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不好,但是记忆中不管谁家有婚庆喜事,那是全村人家的喜事,可以一连几天,天天有吃有喝,热闹异常。这是过去神木人一代一代留下的习俗。神木人的婚嫁习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蒙古人的婚嫁习俗。自清朝光绪年间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听从贻谷将军建议,实行放垦,从此蒙古地区不得安生,大批陕北汉人进入内蒙古,将习俗也相应带到这里。神木人分布在鄂尔多斯市的伊旗、杭锦旗、鄂托克旗和河套地区,这一带的内蒙古人也和神木人一样按照习俗筹办婚庆。
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一定的年龄,成不婚,做父母的都不安心。旧社会多数人家不到法定婚龄就给孩子订婚、结婚。婚姻问题基本是父母包办,以门当户对,清门俊户,人品家教,男女双方命相、年岁时辰是否相合为标准。如果条件符合,男方请媒人到女方提亲。如女方也同意时,由男方择吉利日子,通知女方提亲时间。到女方提亲时,必须父亲或叔父引媒人拿上烟酒、酒瓶贴上双“喜”字,首先说的就是“彩礼”,旧社会到五十年代一般“一份礼”为24个银元。其次给女方的衣裳首饰以银子为主。80年代前,一般240元人民币为一份礼一对地毯是给女方家长的。女子的衣服若干,首饰一般三件(手镯、戒子、耳环、银器、缝纫机等)。
订立婚约后,男方择吉日携羊肉同媒人去给女方亲戚家族吃“定亲饭”,再给女方彩礼。快到结婚时,男方再择吉日同媒人到女方家携一只羊肉,这叫“放拜礼”也叫“探话”。女方同意出嫁女儿时,还要送“驮子”或“曲米”(米、麦子)、有的要4, 6, 8斗,最多一石二斗(12斗)。男方在双日时给女方送去,走时用勺子挖七下,笊篱挖八下,女方把送来的米面往下倒时少留一点,不能空回,传说让新夫妻二人一生不缺吃喝,米面长流。
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女方家缝一个红肚肚给穿上,里边装一点食品或钱,女方到男方家,男方家给一件或一身布料。结婚时间确定后,男女双方均发请帖,准备办事务的东西,碾米、磨面、蒸馍馍,做豆腐,生豆芽,擀豆面,烧猪肉,炸丸子,粉酥鸡,漏粉条等,食品样样齐全。装穿被褥买红纸,大炮,鞭炮等男方办齐。女方要准备陪嫁妆做针簪等。
结婚时,男方头一天“人攒”,一大早就贴上喜联,喜庆油然而生,中午舅父、姑父,姨父,姐夫等主要亲戚陆续前来贺喜,大家商量准备娶亲事宜,娶亲老主家安排事务上招待客人的人员。晚上喝酒叫“尝酒”也叫“安鼓”,这一天白天还要择时辰鼓乐队跟新郎到故里祭祖。
女方这天就正式办事务,亲戚朋友来了先记礼单,挂幛子、按舅舅、姑父、姨父······顺序挂。商定第二天送亲的人员,一般为“双数”,到下午饭点开始入席。亲戚入座顺序按记礼的先后安排。每桌6人,一席两桌,三请三拜,每次请两人,亲戚坐定,开始喝酒吃菜,主家给敬酒时一次敬两人均要站立,互相施礼、席间“划拳”“唱酒曲”。晚上一般还要吃夜饭。新娘出嫁头一天要去邻居家居住一晚、称作离门。
男方结婚这一天,早晨把新娘的装穿,被褥放大花轿内(没轿的用驴或者马、骡子娶),新郎坐在轿上。鸣炮出发,鼓乐队在前头吹打,轿子随后,娶亲队伍紧随,快出村时,新郎下轿,给轿夫赏烟后返回自己家中,其他人员浩浩荡荡前去迎娶新娘。一路上每过村庄,每遇庙宇、坟地,都要放炮奏乐,如遇途中村人“邀宴”,主家喝一杯酒后回赠礼品。到了新娘村口先放炮,女方听到炮声,马上回应放炮、表示互相打招呼。女方家将迎亲队伍接回家,嘘寒问暖,相互祝贺、端茶递烟看酒、娶亲主家给女方老主家等人敬酒,把新娘的衣服及其它欠的彩礼等全部交给主家人,其提前让新娘做好准备。男方家里也要记礼写幛子。幛子左上角写“恭贺大德望”***翁“令郎”女方写“令爱”,中间大字“花烛之喜”,右下角写自己与**翁的称呼、和自己的名字,最后写“贺”字。
