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肩上扛着“责任”,为生活勇敢出行。
有人主动请缨,逆风前行;有人坚守岗位,冲在一线;有人奉献爱心,积极捐赠……一个个忙碌的身影,都在为抗击疫情做着自己的贡献。
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工人们倾力抢建,并肩奋战,成为武汉战“疫”中“最美建设者”。医院的快速建成,是无数工作人员放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不舍昼夜的劳作赶工,甚至不惜累倒在岗位上而创造出的奇迹。
骆名良是负责病房监护室的隔板安装,还有房间密封打胶工作的建筑工人。为了和新冠肺炎病毒扩散赶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日三餐都在工地上,就连上厕所都是跑去跑回。“本来家人担心我,都不愿意让我来。”骆名良语气坚决,“眼下疫情严重,出门做活虽有一定风险,但这活总要有人干!如果大家都怕的话,这个工程就会完不了工,给国家拖后腿……”工作数日,刚拿到7500元“血汗钱”的骆名良,就花光了这笔钱。原来为了表达对一线医务人员的敬意,尽自己的一份力,他把全部的工资都换成了牛奶送给了他们。
罗文浩是中建安装火神山雷神山项目前线指挥部副总指挥,当他收到驰援湖北武汉的消息后,正在武汉家中准备过春节的他匆匆辞别即将临盆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火速赶赴工地现场,第一时间和其他施工方开展协调工作。就在雷神山医院交付的前一天,他收到女儿出生的好消息。罗文浩激动的告诉记者,孩子的诞生是全家的幸福,也承载了自己“援建武汉”的荣光,于是为女儿取名“媛涵”,就是援助武汉的意义。“我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美好的记忆,也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希望家乡变得更美好,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健健康康,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这群“沉默英雄”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成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生动写照。
武汉东湖路临街的二层小楼挂着“中材宾馆”的门牌,这里是水果湖街道的一家隔离点。“一桶水灌满30斤,得放15片消毒泡腾片。”从腊月二十五开始,一个由农药喷雾器改造的消毒水喷雾器,成了翟爱珍的“新武器”。她承担12个隔离点的外围消毒工作。“挨个走完,每天电瓶车要充两回电。”
“除了房间,门前、过道、大堂等公共区域,还有垃圾桶、门把手等,都要喷到位。”翟爱珍套上防护服,背起喷雾器,把喷头瞄向工作区域的每一个角落。“完成一个点的消毒,差不多需要20分钟。”
“每天背着一大桶消毒水,腰酸腿疼。但想着能为抗疫出力,便干劲满满。”揉了揉腰,收拾好行头,骑上电瓶车,翟爱珍马不停蹄奔赴下一个隔离点。
“您好,您现在是要出去吗?请出示一下证件。”
在武汉大江园南园小区大门口,90后志愿者陈楷书正在对进入小区的业主进行例行检查。核对小区出入证、体温测量,登记,虽然步骤看似简单,但每次检查他都极为认真。从2月10日上岗至今,他已经连续在岗50多天。“大部分居民都还好,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有时候遇到一些不配合的居民,我需要非常耐心的劝导,解释。”陈楷书说。
他告诉记者,这段特殊的志愿者经历虽然很辛苦,但收获不少。“学会了怎么样与人更好地沟通,有的人性格比较急一点,说话比较冲,这个时候我就需要更耐心地沟通,把这个防疫的重要性说清楚。
“大家好,我是龙莎,我现在在宜昌市秭归县的一座大山里,这里是我上直播课的现场,我选择这里是因为够空旷,信号好……”
2月27日下午,蔡甸区太山小学数学教师龙莎正在QQ直播间为学生们答疑,她的直播“教室”设在山顶,教具也都是天然的,开课前她正在为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龙莎的老家在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庙垭村,受疫情影响,她被封在了大山里。线上教学临近,但手头没电脑,山里没网络,她焦急万分:“学校总共二十几个老师,我不能缺席。就用手机,在QQ群里开直播间上课吧。”
她在家里试验,发现网络信号不行,时断时续。捧着手机,踩着泥巴路满山跑,终于在接近山顶的茶树田找到了信号时而三格时而四格的宝地。“这些都是小事,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山顶的冷。”龙莎说,“六月的山里都是凉气逼人,冬季就不用说了。天晴有太阳时还好一点,遇上阴冷天气,我就多裹几件棉袄,可手还是冷,一节课下来,冻得没知觉了,帽檐上还有冰花花。”
