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门
明成祖朱棣在位第十一年,午门人潮涌动。
周新憔悴地趴在地上,脸上的血伴着泪水不断地往下滴,身旁的刑官怒喝道:“欲何言!”
“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
他用尽全身力气吼出这句话,随即一道黑影落下……
那日太阳格外刺眼,周新看不清四周的人是在笑还是哭,只觉得他们好吵,还一晃一晃地。
好累好累,闭上眼罢。
周新庙像
时间回到十四年前,建文元年。
彼时周新以进士身份进入大理寺,成为一名评事,官七品。
在大理寺期间,周新兢兢业业,断案准确而公正,深受百姓喜欢。靖难之役后,周新转任监察御史,同为七品,主要职责为弹劾和建言。
换了新官职,周新不改初衷,明镜高悬,无论对方官职有多高,身份有多尊贵,只要犯了错,一律弹劾。
周新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在京城中声名大噪,闻者无不畏惧,就连城中小孩都知其严酷,时人称其为“冷面寒铁”。
永乐三年,周新出任浙江按察使,官至正三品。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周新走马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深入群众,冤民获悉周新到来,皆感叹:“我得生矣”。
一日,周新在案前办公,外面刮起了阵风,一片树叶缓缓地飘落下来。周新觉得此树叶与平日所见不同,便询问左右侍卫,侍卫告知周新,这是一僧寺独有。周新凭着职业的嗅觉,断定有命案发生,带人前往僧寺一探究竟。
果不其然,周新赶到僧寺,找出与叶子所属的大树,挖开后一具女尸赫然出现,凶手便是寺院内的僧人。
周新断案之精准,行事之果断,出其右者,大抵只有包拯。
包拯雕塑
当地陈年旧案堆积如山,自周新来了以后,明察暗访,解决了一批又一批冤假错案,顺带揪出许多贪官污吏,百姓对此感激不尽。
历史上向来为百姓办实事的好官,都是清正廉洁之人,周新也不例外。就算二百年后的“海青天”(海瑞)站在他跟前,周新也无愧头上的乌纱帽。
有次同胞送鹅,周新推辞一番后收下,把鹅吊起。凡是有人送礼,他便指着鹅说道:“送礼的人就是这个下场。”
周新身居正三品,生活本应富足有余,其妻却穿着朴素,与寻常百姓无异。可见,周新的清廉已经形成家风。
海瑞剧照
可惜,清官难做,浪尖上的清官更是难做。
尤其在明朝皇权高度集中,锦衣卫肆行的情况下,行事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永乐十一年,周新进京弹劾锦衣卫,理由是锦衣卫收受他人财物,扰乱当地秩序。没想锦衣卫先人一步,在明成祖朱棣面前诬告周新,指其为朱允炆旧部,对朱棣不忠。
朱棣自靖难之役后一直对朱允炆耿耿于怀,只要有关于他的事,朱棣都亲自下场。今日周新牵涉进来,他自然顾及不了那么多,下令抓捕周新。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周新被抓时,心里尚存幻想,天真地认为自己廉洁清白,按章办事,绝不会被定罪,连锦衣卫对他的连番毒打也没动摇过这个信念。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如他所愿。
周新被押到朱棣面前,大声辩解道:“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
朱棣画像
听到周新的说辞,朱棣更加恼怒,心想:锦衣卫是自己任命的,说他们奸臣,不也就是在说我,何况你与朱允炆的事还没交待清楚。朱棣一气之下,定了个斩立决。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开头那一段,周新被推上刑场,结束了光荣的一生。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周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为明朝恪尽职守,为百姓尽心尽力,如今却从庙堂之上跌下,沦为刑刀的祭品;更想不到朱棣如此昏庸,小人一句谗言便要置忠臣于死地,简直荒唐。
嗟呼,一时宠利有尽,千秋青史难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