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青少年哪些习惯容易脊柱侧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青少年哪些习惯容易脊柱侧弯(健康生活关于青少年脊柱侧弯)

青少年哪些习惯容易脊柱侧弯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孩子坐姿不对?

身体习惯向一侧倾斜?

两侧肩膀总是不平?

背部左右不对称?

警惕!

这些是脊柱侧弯的典型症状

家长们必须要注意了!!!

本期《健康生活》节目我们邀请到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运动医学主任医师邢崇慧来说说有关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运动康复治疗。

邢崇慧 云南省体育运动创伤专科医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运动医学主任医师。从事运动医学研究及临床工作近30年,对运动性疾病和运动性损伤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损伤及康复、高原训练对运动员心功能的影响、针灸疗法在运动损伤和退化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等。

.

.

.

....

Q:

什么是脊柱侧凸?

A:

邢崇慧:脊柱侧凸是临床常见病,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椎体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通常还伴有脊柱椎体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的增加或减少,是3个维度上的畸形。青少年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相对比较常见,10-16岁年龄组发病率为2-4%,多数侧凸的度数较小, 在20°左右的脊柱侧凸患者中,男女比例基本相等;而在大于20°的脊柱侧凸人群中,女:男超过5:1。女性脊柱侧凸患者病情较严重这一事实提示:女性脊柱侧凸可能更易进展,女孩们比男孩们更需要关注与治疗。

Q

要怎么发现孩子是否患有脊柱侧凸呢?

A

邢崇慧:这个疾病从孩子身体外观和姿态上是很容易发现的,特别提醒10-17岁孩子的家长注意观察你的孩子!外在表现:脊柱侧弯从外在表现上分为胸椎侧弯和腰椎侧弯。在外观上胸椎侧弯可以表现为双肩不等高、双侧胸廓不对称、肩胛骨一侧隆起而另一侧凹陷。腰椎侧弯往往表现为腰部肌肉一侧饱满而另一侧空虚,严重时也会有双肩不等高的情况。

脊柱侧弯是一类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多发于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在我国15岁以下儿童中发病率高达1.06%。脊柱侧弯严重影响患儿正常躯干形态,进而影响患儿心肺功能发育,严重者可导致胸廓畸形,胸腔容积减小,胸、肺顺应性下降,呼吸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外形、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使患者失去劳动力,增加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对孩子的心理也会造成严重的损害,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对他的一生的影响都很大。

Q:

对于脊柱侧凸的治疗手段是不是仅限于手术?还有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法?

A:

邢崇慧:目前,手术矫形配合康复治疗被认为是重度脊柱侧弯最佳的治疗方式。对于那些轻度侧弯的患者,完全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得以纠正。

可以佩戴矫形器和特制的鞋,鞋子可以确保患者行走时双脚的稳定性,减少振动对体内支架的损害。其实这双鞋子勉强也可以算作简单的支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矫形器,它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矫形器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在脊柱侧凸曲线进展危险期间内防止曲度的进一步加重直至患者骨骼成人化,以期最大限度减少手术治疗的可能性,减轻创伤。“进展危险期间”“ 防止曲度”,也就是说矫形器治疗对于早期的脊柱侧凸延缓进展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特别是轻型侧凸,可以避免手术治疗或为手术治疗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

Q

如果已经发生了脊柱侧凸,还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吗?

A

邢崇慧:当然可以。通过一定的主被动的结合的运动方式,是可以纠正已经发生的脊柱侧凸的,特别需要尽早发现、尽早干预。10-17岁是运动干预的最佳时期。脊柱侧凸在青少年时期发展最快,是运动疗法干预的关键时期,加之脊柱侧凸是作为以肌肉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非常适合应用运动疗法进行处理。

首先是“核心肌群稳定训练”,脊柱区核心肌群稳定训练是近年来兴起的康复及运动训练的有效治疗手段,其可通过在运动控制躯干、骨盆等部位肌肉的稳定性,促进力量产生、传递及达到最优控制,提高脊柱、腰椎稳定性。同时有研究发现,核心肌群稳定训练可提升患者脊柱肌群的稳定性,提升本体柔韧度、平衡能力及核心力量,提高患者机体协调性,减轻腰痛患者疼痛程度。

此外,心理康复是非常重要的。大量的研究显示,脊柱侧凸对于青少年心理上的影响远大于身体上的危害,脊柱侧凸患儿长期受到疾病折磨和心理创伤,加之矫正治疗应激状态,可导致患儿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依从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当然,所有的治疗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根据患者的病情灵活运用治疗方法,可以达到1 1>2的效果!

【节目预告】

下周三(3月20日)的节目中我们将请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副主任护师杨明晖老师,她要“教您新生儿抚触的方法”。

来源:云广主播梓云

支持:云南省健康教育所

编辑:李青芸 郑惠 曹禹梦

责任编辑:管昕 屠虹怡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云南新闻广播

更多精彩长按关注(ID:ynxwgb)

扫码下载“蜻蜓FM”

广播直播 节目回听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