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四海》由韩寒执导,集结刘昊然、刘浩存、沈腾、尹正、乔杉等一众演员,影片上映9天,票房接近5亿。一方面是票房尚可,另一方面却是口碑分化。
有人批评电影质量,有人质疑韩寒诚意,但也有人被真实的悲凉击中,被纯粹的爱打动……
尽管影片有所争议,但在比起直接被“烂片”二字劝退,走进影院观影,才有更直观的感受。毕竟众口难调,在春节档想要烹制符合各类观影人群的影片,实非易事。
看完之后,可以说,《四海》或许不够高级、完美,不能讨好所有人,但它直击心底的表达是可以打动一些人群的,它更像是韩寒一次不太成功的“造梦”行动。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
1依旧鲜明的韩寒风格
《四海》一如既往地带着观众熟悉的“韩寒元素”,包括但不限于小镇青年、竞速车赛、父子关系、兄弟友情、朦胧爱情,以及高频的金句输出……
首先,《四海》的最终走向,依旧是遗憾、不圆满。主角名字的谐音梗就已剧透,主角父子俩一个叫吴仁腾(无人疼),一个叫吴仁耀(无人要),另一对兄妹则叫欢歌、欢颂(欢送),暗含主角各自的结局,也与故事的悲情走向契合。
但影片也保留韩寒电影中的喜剧特质,保留轻松的笑点。
说回谐音梗,在海岛上风光无限的神秘大佬“showta哥”,实际真的是修塔哥——广州塔的修塔人员。
不靠谱的父亲吴仁腾,也知道要给成人的儿子送一只表。表面看着是“ROLEX”,他却说是“RELAX”,
阿耀明明离赢得比赛近在咫尺,却被同队的迷糊队友反向撞上,“不败传说”自始至终也没有赢得一场胜利。
这些或大或小的笑点,构建了影片的喜剧特质,而不全然是悲情色彩。
韩寒强势输出金句的风格,也在这部作品中得到延续。
影片的英文名是《ONLY FOOLS RUSH IN》,这句话在电影中也以双关的方式出现了。当周欢颂在海边沙地越陷越深时,吴仁耀帮她脱困。周欢颂问他:“你会陷进去吗?”,吴仁耀一脸傻气地回答:“傻子才会陷进去呢。”相信在场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这里的“陷入”早就超越字面意义,而是暗指两人的感情。
陷入爱情的吴仁耀,还在傻笑而不自知;看似清醒发问的周欢颂,其实对爱情对未来也有迷茫。
在隧道中骑车时,欢颂带着憧憬说出:“我们谁也别搀扶,除非一个人摔倒。”这是有主见的女主,她不想要依赖任何人,倔强单纯如她,尚不知现实残酷,不由得不互相支撑。
作为出场不多但戏剧性拉满的人物,showta哥也贡献了几段金句。
在夜店睥睨众生时,他说:“做事靠人脉,那都是普通人想象出来的东西,还是要凭本事和你能给对方什么样的利益。不一定是金钱,快乐也是一种利益。”彼时的他,俨然一副成功人士云淡风轻的境界和姿态。
而当吴仁耀和周欢颂不远千里骑车到广州来找他求助时,被扒去光鲜外表的修塔哥又换了一套话术,他说:“这世界哪有那么多交情?违章了就去处理,违法了就去坐牢,过日子就给花钱,看风景就给买门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别总想着靠交情。”
这种强烈的反差,也是导演的主旨表达。这个人物让主角深刻感受到现实的残酷,现实本就残破不堪,渡人者尚且无法自渡何谈救人。他的出现,也在提醒观众,剧情从“虚构”走向“现实”。
2喜剧的内核仍是悲剧
影片前半段,对主角们来说,“如梦幻泡影”,是美好、张扬、热烈的。
隧道内骑车破风驰骋、憧憬未来,沿着山路海边打造的惊险刺激的车赛、废弃水泥轮船改造出的夜店与大城市的无异,男女主角在海堤上散步、在海边骑车……