听到学生用甜甜的声音说‘谢谢老师,您辛苦了’,看到家长留言‘龙老师早点休息,别太累了’,龙莎就觉得人间值得,再艰难也要坚持做好。
既是政协委员,又是社区干部,自疫情发生以来,每天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飞云社区书记刘丽霞都要和同事们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不厌其烦的提醒居民群众减少外出,科学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确诊患者送往医院,其他家庭成员被隔离在家中时,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的刘丽霞,没多加考虑就承担起了照顾密切接触者的任务。每天早上,刘丽霞都会通过电话与这家人取得联系,了解身体状况和所需要的生活物资,然后帮忙跑腿购买,用实际行动提振社区工作者和居民抗击疫情的信心。
45岁的秦师傅看到新闻得知武汉疫情严重,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赶来驰援。自己想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湖北人表达对这些白衣天使的感激之情,想来想去自己是个菜农,能做的只有把最好最新鲜的蔬菜提供给他们,他们吃饱了,吃好了才能救更多人的命,才能保护自己的身体。
把自家蔬菜摘完后,总觉得不够,他便问其他菜农买一些菜一起送过去,令他没想到的是其他菜农得知秦师傅要给援鄂医生去送菜,大家都默契的选择不收钱。就这样,新鲜的小白菜、大白菜、大葱、绿色菜等现在在市场上价格猛涨的菜一共整整24箱,秦师傅载着满满的一车子就这样在寒风中开了三个多小时的三轮车到达了酒店。
他告诉记者,虽然他早上一早出发,晚上八点多才回家,冻得手都僵了,人的生命是靠这些医护工作者、科学家、警察救助的,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小事不用放在心上。
武汉大江园社区总共2976户,居民8000多人。在辖区的大江园南园、北园和晋合世家等三个小区,每天都可以看到90后志愿者突击队活跃的身影,从小区门岗执勤到采购物资,再到上门分发,青年志愿者崔晨体形最为壮实,每天他承担着大量的搬运、派送的工作。“每次爱心菜、团购物资送到社区,我们就当起了搬运工,我和小伙伴们要及时分发到户。像前几天的分发爱心鱼,我们从下午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特别是对于残疾人、老人,我们都是把物资送上门。”
90年出生的陈庚是这支青年突击队中年纪最大的一员,他这次化身采购员,每天主要的任务是帮助社区居民采购生活物资和药品。“我就像一位外卖员一样,每天收到居民发来的订单后,我和小伙伴们就立即去超市、药店采购,有的时候居民的订单写得不清楚,我还要不停地打电话核实,每天至少要跑两趟以上。”
正是在社区干群、下沉干部以及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大江园社区被评定为“无疫情小区”。3月27日,武汉大江园社区送给这支90后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的感谢信中写到,“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90后的勇敢、聪明、激情、活力。”
湖北省荆州市两湖市场交警疫情防控执勤点,是荆州城区车辆上下高速的必经路口,也是两湖菜场抗“疫”物资集散运输的关键卡口,因其地理位置特殊,有荆州新冠肺炎防控阻击第一关之称。
负责这个哨卡执勒的是荆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一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刘坚波,他带领20余名身披白色“铠甲”的交警和协警,一个月来,日里夜里、风里雨里牢牢地“钉”在这个哨卡。
2月26日,一辆小车被拦停在卡口,敬礼、查看证件、测量体温后得知,司机姓倪,车上坐的是他妻子和两个小孩。倪师傅在湖南打工,从荆州中刚下高速,准备回李埠镇,因一家人没有卫生部门的健康证明,按荆州市防疫指挥部的规定,不能进入荆州。到了“家”门,却不让进,倪师傅急得直跺脚。望着进退两难的一家人,刘坚波没有责怪他们,他通过网上查询,发现倪师傅的湖南打工地并非疫区,便迅速与倪师傅家乡荷花村书记取得联系,在书记承诺负责监督倪师傅一家居家隔离后,刘坚波又电话请示指挥部才将倪一家放行。临别时,刘坚波一边嘱咐一边给他们敬了个举手礼,“你的敬礼,让我感到太亲切了,我的疏忽,害你忙活了半天,对不起!”倪师傅从窗口伸出大拇指,眼含热泪的给刘坚波点了个赞。
出品:光明网
监制:高赛
策划:杨帆
制作:庞聪
漫画供图:刘旭峰(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公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
资料来源:网络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