们来说,孕检中会加测抗 D 抗体水平,其意义是知道孕期监测的频率。需要强调的是,抗体效价高低和胎儿发生溶血的几率以及症状严重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没有方法仅针对抗体进行治疗,只有胎儿真的出现了溶血的情况才需要进行干预。为什么抽出的血那么黑?在血液刚从血管中流到真空管的时候,经常会有患者疑惑「为什么我的血那么黑啊?」一方面,抽血部位一般是胳膊肘表浅的静脉,静脉血本来就是暗红色的。另一方面,一般抽血是早上,不吃不喝一晚上,血液有一定程度的浓缩。再加上,隔着一层真空管的管壁看,血液的颜色就让人觉得发暗发黑了。抽血前严禁吃喝吗?肝功、血糖血脂等检测对「空腹」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因为一旦进食,会影响相关数据的测定,从而影响对疾病的准确诊断。但别的大多数检查并没有十分的严格。在需要抽血的前几天,正常饮食、正常作息,不要吃过于油腻、刺激、不易消化的食物,量控制得跟平日一致就行。如果是需要检测肝功、血糖血脂等指标,则在检查前 8~14 小时内不要进食。比如第二天要抽血检查,则前一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抽血前可以喝少量的水。抽血会疼吗?通常情况下,只会在进针的一刹那,痛那么一下。抽血的过程,是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的。但是如果运气不好或自己的血管比较深的话,可能要比其他人多承受一些痛苦。为什么住院期间不止抽了一次血?不少住院病人很疑惑甚至抱怨「怎么又要抽血,之前不是抽血检验过了吗?」其实出现这种问题,一般都是主管医师没有跟患者沟通好。简单说一下住院或治疗前后需要多次抽血的原因:(1)第一次抽血用于发现异常,诊断疾病;治疗中的抽血用来观察疗效,调整方案;治疗后的抽血检查,用来评估治疗效果。(2)在服用某些药物或采取某种治疗方案时,通过监测血液即可反映其副作用。(3)手术后常常会查个血常规,看看有没有感染的发生。抽了几管子血,吃点儿什么才能补回来?真不用特别去补。一管血大约是 3~5 mL,就算一次抽上 6 管也才 30 mL,相对于全身 4000 mL~5000 mL 的血量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对身体几乎不会造成影响。要知道,献一次血,要 200~400 mL,这个量对身体的影响都不大的。所以,抽完血,保护好进针口,喝杯水,正常吃顿早饭,足够了。血液检查的结果怎么看啊?对血液检查单的分析,其实是项很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得出结论。这里简单说一下几个常见指标的意义。血常规检查一般白细胞高了预示着有感染的发生,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了表示有贫血的发生,血小板低了代表凝血功能有了问题,需要查明原因。如果多项血常规指标异常,则提示有可能患上了某种血液方面的疾病。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下血常规的分析,最终的诊断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判断。肝功能检查单中最常见的是几个转氨酶的指标。正常情况下转氨酶是存在于肝脏细胞里面的,不会跑到血液当中来,当肝脏出现炎症或其他病变,肝细胞遭到破坏的时候,血液中的转氨酶含量就会升高,这就是用转氨酶来判断肝功能的原理。胆红素是判断黄疸的指标,胆红素高的话在身体上体现出来的便是黄疸——皮肤、黏膜发黄。生化指标能很直观的看出是钾钠氯等电解质指标,这些检查往往用来评估长期禁食、大量丢失体液、腹水等患者的电解质状况,根据检查结果可以来「对症下药」。抽血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当然有,抽完血后一定要按压好穿刺的位置,千万不要来回揉搓,一般 2、3 分钟血就不会再出了。针眼处在 1~2 天内尽量不沾水,洗澡时可以用防水的创可贴。最后,与抽血的护士医生友好沟通,交流得开心了,扎针那一下,也不觉得那么疼了呢。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