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一场从河北地区爆发,继而蔓延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内乱。一般来说,安史之乱起于公元755年,止于公元763年,但事实上在这近8年的时间里,大唐帝国并没有一场决定性的胜仗,这场内乱实质上也并未停息。
1、河北地区从未如此重要
北京之于河北,犹如长安之于关中。在我国帝制时代的前半段,长安无疑是我国主要的统治核心;而后半段,河北地区和北京逐渐上升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至今不变。这一转折点,便是安史之乱。
河北这一地缘板块的崛起,源于应对东北的边境安全,最初是高句丽,后来是契丹和奚。契丹和奚并称“两蕃”,高句丽被灭之后成为唐朝东北边境的最大威胁者。
唐高宗时期,大唐在东北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边防体系:以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故地,以营州都督府管理两蕃和靺鞨,以幽州都督府防御突厥和两蕃。
至大唐开元年间,节度使开始在边境设立,于是东北防御两蕃的中心便成了范阳节度使(幽州)和平卢节度使(营州)。
2、河北的胡化
历史上,河北曾长期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先秦分属燕赵、两汉分属幽州、冀州,清河崔氏、范阳卢氏曾是中原顶级门阀。
但随着大唐攻灭突厥和高句丽,大批的外族迁移至河北境内,其中便包括同时拥有粟特和突厥血统的安禄山、史思明。
为了接纳这些游牧部落内附,大唐开始在河北地区设立羁縻州,且幽州成为河北地区设置羁縻州最多的地区。
以上便是安禄山崛起的背景。至公元750年,安禄山同时兼任了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于是,整个东北边境都置于安禄山的管辖之下。
3、安禄山军队的组成
大唐不断启用蕃将,其实不仅看重的是蕃将的军事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蕃将本身便有自身统领的游牧部落兵。也就是说,蕃将本身是带兵参战的,这些兵其实就是“雇佣兵”。
安禄山的叛军同样如此,史载:
禄山遣副将何千年奏表陈事,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以代汉将。
客观的说,安禄山以蕃将代汉将最初不一定就是为了造反,其目的其实与唐室用蕃将应当相似,不过安禄山本身胡人的身份使其对蕃将的使用更为便利,而造反前的安禄山也确实能以蕃将镇抚两蕃——契丹和奚。
不过,拥有部落兵的蕃将本身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一点不仅对唐室如此,对安禄山也如此,而正是这一点对安史之乱的发展影响和结局甚大。
4、不是结局的结局
假如安禄山不死,那么节制属下的蕃将应当问题不大,但安史之乱爆发一年后安禄山便被其子安庆绪杀了。
安禄山死后,安庆绪并不能节制所有的蕃将,包括史思明。这些蕃将在支持安庆绪和投降唐室之间摇摆不定,究其原因就是整个安史叛军本身就是一个松散的组织,蕃将们最初就来自“长官世系、刑赏自专、赋税自私”的羁縻州。
公元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立。史思明与安禄山不同,史思明在称“大燕皇帝”后,开始仿唐朝设立宗庙社稷、举行郊祀典礼、设立百官僚属,并在地方建立正式的行政机构。而当年安禄山仅仅只是称帝,其始终只谈军事而在政治上无所建树。
这一点,表明史思明意识到了安禄山父子的问题所在,知道仅凭羁縻来控制蕃将根本不可能。于是,史思明想要通过唐朝式的“皇权”使自己凌驾于众将之上。
然而,史思明并没有成功,不是方法不对,而是史思明的命运与安禄山几乎如出一辙——被其子史朝义所杀,他以建立皇权来整合众将的抱负没有了实现的时间。
与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相比,史朝义更加没有节制众蕃将的能力。
- 公元762年,恒阳节度使张忠志以恒、赵、深、定、易五州之地降唐。
- 公元763年,留守莫州的田承嗣降唐。
- 同年,范阳节度使李怀仙降唐。
也就是说整个河北地区全部降唐,而史朝义走投无路,在北投契丹的路上被李怀仙追击而自杀。至此安史之乱结束了,或者说告一段落了,因为以“安”、“史”为名的叛乱算是结束了。
5、河朔三镇的形成
一个始终不稳定的组织和大后方,是安禄山、史思明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面对这一局面,打了近八年仗的唐朝早就厌战了,只希望河北地区不闹事就行了,而这也正是张忠志、田承嗣、李怀仙降唐的背景。
河朔三镇
于是,安史之乱刚刚结束,这三位降唐的安史叛将便被委以重任。
- 张忠志赐名“李宝臣”,节制恒、赵、深、定、易、冀六州为成德节度使
- 田承嗣,节制魏、博、德、沧、瀛五州为魏博节度使
- 李怀仙仍为幽州节度使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河朔三镇”。河朔三镇的建立标志着安史之乱的正式结束,但同时也意味着安史乱局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了下去,因为河朔三镇的节度使均为安史旧臣,河北虽然一分为三,但实质上仍然在安史集团的控制之下。
6、河朔三镇的结局
河朔三镇,除了在唐宪宗之曾时短暂归附唐朝之外,一直都是大唐的“化外之地”,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曾对安史乱后的唐朝如此写到:
虽号称一朝,实成为二国。
除拥护李氏皇室之区域,即以东南财富及汉化文化维持长安为中心之集团外,尚别有一河北藩镇独立之团体,其政治、军事、财政等与长安中央政府实际上固无隶属之关系,其民间社会亦未深受汉族文化之影响,即不以长安、洛阳之周孔名教及科举仕进为其安身立命之归宿。故论唐代河北藩镇问题必于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也。
安史乱后,河朔三镇自立节帅是惯例,唐朝无力干涉。据统计,三镇历任的节度使共有57人,而由朝廷所委任的不过4人。藩属国的国王尚需大唐天子承认,而河朔三镇的独立性可见一斑。
- 魏博节度使,结束于公元910年,被后梁朱温所灭。
- 幽州节度使,结束于公元913年,被后唐李存勖所灭。
- 成德节度使,结束于公元921年,被后唐李存勖所灭。
三镇的覆灭均晚于唐朝的灭亡(公元907年),均亡于唐亡之后朱温和李克用、李存勖的争霸战争。
所谓安史之乱的结束,只不过是安禄山父子和史思明父子的死亡,而安史集团依然把持着整个河北地区,并独立于唐朝之外,直至唐朝灭亡。
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安史之乱其实从未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