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这样讲过:“饰文字为观美,华夏所独。”书法是我国五千年历史璀璨的明珠,每个汉字都有它独特的形象美,从汉字初创到汉字演变,看似简单的表面,其实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也体现了古人们超凡的智慧与才华。

王羲之小楷最好的范本(这是我看过最美的文字)(1)

书法鉴赏(来源网络)

从最初的象形性到抽象化,再到线条化,直到最后的横竖撇点捺,书法在其悠久的历史与传承中,一直都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不同时期也出现了具有不同影响力的书法家,例如富有革新精神的颜真卿,世称“ 柳少师”的柳公权,“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等等,而我最喜欢的是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提到王羲之,想必他刻苦练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他自幼就喜欢书法,为了练习书法,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他练坏的毛笔真是数不清了,没有毛笔,他就在身上划写,可以说是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常常在家里旁边的小水池里洗笔和砚台,后来池里的水都黑了,人们成为“墨池”。一天,他聚精会神的在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他书房,他竟拿着馍馍蘸满了墨汁吃了起来,吃的津津有味,还全然不知自己的嘴早已是墨黑了,怎么样,有趣吧。

王羲之小楷最好的范本(这是我看过最美的文字)(2)

王羲之(来源网络)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从中学老师讲这篇“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开始,我就不禁被“书圣”的风格和文采所叹服。《兰亭集序》生动的描绘了在东晋永和九年的三月,作者与一群文人墨客在兰亭盛会的情景。

王羲之小楷最好的范本(这是我看过最美的文字)(3)

《兰亭集序》(来源网络)

《兰亭集序》不仅在书法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文学创作上的影响也颇有奇功。从书法上看,全文三百二十四个字,笔笔到位,行云流水,虽是随意发挥 ,但绝不拖泥带水,每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展现的非常明了,一笔一划中都体现了作者对书法的理解,有一种淡雅的格调,最为奇特的是整篇文章中,即使是相同的字,写法也是各有不同,最让人着迷是“之”字,变化出二十几种不同的写法,却达到了艺术统一的效果,展现了王羲之书法的最高境界;从文学上看,全文叙事言简意赅且有条不紊,由自然事物引发之后的肺腑之言, 声情并茂,虚实结合,为序言文体的楷模,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王羲之的志向以及对人生的积极态度,是晋代流传下来的散文名篇,多年来一直被列入中学生课本。

王羲之小楷最好的范本(这是我看过最美的文字)(4)

“之”字其中的一种-1(来源网络)

王羲之小楷最好的范本(这是我看过最美的文字)(5)

“之”字其中的一种-2(来源网路)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字如其人,见字如面”说的就是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字中,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不同性格的人写出来的字是不一样的,从他的写字构造中能够分析出这个人的性格,而对于那些书法家们而言,他们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性格不同、趣味不同,在书法的表现上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就是他们的不一样的艺术,这就是书法的魅力。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任何一种书法都是文化和历史的沉淀,每一个书法作品的背后都含有作者当时创作的背景、心境和目的,而每一个作品中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可以是十字,也可以是千字万字,他们各自占据着整体的布局之美,使作品成为一个有生命、有空间、有魅力的艺术品。所以说书法是心灵的迹化,是作者的精神产品。

王羲之小楷最好的范本(这是我看过最美的文字)(6)

来源网络

我们很多人练习书法都是从描摹碑帖开始的吧,能够写得一手漂亮的中国字,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情啊!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都是很加分的,别人嘴里的一句“字儿真不错”,瞬时可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苏轼有句话“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说的就是书法和读书是分不开的,要想练习书法,就必然要读一些古典文学、诗词歌赋、名篇散文,这样既练习了书法,又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增强了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弘扬和继承了我们祖国的文化遗产,而且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洞察力和提高文化素养,经常练习书法的人,他们能够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事情,思考的角度和方法往往也是高于常人的。高中时,学校教室里的黑板报上曾经是我展示风采的舞台,也参加过书法大赛,获得了二等奖,我觉得这份荣誉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在书法上,我不会放弃,会再接再厉。

王羲之小楷最好的范本(这是我看过最美的文字)(7)

来源网络

书法是最美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源远流长的艺术,它博大精深,它熠熠生辉,它是我们的骄傲,所以我们要学习并发扬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