影片前半段轻松欢快,把观众也带入小镇的美好生活,虽不如世外桃源,但也独有一番趣味。
直到周欢歌发生意外,梦境开始出现裂痕,情势急转直下,现实的寒气其实早已侵入主角的生活。追债公司穷追不舍,鬼火少年四处躲藏,往日构造的幻梦终于打破,少男少女被逼出走,残酷的现实大幕终于拉开。
吴仁耀和周欢颂逃一样地离开家乡,本以为到大城市能有贵人相助,但却是空头支票一张,而代表他们心中梦想的摩托车也因大城市“禁摩”被收走,突然陷入窘境。
无奈之下,两人唯有重操旧业,一个继续干起摩托车表演,一个找工作屡屡碰壁不得不重新做起收银服务员。
谈不上追寻梦想,吴仁耀甚至连原则底线都要一再退让,但最终现实还是给他连续重击。风向突变让作为替身飞跃珠江的他,发生意外;而几乎就在同时,心爱的女孩骑着他的车本想作为礼物送他,却殒命车轮之下,落入他想要飞跃的江里。
曾经自在如风的他们,挣不脱现实的困境,逃不过悲凉的色彩。命运捉弄,人生无奈。遗憾的是,影片在塑造后半段的悲剧时,与前半段的风格过于割裂。反差突出是有了,但两种风格的不统一也为部分观众所不喜。
同样略显遗憾的还有对于吴家父子关系的构建和展示,这本是韩寒导演的强项。影片前半段,父亲吴仁腾看着是不靠谱,但在他送表、给钱这些举动背后,更多的是对儿子已长大成人的欣慰和一些错过的遗憾。作为过来人,他希望给儿子以指导,但看看自己的处境,着实略显尴尬。这样的父亲本可以立起来,成为儿子心中的一个符号。
但后半段,却淡忘了这个符号。对吴仁耀来说,与父亲见面后再分别,是成为他还是反叛他,都该有更充分的交代。导演塑造父亲这个角色一定是有意义的,但一个敲门两个世界就交代这两人的关系结尾,似乎还欠缺点分量。尤其对影片来说,父亲也是漂泊四海的一员,他对主角而言绝非单元NPC这么简单。
3他乡与故乡,社会议题的思考和表达
电影《四海》虽然情节衔接上,有些不为观众所接受。但从故事内核来看,仍然有思考、有输出。
离经叛道的父亲,年轻时就出走外地。人到中年,他短暂回乡,但最终回归的还是他乡的另一个家庭。活得“紧绷”的儿子,从没想过离开家乡,可他愿意为了爱情远走,却不想兜兜转转,最终又回到家乡。
吴仁腾和吴仁耀父子两代人,诠释了“年轻的时候,闯荡四海;年纪大了,四海为家”。
放眼真实世界,这样的事情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每年春节,都会有大批的城市务工人员返乡,而假期结束又急忙启程回到工作的城市。影片选择春节档上映,想必也有如此“讨巧”的心思。
“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远方”,关于“他乡”和“故乡”这个社会议题的讨论,也成为《四海》想要启发观众思考的更深层主题。
漂泊四海的人,满身疲惫,风尘仆仆,他们大多想要以自己的方式“回归”,回到能让自己心安些许的地方,无谓他乡还是故乡。就好像吴仁腾在广州组建了新家庭,吴仁耀回到有与朋友共同回忆的故乡,周欢颂则永远留在憧憬的城市……
也许,《四海》算不上多高明的电影,但比起简单粗暴地打上“烂片”标签,我更愿意相信它是韩寒一次不算非常成功的“造梦”行动。
在有些情节上,过于戏剧化的处理,让部分观众一时间无法接受。对小镇青年的诠释或许不够全面,或者说对小镇生活过于“美化”……这些都让一部分观众感到“冒犯”,但“冒犯”之外,仍然拼凑出一些导演的思考和表达——小镇青年的爱与恨、去与留、梦想的实现与破灭,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都是如此无奈、身不由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