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好事者不如乐事者?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好事者不如乐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事者不如乐事者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知识、技艺等)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知之者”知道这件事情,听说了,略有所闻。“好知者”是喜好。想去接触,想去深入,想去亲近,想去研究。“乐之者”乐在其中,乐而忘忧。

音乐的“知之者”:听说音乐很好,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表达感情。

文化的“知之者”:听说传了两千五百多年,听说很多孩子在学习《论语》,听说讲的是仁义道德。

音乐“好之者”:喜好音乐,谁唱的好?应该找谁学?怎么能更亲近音乐?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传统文化“好之者”:喜欢,谁讲的比较好?谁讲的更实用?文化传承是什么?

音乐“乐知者”对音乐乐在其中,忽略外在所有。吃得好不好,穿得好不好,不在意;有人欣赏,有人不欣赏,也不在意。自己乐在其中,音乐是自己的乐趣,觉得它是美好的、喜乐的。

传统文化“乐知者”乐在学习之中,内在美好,为了学习忘记了所有的忧愁。孔子说:“粗茶淡饭,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到达“乐而忘忧,不知道自己已然快要老去。”乐在文化之中。

“好知者”和“乐知者”的区别:

喜欢就有不喜欢的时候,喜好有胜有衰,有强有弱。乐在其中有幸福感,是美好而神圣的,乐此不彼。

小故事:书法家王羲之,从小就特别喜欢写书法,很刻苦。一次他正在练习书法。母亲让书童给他拿去了馒头,让他蘸着蒜泥吃。过会儿母亲到书房,看到王羲之的状态,哈哈大笑。只见王羲之吃的满嘴都是墨水。因为他专注于自己写的书法,拿馒头蘸墨水吃了自己都不知道。人一旦是乐在其中,所有的事情都忽略了。

带孩子“知之者”。我不得不带。婆婆带不放心。保姆没有我上心。“好之者”一会喜欢,一会不喜欢。“乐知者”,无论怎样都觉得很快乐,乐在其中的状态,觉得全世界的美好 。

老师“知之者”知道做老师不错,有稳定的收入,有双休,有寒暑假,受人尊敬,要去做老师。“好之者”非常喜欢这工作,觉得教孩子很有乐趣,可以育人子弟。每天琢磨怎么教好孩子,好孩子喜欢,不好的不喜欢;听话就很开心,不听话就不开心;有的时候也很累,有压力。有时挺好。“乐之者”:做老师神圣而美好,可以救人慧命,可以教孩子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不光要教他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生命的价值就可以在这里体现,在这里绽放。无论涨没涨工资,职称有没有评上,孩子听不听话都不在意了。孩子不听话,钻研变换好的方法,让他们听得懂,是乐而忘忧的。

知之、好之、乐之三个层次,强调爱好和兴趣重要的作用。了解不如爱好,爱好不如乐在其中。兴趣是最好的导师,真心喜爱才能扎实掌握,在过程中感受成功、所获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