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有生的希望,谁也不愿意死,这可以说是普通人的心理,也可以说是人性。

但是有一个人,明明有生的希望,却选择死,坚决以身护法,这个人就是宋朝时代人人皆知的包青天,包拯。

人拦腰斩会死吗(他被人陷害按律当斩)(1)

在封建君主时代,皇帝高高在上,掌握万千人生杀予夺的权利,反观历史,有多少人为了这个位子,父子反目,兄弟阋墙,上演了多少人间惨剧。

在《包青天之碧血丹心》剧中,就上演这样一幕幕的阴谋,当朝八王爷的儿子赵祥与皇帝宋仁宗赵祯从小一起长大,情同亲兄弟,对他呵护有加,可是赵祯成了皇帝,而赵祥却是一个四品的宗正寺卿,这样令他大为不满,他认为自己比皇帝有能力,更有资格坐上皇帝的位子,于是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阴谋。

赵祥作为宗正寺卿,探得日本藤原家族篡夺大宋江山的野心,于是极力促成皇帝娶了日本静香公主为妃,希望他的后宫从此不安,他可以混中摸鱼,没想到,在静香陷害庞贵妃的事件中,被包拯破获,避免了皇帝后宫的争端,也消除了日本篡夺大宋江山的阴谋。

人拦腰斩会死吗(他被人陷害按律当斩)(2)

此后,赵祥探得兵部尚书叶森是潜伏在宋朝的契丹王爷,可是他不动声色,想利用狄青选拔武举人的事情陷害他,挑起混乱,没想到此案又被包拯侦破,让他的一腔心血付诸东流,于是干脆把目光直接放在皇帝身上。

赵祥利用母亲给皇帝送甜酒酿的机会,向酒里下药,让皇帝大醉不醒,几天无法早朝,一面又挑起契丹使节的气焰,使他们坚决要面见皇帝,想以此证明皇帝的无能,让皇室宗亲出面废了皇帝。

结果,八王爷找到公孙策帮忙,公孙策找到黑妖狐智化假扮皇帝蒙混过关,一场危机又悄无声息地被消除了。

几次计谋都被包拯破获,这让赵祥意识到,不除了皇帝最得力的臂膀包拯,自己的计划再完美都不可能成功,于是把目光放在包拯身上。

赵祥利用开封府要结叶森潜伏一案,派公孙策到兵部抄录兵籍名册的机会陷害包拯。

人拦腰斩会死吗(他被人陷害按律当斩)(3)

第一步,派银杏向公孙策下药使他失忆,然后把他骗到回春堂藏了起来,让人找不到公孙策。

第二步,谎称兵部的兵籍名册丢失,向刑部报案,刑部一番查证下来,认定是公孙策偷走了兵籍名册。

第三步,发下海捕文书追缉公孙策,当然赵祥早派人把公孙策毒失忆又藏了起来,根本没有人能找到他。

第四步,找不到公孙策,那么曾担保公孙策到兵部抄录名册的包拯就是共犯,按律同罪,势必要问斩。

至此,赵祥一步一步把包拯逼到了绝路,找不到公孙策,包拯就必死无疑,即使找到公孙策,他也已经失忆,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曾经把兵籍名册还回兵部的事实,也无从辩解,包拯同样必死无疑。

赵祥的阴谋可算是天衣无缝,让包拯回天无力。

人拦腰斩会死吗(他被人陷害按律当斩)(4)

包拯虽然被定了罪,但是当朝宰相王延龄也好,还是八王爷也罢,都知道包拯不可能是共犯,他不可能犯罪,但是又找不到证据,无法为他脱罪,于是想到了唯一可救包拯的计策,那就是如果皇上能够赦免了包拯,他就不用死了。

皇上听到包拯涉嫌兵部名册丢失一案,根本不相信是包拯所为,但是要特赦了包拯,也是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的。

包拯在当时非常有名,人称包青天,也是因为他铁面无私,一心为公,也就是这样,得罪了不少权贵,庞太师的儿子庞昱因触犯法律,被包拯依法处死,使得庞太师耿耿于怀,处处找包拯的麻烦。

皇帝最宠爱的贵妃的老爸庞太师,包拯都毫不殉情,其他犯了事的人,可想而知,包拯也是依律处置,同样,得罪了朝中不少官员。

很多官员平时看到包拯恨得牙痒痒,就是找不到错处,现在终于让他们看到包拯犯了死罪,并且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他们怎么肯放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要强行赦免包拯,将要失去很多官员的心,也会让人觉得宋朝的法律形同虚设,只要皇帝特赦,犯下什么大罪都可以被赦免,以后将会有无穷的麻烦,可是皇帝深知包拯的为人,也知道他的为官之道,绝不可能犯法,而且包拯是皇帝最倚重的臣子,皇帝的许多危机都是因他而消除的,皇帝也舍不得失去这个国之栋梁。

人拦腰斩会死吗(他被人陷害按律当斩)(5)

再三思考,皇帝决定冒着动摇国本的危险赦免包拯无罪,这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是要抛头颅洒热血地去报答的恩情,可是包拯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惊喜,反而坚决地拒绝了皇帝的特赦。

当赵祯要以大宋皇帝之尊下旨,赦他无罪时,包拯竟然说,如果那样,皇帝就是昏君,而且皇帝下旨之时,就是他自裁护法之时。

人拦腰斩会死吗(他被人陷害按律当斩)(6)

这样耿直,这样坚守法律的官员,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这让皇帝也无可奈何,而又非常可惜。

我想,包拯之所以被当时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有南侠展昭、小侠艾虎宁愿舍弃江湖的快意恩仇,也要受着拘束跟在他身边,帮他办案,除奸扬善,有公策孙这个智囊不计荣辱前程,以布衣之身跟着他办案,就是因为他的耿直,他的不畏权贵的精神

当他遇难时,有无数百姓为他喊冤,为他洒泪,有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宁死也要陪着他,有展昭、艾虎这样的侠士,有公孙策这样的智慧之人愿陪他一起向黄泉,就是因为他不计个人生死,一心为百姓,一心为江山社稷,一心为法的那种品格

人拦腰斩会死吗(他被人陷害按律当斩)(7)

我想,这样的人,古之今来,又有几个。

有多少人一生清白,却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失了节,又有多少人面对权贵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又有多少人在生死面前失了气节,忘了初心,忘了自己曾经的坚守

包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坚守法律,他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摆着好看的文字,更不是只为老百姓有效的法律,在权贵面前就是一张废纸的文字,这才是他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

其实,大到国家法律,小到公司制度,家族家训,只要是约束人的制度或规则,都需要坚守,只有人人坚守,那么公平、正义,才是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仅仅喊在口中的一句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