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1)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老子给统治者指出种种因其自身原因造成的问题,说明只有真正做到以正治国,就能让人民发生各种良好的变化。

我发现一些流行翻译存在的问题是:①最严重的是,不明白老子的“正-反-正”的论述思路,而且圣人缜密的逻辑也被打得乱七八糟。②以为老子说“知其然哉”的根据是各种现象,而不是相关的道理。③从译文可以看出,其传达的“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模式”,总是陷在表现为“小因小果”的“大果”里,根本就不知道对应的“大因”是什么?相应的作为只能是治标不治本了。④很多人都把“人多伎巧,奇物滋起”类似地翻译为“人的技巧越多,奇异的器物就会更多。”说真的,我很感叹,后辈们怎么能以为圣人老子会说这种毫无智慧含量的话呢?

朋友们,好好地、耐心地读通这一章,很大程度就读懂了老子,并能获得真切的领悟,特别是关于“看待和处理治国问题的模式”,即“我”是问题的“因”,“民”是问题的“果”;解决问题要对治自己;自己改好了,良性的结果自然会在人民身上呈现出来。这是究竟的人生智慧,值得收藏和体悟。

另外,下一章即第五十八章的细读,已于2021年5月18日发布,在文章栏目里往前找就有了。

【原文】

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2、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2)

【意译】

1、以正道治理国家,以谋略带兵打仗,以(不以兵强天下的)无事的方式去取天下,(都有良好的结果。)我凭什么知道会这样呢?根据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就拿治理国家来说,如果不行正道,)(在统治者自尊自贵的欲望驱动下,)天下有很多以不犯忌讳为名而对下进行盘剥的事,人民就更加地贫困了;(在统治者以死恐吓的残虐暴政下,)人民倍感危殆而多藏利器,整个国家就愈加不稳和昏暗了;(在统治者为目不为腹的奢靡之风下,)人民就会花更多的心思,结纳党与以走捷径,用以奉献巴结的珍奇玩好之物就多起来了;(在统治者大肆“以难得之货为贵”的价值导向下,)颁行再多的法律和命令以图规范人民的行为是没用的,强盗和小偷会越来越多。

2、所以,圣人(用统治者的口吻)说:我做到无为而治,(国家就安定清明,)人民自然安居乐业,化生长育;我做到清静淡泊,(不见可欲,不图奢靡,杜绝奉迎巴结,)人民自然行为端正,不走歪门邪道;我做到无事无扰,(去除因贵生而对下施行盘剥的事,)人民自然会富足起来;我做到无欲无求,(不贵难得之货,不释放错误的价值导向,)人民自然归于淳朴自律。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3)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我把它翻译为:以正道治理国家,以谋略带兵打仗,以(不以兵强天下的)无事的方式去取天下,(都有良好的结果。)我凭什么知道会这样呢?根据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1、首先要确定的是,前三句是老子要表达的正理!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呢?因为有少数人认为,“奇”是不好的,“正”与之相对,都属于“有为、有事”;后面的“无事”与之相对,才是正理。对此看法,我不认同。

2、“以正治国”。正,就是正道,合于道的意思;与悖道相对,两者在比拟上相当于“大道”与“径”的区别。

①“悖道治国”长什么样?就是以智治国、无德司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以失道失德之仁义礼治国、以国之利器示人、尚贤,等等。

②“以正治国”长什么样?第八章的圣人“七善”是其最集中的体现,其他零散的表述还有:为无为、不多言而守中、知常而容而公、抱一为天下式、以百姓心为心、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等等。

③“以正治国”而得“天下正”的结果,是道家的愿景和追求。老子特别强调“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清静为天下正”、“我好静而民自正”、“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等,可见老子念念不忘于“正行正果”啊。

④“无正”是好事变坏事的“极”。福者“无正”会转祸、金玉满堂者“无正”会莫之能守、富贵者“无正(骄)”会自遗其咎、正者“无正”会变为奇巧、善能者“无正”会耍弄妖术,等等。反之,“有正”是事情持续向好的保证,也是坏事变好事的“极”。(这个意思很重要!前面多次提到,参阅细读系列之第五十八章)所以,“以正治国”说的就是正理。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4)

3、“以奇用兵”。这个表述也是正理。我们知道,老子是反对不义之战的。老人家在认同正义战争的前提下,特别强调要低调,要以“不得已而为之”的悲悯态度对待战争,战胜了也不能赞美,否则就有可能因为变得高调而改变战争的性质。在老子那里,“合道之哀者”打仗,还是要打胜的,那就得用谋略,就是“奇”。这是再正常合理不过的讲究!所以,我们不要一看到“奇”,就立马往负面上解读,而要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基于其基本含义而调整其褒贬意涵,准确传达作者的要义。就好像我们编辑图片的时候,可以把它调成偏冷或偏暖、偏暗或偏亮,等等,图片的主题是唯一的根据。所以,我把“奇”译为“谋略”,赋予褒义。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5)

