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惊奇地发现,那些善良老实的人,往往都是被冠以“好人”的头衔,然后会承包周围很多不属于自己的事物。而那些喜欢麻烦别人的人,却过着很好的生活。

也是应了那句俗话“爱哭的孩子有糖吃”。生活不是你的亲人,它不会一眼看出你想表达什么,沉默自会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会“得寸进尺之道”才能更适应生活。

可能在我们的传统礼教认为,做人得学会礼让。所以很多人因为太习惯让这件事了,让到最后没有了自我。会“得寸进尺”的人,有着清楚的自我认知,他们了解什么是想要的。

生活过得好人身体健康 生活过得好的人(1)

讨好型人格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讨好型人格(Pleasant personality),他们表面上会为了迎合所有人的需求,仿佛谁的要求都不会拒绝,照理说,这样的人应该被社会温柔以待。

但实际上,他们过得一点也不开心,多数的迎合,不过是为了多取得他人的关注罢了。讨好型人格脑子里装得都是别人,很少为自己留一席空地,在他们的意识里,别人的需求是第一位。

帮别人的忙甚至会认为是自己的本分,不敢露出坏情绪,怕自己的负能量会影响他人。

正如最近很热门的剧《三十而已》的钟晓芹,在办公室里,处理着各种大小事务,就连换咖啡机,打印都是她,最可怕的是,她自己享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

当有一天因为她请假没有来公司时,第二天急忙问同事自己没来会不会影响他们没有喝到咖啡。

生活过得好人身体健康 生活过得好的人(2)

同事们纷纷表示自己没受影响,她那一刻得到的是巨大的失望,她没想到自己是如此的不被需要,公司少了她也没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活着很累,认为自己的存在感是靠他人给的。我们每个人就如一杯水,太多了杯子的容量有限,会溢出来,没有人可以一直压抑自己的情绪。

讨好型人格就是太容易自动把自己隐藏起来,有坏情绪也不敢发泄,压抑心底,这样的结果就是挤压久了之后内心承受不了最后无力前行。

得寸进尺是种美德

懂得“得寸进尺”是件特别美好的事,他们清楚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不舒服了就会说出来。

不像讨好型人格有着错误的逻辑认知,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惹得别人不开心。他们在心底里认为别人是高人一等的,而自己一文不值,似乎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青睐。

生活过得好人身体健康 生活过得好的人(3)

做任何事以取悦他人为目的,这样的人,来自于童年的不被重视,对内心造成了创伤,父母的不关注让他们从小没有安全感,找不到归属感,为了更好融入群体。

他们需要为他人创造价值获得被他人需要的感觉,这样也可以让自己不孤立无援。


缺爱的孩子才渴望被爱,但讨好别人绝不是获得爱的途径。这样只会让你迷失自我,失去了属于自己的人格魅力。

无论何时请记住,一个人得有清楚的自我认知,了解你是谁,你的价值在哪里,先自己爱自己,才会有他人来爱你。

试着让自己跨出内心的边线,成为一个“得寸进尺”的人,尽情表达自己吧,这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喊,不想做的事直接说出“不”字,看看这个世界有没有因为你的不而崩塌。

生活过得好人身体健康 生活过得好的人(4)

对他人说不,也是展现出你自己的最佳态度,让别人感受到属于你的个性,因为你的独特而关注你而不是选择麻烦你。

此外,得学会把关注点转移到自己身上而不是他人,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不依附于任何人而存在的。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着其独立的思考,对你不善良的人,你又何必热脸相迎,你要相信,总有人喜欢靠踩踏他人来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感,而对待这种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忽视他说的一切话语。

活成他人模样太累人,可活成自己很简单。“得寸进尺”就是最好的尊重自己的本性,想要的东西直接表达,不用过脑三遍,最后一个字也表达不出来,让他人自己你的底线在哪儿才不会有人一次又一次的跨越。

生活过得好人身体健康 生活过得好的人(5)

于你于他,都是最好不过的通达。当你学会了“得寸进尺”,你会发现那是自己的灵魂与外界的直接沟通,那样的感觉真的很美好,不憋屈,不用忍耐,释放出最自信的自己。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