快到中午时间,女方家开始“坐席”,席间男方主家参厨,一般是三杯酒、一块毛巾,香皂礼品。坐席是“八大碗”,有红烧,白烧肉、粉鸡、乱肉、丸子等八样,如有几处吃饭时,等全部吃饭完毕,吹手发号后才能离席。坐完席,迎亲主家给女方主家敬酒请求,女方主家早点安排启程,一行人拥着轿子来到新娘门前放炮、奏乐。这时由女方哥哥抱妹子上轿、小弟弟压轿、就出发了。如果有堂客,必须同上马同下马,否则失礼。一路上如有坟庙,河流等都要放迎婚大吉红帖子。舅父途中提前加快步伐叫“打前哨”,回去报喜讯,家里准备;在天地三界面前放下“米斗”插上祖宗牌子,众亲戚邻居都在等待迎亲队伍归来,看见迎亲队伍进村便放炮,鼓乐队吹打“得胜回营”,一直铁簇拥到洞房门前(公婆叔父大伯当天不见新娘)。先给把轿门的人发红包(礼包)然后下轿,总管端酒盘给女方主家“说话”(卧宝,下轿,上头,拜天地,明轮等)“握宝”后,主家看完宝时,叫握住新娘才握住。然后下轿“拜天地”,女方亲戚一个人先进洞房看一下是否栏放些驴鞍子等物,把白毯拐角拆一下,后才让新娘下轿,有的往下抱回,有的新娘自己走,必须专人“倒毯”,新娘走红毯,不能踩土地。“拜天地”时新郎、新娘面对天地牌子站好,新郎“三跪九叩”叫拜天地祖先。然后新照将新娘抱回坐在洞房门坎上头。新郎新娘头顶头,一个嫂嫂或者婶娘用梳子在新娘头上梳三下,口中说“一木梳梳长,二木梳梳短,三木梳梳姓某某跳过姓某某的门”,意为“接发夫妻”,然后进门上炕,给双方缀“嵌金红”。新娘面对米斗坐下(米斗两侧点上两根红蜡烛,米斗中点黄香一支,新婚夜香蜡烛通晓)。送戚、娶戚两个女人陪坐,青头女子(没结婚)不进洞房。老主家请双方亲戚到新郎家吃油糕粉汤、公婆坐管萝席,新郎新娘吃“儿女扁食”。都是当地的风俗,缺一不可。
晚上座酒席,请坐、参拜的程序、礼训同女方安人入席相似,入座后依然是敬酒、吃喝直到半夜。酒席散后便是堂弟、表兄弟姊妹、朋友等闹房,大家提一些诸如亲嘴、说“段子”等二人游戏题目让新郎新娘照做,直到众人尽兴满意为止,闹房人要象征性给二新人钱。闹房散去后爱开玩笑的男女人们还要听门、听新人做什么说什么等。婆婆手合擀杖,核桃,红枣在门缝内撒进去,叫“送子”、口中念到“黑小子,白女子,跟上奶奶吃饺子,走上一群群,坐下一板凳”!意为多子多孙早生贵子。
第二日早晨要给新娘“开脸”,就是由一位女长者用线把脸上黄毛揪去,把辫子辫成“卡子头”或“网头型”,吃完早饭就开始明轮,就是把轿顶轿帘摘掉,新娘子辣坐在上面在村子里转,目的是让看热闹的人看到新娘的真面孔,明轮的顺序是,放炮最前,鼓乐队紧跟,新郎骑骡马、新娘坐轿,娘家兄弟两边押轿,站大小的妯娌或婶娘紧随其次。到了新郎家就开始站大小。三位女人肩并站好,开始“拜天地”认大小。首先新郎给父母“磕头”。如有爷爷奶奶健在,就先给老一辈人磕头敬酒,长辈接受磕头请安后给新人送红包。其他长辈亲人依记礼顺序依次敬酒、磕头问安,同辈则互相施礼即可。站完大小后,娶戚和送戚二人陪新娘参看厨房、席房后、回往宿门时,婆母在门里等候新娘。一见面新娘叫一声“妈”,婆婆给回应,然后新娘给婆婆戴“针簪”,婆婆给媳妇送红包,这叫“接缘分”,回到炕上新娘再依次给舅母,姑母,姨母,婶母,姐姐,嫂嫂等针簪,大家均以红包回赠。
之后,男方主家要谢陪房,先谢媒人一颗猪头和烟酒,还有一盘馍馍(6个),再谢娘家嫁妆,不管陪嫁多少只给回馈一盘馍馍,女方亲戚给陪一件衣服。主家也要给新郎家亲戚每家赠送一盘馍馍带回家去。
中午正席开始,仍然是请,参拜,程序礼训同前面安人入座,但家人先坐下,等敬了祖先,才能女方参厨,客人吃喝,新郎敬酒等,吃完饭后,送女的人返回,男方大门口安放桌子,再次敬酒“栏门”意为挽留客套,然后敬烟酒送出村口。
如果约定带新婿,第二天由岳父亲自把女婚,女儿送回男方家中,新娘一般在新家住八天,新娘父亲八天请去娘家再住八天后送回。
如今,由于社会发达,文明了,国家法定婚姻自由,订婚,结婚越来越简便,繁琐的礼训减少,但是办事档次提高了很多,基本是文明迎娶,气氛热闹红火,祥和隆重,家家欢天喜地,人人幸福美满。特别是走到内蒙古的神木人,经过多年和蒙古族的交往,很多婚礼习俗逐渐融入了少数民族的习俗,相比以前这些繁琐的程序,减少了不少。现在基本是第一天晚上叫“宴座”,第二天正席。有的简化为下午喝“大茶”,晚上正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