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成名之作,为王之涣现存于世的六首诗歌中最有名的两首之一,它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虽寥寥二十字,却勾勒了一副气势连贯,厚重有力,虚实相生,意境雄浑之画卷。
1、诗的“主人翁”鹳雀楼闻名于世,原身为一座军事戍楼,后逐渐演变成一著名的旅游景点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诗题,《登鹳雀楼》,将“鹳雀”两字去掉就是“登楼”,其实这首诗的原名就叫《登楼》,“鹳雀”两字是宋代人后来把它加上去的。鹳雀楼在今天的山西永济县,现在看到的是在1997年重新修筑的。它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采用了四檐三层的外观,内分六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达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而其原楼早在元代初年就被毁于战火之中了。
鹳雀楼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它原本是一座军事戍楼,历经隋唐、两宋到元代初年共七百余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军事功能逐渐淡化了,转而演变成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旅游景点。鹳雀楼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吸引了历代名流到此登临作赋,譬如唐宋时期的很多文人墨客都来此登楼赏景,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作,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正如清朝李瀚所云:
“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影倒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唐世诸公多有题咏。历宋至金明昌时尚存。有河中府录事李逵书楼额。”
2、诗的内容很有名,先写景,后说理,景和理相结合
王之涣《登鹳雀楼》
(1)首联,“白日依山尽”。
它写了两个意象,一个是白日(落日),一个是山。一轮落日傍着远处的山,冉冉下沉,一直到最后,全部沉落在地平线之下。
这是写落日的晚景。
王之涣所写的景物都是富有大手笔的景,即是他写的景色都非常的开阔,他不是写一个局部的小景,比如写一个虾,写一个花,写一个草。
从这一句,我们就能看出王之涣的景写的是非常的好,而他的这种写法也非常符合他作为一位边塞诗人的写作习惯。
(2)颔联,“黄河入海流”。
鹳雀楼的前面,是山势狭长“中条山”,而它的下面则是滚滚而过的“黄河水”。故此,在鹳雀楼上可以看到黄河,但诗句中的“入海”肯定是看不到的,在太行山以西的山西怎么能够看到黄河入海呢?
落日与黄河之景
由此,就能看得出来颔联跟首联的写景已经呈现很大的区别了。
首联写的是实景,颔联写的是虚景。
“白日依山”是诗人所见之实景;“黄河入海”是诗人的想象之虚景。
一实一虚,虚实结合。
这就构成了全诗一个局部的写景特色。
所以,就写景而言,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是非常有名气的。诗人采用了大写意的手法,描绘出了一个辽阔的边塞景。这个镜头,在现在用摄影来拍的话,必须是要用广角镜头才能将这个阔大又宏大的画面收入镜头之中的。
写景很出色,然而后两句不是写景但它的名气更大。
(3)颈联,“欲穷千里目”,尾联,“更上一层楼”。
“穷”这个字,是全诗非常关键的一个字。“穷”字,按照我们现在的意思,就是“没钱”,但“穷”的古义不是没钱(在古代用的是“贫”)的意思,穷的古义是“尽”。
欲穷千里目,要想让我们的眼睛看得更远,能够看到千里之遥的地方。
那么,这要如何才能做到呢?
登鹳雀楼
更上一层楼,在鹳雀楼上再登上一层。
鹳雀楼是四檐三层,我们根据最后一句诗来看,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所处的应该是比较低的一层,故此:
他觉得要想看得更远,就需要登得更高。
这就是在说理了。
因此,后两句是很有名的哲理句,它将全诗的格调大大提升了。诗人前两句写虚实之景,后两句说哲学之理,因此,我们可知它的名气也是由后两句而来的,因为它上升到了精神(说理)层面。
所以,《登鹳雀楼》这首诗,虽然写了虚实之景,但它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
3、登楼远眺,白日依附高山之情如醉如痴,鸟瞰黄河,河水奔腾而泄之景亦真亦幻。白日山尽的实景和黄河入海的虚景相互映衬结合,组成了此诗引人入胜的前两句。在诗的后两句,诗人并没有继续描述有关鹳雀楼的景色,而是转向了理性的思考,这样的结构本身就蕴藏着哲理,所以它名在说理
虽然从《诗经》开始,我们古代就有了哲理诗,但哲理诗并不是很发达,我们的思辨能力与西方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虽然在先秦诸子中有一些思想家,他们的思辨能力也已经很高超了,但就诗歌的哲理诗来说,整个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哲理诗的成就并不算高。
哲理诗
但,王之涣的这首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理诗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说理,写景是为说理服务的,使得全诗的重心不在写景,重在说理。
第一层说理:
“只有登高,才能望远。”
这是诗人王之涣在坎坷的人生中间,领悟出来的一个人生道理,他将它写到了诗中,从而成就了这一首边塞诗,让它在哲理诗中光芒四射。
纵观古代的边塞诗,从写景到抒情的,比比皆是,但用边塞诗来说理,并且将景色和哲理融合得这么的巧妙的,这还是非常罕见的。
这就是诗人王之涣的高明之处了。
第二层说理:
“只有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第一层说理是给第二层做铺垫的,“更高”就如同一个平台,如果你站在一个全局层面、国家层面、世界格局层面,乃至整个人类发展大趋势层面的平台上,去看问题,那么你就会看得更远,看得更加深入。
平台更高看得更远
如此,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才会处理的更符合全局观。
要想看到极致美妙的佳景,就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同样的道理,如果想要拥有更高更远的格局,就需要登上更大更高的平台。
这才是本诗的精华所在,更是后人为这首诗所倾倒的根源。
4、结语
诗人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理,写的出人意表,以概括之笔写景,道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将哲理与景物融合得天衣无缝,从写景上升到说理,将诗篇引入了更高的一个境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更大的视野,让其成为了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之作。
诗句看起来是平铺直叙地描绘出登楼的过程,但其中却蕴含了耐人寻味的哲理。
正是:“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本文作者:点点文史
参考资料:《登鹳雀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