4、“以无事取天下”。①首先要明确,取天下和治天下,是统治者的两件大事,老子是分开谈论的,我们不要把它们混在一起。②其次,这里的“无事”是指“不以兵强天下”。那它长什么样呢?大家看,“后其身而身先”、“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等等,其中的要义是:做事情以天下人的利益为优先并持续付出的人,会被推举为官长,相当于他取得了天下。③所以,老子在第四十八章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可见,这是一个根本的道理。

5、“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其中的“其”,就是前面三句话涉及的三方面的事,“此”是相关的三个道理,它们都是可以作为观察相关事情的依据的。

①我认为老子的基本思路是,以已经总结出来的道理,提示侯王以之观察事物的现象,从而把握其内在的因果关联,为治国理政开好头。老子在这里就跟侯王说,自己就是根据“以正治国”的道理去观察天下之“然哉”的!下面所述是反面的角度,由于统治者“无正”,就导致了种种严重的后果。②流行的解读基本上都是把“以此”后面的标点符号标为冒号(以此:)。这意味着老子拉侯王去观察种种现象,然后再归纳出实质性的道理。不是这样的。大家看,老子还有两处类似的表述,第二十一章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第五十四章说“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两章都是说完就没有下文了,所以“以此”是指前面的道理。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6)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1、大家去看流行的翻译,基本上都是把它们当成“四组因果”来对待。大家可以拿一个流行译本来看,我简化一下,把流行翻译表示为“因a故b;因c故d;因e故f;因g故h。”而我的翻译可以简化为“因A1故B1;因A2故B2;因A3故B3;因A4故B4。”看出两者的区别吗?

我译的要点是:四组因果,说的是同一件事,只是涉及不同的方面而已,我称之为“大因大果”。①A是指“以正治国”的反面,不以正治国;B是相应的不良后果,即所谓的“然哉”。②在“治国”这一件事情中有四个不同方面,A1是自贵的欲望,B1是人民贫困 ;A2是残虐的暴政,B2是人民自保;A3是奢靡盛行,B3人民巴结;A4价值导向错误,B4是人民违法。③文中A1-4没有出现,由B1-4和最后一段对应的“四组因我故民”及全书相关表述倒推并意译出来。④时空相隔,语境难临,后人或许感觉老子说话跳跃、语焉不详,但我们不能轻忽大意,要紧跟老子的论述思路,遵循老子的底层逻辑,从而领会老子的言外之意和个中真义,不负“以老解老”的使命。

流行的“四组因果”直译有什么问题呢?①四组因果,从其内在关联性来看,只能算是“小因小果”,实际上它们都是“大果”而已!而“大因”是“不以正治国”,即统治者“无正”的四个方面。与其说“因a故b”,不如说“出现a,意味着b”更准确。举个例子来看,有人去看医生。西医说他得了心脏病,原因是心血管出了问题。略懂中医的都知道,这个西医说的只是“果”啊,原因是他的心之经胳不通导致的。而究竟的中医说,还是不对,心之经胳不通也是“果”而已,根本的原因是“他的心病”了,病由心生啊!②低阶的观点和世俗的知见,往往看不到根本的原因,就会在“果”里绕来绕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7)

2、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我翻译为:(在统治者自尊自贵的欲望驱动下,)天下有很多以不犯忌讳为名而对下进行盘剥的事,人民就更加地贫困了。

①“忌讳”是统治者盘剥人民的名目之一!代称所有的盘剥名目,各类名目一多,人民想不贫困都难。举个例子,就清楚了。《资治通鉴》记述了这样一个细节,方士卢生对秦始皇说:“有一种方法可以得到长生不死之药,就是皇帝时常暗中秘密出行以躲避恶鬼,继而神仙真人就会来到。所以,皇帝所居的宫室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避开恶鬼后,就能遇见神仙了,就能得到不死之药了。”于是,秦始皇下令咸阳城周围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处宫殿楼台,都用天桥、甬道相连接起来,并把无数的帷帐、钟鼓和众多的美女充斥其间……可见,一句避鬼的“忌讳”,就够劳民伤财的了;而修建阿房宫、兵马俑、骊山陵墓等诸多盘剥名目及工程,就更不得了了。所以,天下不仅苦秦久矣,也苦秦重矣,秦朝二世而斩,是必然的。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8)

