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苏轼)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达人无迹。

张良博浪沙刺秦,圯(夷音,桥之意)上受书,佐策入关,斗智鸿门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下邑出谋,利用英布、彭越、韩信对付霸王,借箸谏阻分封,把刘邦带出弯路,虚抚韩彭消灭项羽,安一仇坚众心,建国后宫闱之间疏不间亲,明哲保身,劝都关中,请“商山四皓”保太子嗣位稳固天下,激流勇退自请告老,功成身去静身行气,崇尚黄老远逝云烟。其功也大,其志也坚。其来也瞬,其去也疾。

杨雄说:“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坻聩”。在刘邦夺取天下的道路上,几乎每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都晃动着张良的身影,如果说张良出色,还不如说刘邦用人识人,关键时刻察纳雅言的度量雅致,胸襟博大。

刘邦自己也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张良是少有的全而身退的高人。知道什么时候进不算厉害,知道什么时候退才是高明。

张良来自战国末年的韩国,生年无考,公元前230年秦灭韩,这时候张良至少20岁,博浪沙刺秦,大概32岁,等到刘邦起义的时候就有41岁了,64岁以上去世。

古文观止最短的10篇读书笔记(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1)

张良的祖父叫张开地,在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王的朝代做过三朝宰相;父亲叫张平,继承张开地,在韩釐王、韩悼惠王朝代做过两朝宰相,韩悼惠王二十三年(前250年),张平去世,二十年后,秦灭韩。

在研究张良的时候,应该重视他的家庭出身对他的个人定位和人生观的影响,张良父辈连续两代做过五朝宰相,秦始皇打破了他贵族世家的幸福生活,粉碎了一个二十岁“高富帅”俊美青年的梦想和希望,这一精神层面的打击是残酷而刻骨的,是迅疾而透彻的,其仇恨是不可调和的,深远而绵长,浸润了一生的时光。

按照苏轼《留侯论》的说法,张良找到一个大力士,给他打制一把120斤重的大铁锤,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

博浪沙沙丘起伏,车辆到此必然减速,其北有黄河,南有官渡河,路边芦苇丛生,便于逃跑,实为杀人越货,打家劫舍,敲闷棍、打板砖之最佳场所。

古文观止最短的10篇读书笔记(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2)

但苏轼不赞同张良的莽撞行为,认为他还是修行不够,粘火就着,动不动怒不可遏,缺乏一个成熟男子汉的隐忍,没有个“绵软劲儿”。

针对这一点,黄石公才在沂水圯桥头让他拾履提鞋,见他照做无误,且忍住没发怒,才觉得“孺子可教”。

结论是:如果你发现一个短袍老头把鞋掉下桥,别管是不是文明礼貌月,千万帮他捡起来,运气好的话能收到一本西周姜子牙的古董手抄书。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另外两个是萧何、韩信),功不可没,但我总觉得他无时无刻都是心不在焉。

也许就是因为他能置身事外地考虑事情,才会看的那么客观透彻。

张良始终认为自己是韩国人(战国时期的韩国,别想多了思密达),以“复韩”、“复家”为己任。

他在韩国灭亡之后,连给弟弟的葬礼都没办理,就倾其家财,聚集私仆三百,誓报韩仇。从而有博浪沙刺秦的举动。

古文观止最短的10篇读书笔记(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3)

张良把《太公兵法》读完,一下子开挂,马上俯仰天下之事,深明成败韬略,文武之道兼备,成为足智多谋的“智囊”。不但精通于给老头捡鞋,而且胸怀治国安邦之策,经天纬地之才!

郭靖学了《武穆遗书》突然指挥倜傥,老顽童学了《九阴真经》顿时天下无敌,张无忌学了《九阳真经》立马举重若轻,张良学了《太公兵法》顷刻可为王者师。

这世界如果有一本书就能让我脱胎换骨,我不睡觉也要学!

话说张良召集1000多人,觉得用来造反很是身单力孤,于是想要投奔自立为“楚假王”的景驹,途经下邳一带,碰见刘邦,就索性跟刘邦混了,一直到最后,事实证明这是一家有发展的企业。

古文观止最短的10篇读书笔记(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4)

项梁、项羽依范增的伟大建议,树立旗帜,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还叫“楚怀王”,又呼“义帝”,刘邦、项梁、宋义等都在这一起义团队,当然,他们一边呐喊着团结一致,一边同床异梦。

当时,项梁的队伍已经壮大到六七万人,属于最大股东。早在下邳的时候,张良就和项梁关系不错,在薛城议事的时候,他劝说项梁,说您既然立了楚王熊心,就应该把战国时期的各个诸侯王都扶植起来,迅速壮大力量,以多树党羽。当初韩王诸公子里,以横阳君韩成最贤,可立为王。项梁答应,立韩成为韩王,以张良为韩国司徒,相当于宰相。这样,张良的“复韩”计划完成。接下来,张良小鸟筑巢一样竭力收复当年韩国失地,毫不停歇。

此时,张良正在刘邦手下当高级参谋,复国的韩王成也便成了刘邦麾下的一支力量。张良这一手成全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但骨子里,家国情结还是昭然若揭的。

赶上项羽这个虎小子,不久就杀了韩王成,断了张良的念想,把一个出色的“智囊”活生生推向自己的对手,新鲜热辣,顶花带刺。

古文观止最短的10篇读书笔记(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5)

义帝派刘邦作西路军出征咸阳,派项羽做北路军就赵,双方都以咸阳为目标,没把西路军肥差交给项羽,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他“僄悍滑贼”,“所过皆残灭”。

所以刘邦势如破竹,杀向咸阳的时候,项羽正忙于巨鹿之战,杀宋义,降章邯,服诸侯,扬名立万儿。秦国的有生力量是被项羽消灭的,而子婴却素车白马投降了刘邦,搁谁谁不急?

不过从鸿门宴到暗度陈仓,到楚河汉界,项羽始终被玩儿得团团转,刘邦一度又装窝囊又耍熊,直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

智商确实比力量管用啊!

张良萌生退意从刘邦论功行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他不要齐国三万户食邑,自请要当初和刘邦相遇时的留地,刘邦感动地答应,故而张良亦称“留侯”。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张良曾经去寻找恩师黄石公,在通城县张师山50公里处隐居,此处叫“黄袍山”,修“良山道观”,创“伐桂书院”以授童。据说晚年随赤松子云游天下,道气蜿蜒,其八世孙张道陵化“五斗米教”为道派,无量天尊!

古文观止最短的10篇读书笔记(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