②那么,众多的“忌讳”来自哪里呢?就来自统治者自尊自贵的欲望驱动。大家看,第七十五章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就是解读的依据。

③而流行的翻译大致是这样的,“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就越贫穷。”直译得没错,但是,当问为什么的时候,相信很多译者是答不上来的。而且,就此意而只限于去禁忌,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所以,还得往前往深去对治统治者的贵生欲望才行。其实,我们还应该明白,老子的真正目的不止于关心人民,而是直接关心治乱的主导者,老人家一再苦口婆心地劝谕统治者们要修养道德,照顾好人民,否则会被人民反抗乃至反噬(侮之、有大患、无所寄身托足),即在“道的自然下”而不能长生久视。前面多次提过,这是《道德经》的立足点之一。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9)

3、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我翻译为:(在统治者以死恐吓的残虐暴政下,)人民倍感危殆而多藏利器,整个国家就愈加不稳和昏暗了。

①流行的翻译是,“民间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大意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仅限于此而论,是在“果”里绕;仅限于此而作为,就是治标不治本。

②大家看,我译的依据集中在第七十四章,其中说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且后面还提到,这是统治者以其暴政逼得百姓铤而走险犯下死罪,就是代替执行死刑的人杀人,这好比是代替经验丰富的工匠去砍东西;而代替经验丰富的工匠去砍东西,很少有不弄伤自己的手的。意味着人民反抗暴政,国家动荡昏暗,最终会反馈到统治者的身上。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10)

4、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我翻译为:(在统治者为目不为腹的奢靡之风下,)人民就会花更多的心思结纳党与以走捷径,用以奉献巴结的珍奇玩好之物就多起来了。

①流行的翻译大致是,“人们的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层出不穷。”这是与老子的原意偏差较大的译法,问题就出在,老毛病又犯了,几乎都把“伎”通假为“技”了。这样做很省事,殊不知却省掉了与老子心领神会的机会!

查《汉典》,伎,本义是党与,同党的人;通“技”,技艺,本领。

有朋友可能会说,可以通“技”啊!好,就算通“技”,技巧多、本领强,多弄一些巧夺天工的“奇物”出来,不是挺好的吗?还有,“人们技巧越多”怎么就必然导致“邪风怪事层出不穷”呢?如果有人敢说“伎”通“智或奇”,还有可能成立。相信老子吧,老人家不会那么无脑、不食人间烟火的!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11)

②其实,这句话涉及到了一种“负面的人性逻辑及现象”,老子是这样把握的:下者发现上者奢靡成性,就大肆搜罗珍奇玩好之物,通过一些门路及关系(“伎”)奉献以巴结之(多了,就成“巧”了),以图进身得益。

举例来看吧。《资治通鉴》说“(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异人,令结宾客。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见华阳夫人之姊,而以奇物献于夫人,因誉子异人之贤,宾客遍天下,常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曰:‘异人也以夫人为天!’夫人大喜。”可见,帮助异人夺取秦国继承人之位,吕不韦真是驾轻就熟,显得很“巧”,华阳夫人的姐姐就是“伎(党与,同党的人)”,价值五百金之“奇物玩好”就是“奇物”,而得宠的太子妃华阳夫人的喜好和欲望,被吕不韦看得死死的,跑不掉。大家都知道,后来吕不韦果然由此实现了他“奇货可居”的惊天梦想。战国时期有名的“奇物”,有赵王的和氏璧、楚王的象床、魏王的径寸之珠,等等。

③这样理解,有依据吗?大家看第十二章,里面提到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等,就与“奇物”相关,是奢靡之风的体现,可以称为“为目不为腹”。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12)

5、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翻译为:(在统治者大肆“以难得之货为贵”的价值导向下,)颁行再多的法律和命令以图规范人民的行为是没用的,强盗和小偷会越来越多。

①看流行的翻译,大致是这样的,“法令越精细严明,盗贼就越多。”如果你认同这样的翻译,请你自问一下:“然后呢?”你肯定说“把法令改得粗放一点、宽松一点,盗贼就少了。”大家想想,如果可以这样神操作,不就说明圣人的脑子短路吗?

②我译的依据在第三章和第十二章,一句是“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争”,另一句是“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很明显,“以难得之货为贵”,是一种来自统治者的悖道的价值导向,一旦风行,人民就会争相得之,小争为贼,大争为盗;然后制订更多更细的法令以图制止民之“行妨”。治标是必须的,但治本不能没有,因为它更重要。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13)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细心的朋友,会从我的意译里发现,这里的“四组因我故民”与上面的“四组大因大果”是一一对应的!所以!这里才说“故圣人云”,圣人用统治者的口吻说话,告诫侯王该怎么做。整章来看,老子走的是“正-反-正”的论述路线,思路是极其清晰的;而且“正-反”之间又是完全对应的,逻辑是极其缜密的!所以,我们翻译每一章的时候,要以结构完整的短文来对待,不能以零散的格言视之。

①“我无为,而民自化”,其反面对应于“人多利器,国家滋昏”,本句翻译为:我做到无为而治,(国家就安定清明,)人民自然安居乐业,化生长育。

②“我好静,而民自正”,其反面对应于“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本句翻译为:我做到清静淡泊,(不见可欲,不图奢靡,杜绝奉迎巴结,)人民自然行为端正,不走歪门邪道。

③“我无事,而民自富”,其反面对应于“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本句翻译为:我做到无事无扰,(去除因贵生而对下施行盘剥的事,)人民自然会富足起来。

④“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反面对应于“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本句翻译为:我做到无欲无求,(不贵难得之货,不释放错误的价值导向,)人民自然归于淳朴自律。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14)

2、这里“四组因我故民”是老子给出的统治者解决问题的最根本的逻辑公式!我在前面细读的时候多次提前引用过。其核心要义是:第一,“我”是问题的“因”,“民(百姓)”是问题的“果”。第二,解决问题要对治自己,不需要针对人民做什么;自己改好了,良性的结果自然会在人民身上呈现出来。全书还有很多类似的表述,比如第六十五章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显然,“民之难治”的解决方法,不是对付“刁民”,而是要对治统治者的“智巧”!这样看来,在治国理政里,没有人民什么事,不用针对他们提出任何要求!

我的解读就一直传导这种逻辑及思想,得到的认同极少,我再说说。

要特别注意,所谓的“问题”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的!既然是统治者的问题,解决的时候就与别人无关。比如有个侯王,其治下盗贼很多,他带着这个问题来咨询老子,怎么办?老子说:“你不贵难得之货,民就不争、不偷、不盗了。你该为自己释放错误的价值导向及结果,负百分百的责任。”侯王问:“民之盗贼,就不法办了?”老子说:“当然要法办,但不是你的事,那是常设司法机构‘有司’的事。基于你的职位,你真正的问题是,盗贼怎么老是这么多啊?想想吧,水闸不关,你能让地不湿吗?如果还有盗贼,下次来咨询的就是‘有司的头目’了。”

侯王又问:“那‘有司’负了百分百责任、严办之后,就没盗贼了?”老子说:“还有别的盗贼,但那是盗贼个人的事。他会被法办,意味着他应该为自身的因果负百分百的责任。如果侯王你对此还有挂碍,那问题又转到你身上来了。”侯王说:“啊?”老子笑着说:“是啊,你得为你的挂碍负责任啊。怎么做?就是接纳,要认知到那是他个人的生命体验、一切归于自然,从而放下你的挂碍。所以,你前面的问题解决后,如果最后还有挂碍,还得做相应的功课:找一面镜子放在面前,一直自问‘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参阅细读系列之第十章)问到自己有所领悟为止。”侯王听受。

这是老子的思想之所以伟大的主要原因。所以,朋友们去看《道德经》各种译本,但凡译出有对人民有所要求的,都是不契合老子本意的。相应的,译文中的智慧含量就有限了,有的价值导向还可能是错误的。说真的,很多人推崇老子,实质是把自己的世俗知见推给老子然后崇拜而已!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解析及感悟(细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15)

3、一种究竟的智慧学说,往往教导人解决问题的方向都是面向自己的。《道德经》正是这样的具足正能量的传统文化经典。如果我们在老子这里学不到这个精要,那就有点可惜了。比如有人有所谓的“问题孩子”的问题,怎么办?拿孩子来加强教育和大力惩戒吗?不是的!按老子的思路,在家庭之道里,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并予以改正,家长自身没问题了,也就是真正做到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孩子也就没有相应的问题了。注意!说“孩子没有相应的问题”,是说“没有了父母所挂碍的问题”!如果孩子还有“问题”,那是他个人生命体验和历炼的事。这时,家长要做的事,是“全然的接纳、陪伴和爱”。

每个人的人生,不止亲子问题,还有夫妻问题、朋侪问题、师生问题、职场问题、个体与集体问题,等等,个人始终是自己问题的中心和根源,以“道”对治好了自己,所有问题都不成为问题了,都归于自然了。

【细读《道德经》系列,做严谨踏实、逻辑自洽的解读,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