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是一座富含底蕴的城市,就连小小的一座县城,都有着浓郁的历史感。这些县(市)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吧!
1.井陉县
井陉县素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称,它东部和东南部与元氏、赞皇、鹿泉三县相连,西部和西南部毗邻山西省盂县、平定县、昔阳县,北部与平山县接壤。
井陉县的历史悠久,曾在旧石器时代就在冶河下游发现过古人类生活的痕迹。到了新石器时代,井陉境内已有人类群居。据传说,陶唐时区别寰宇,北曰冀州,井陉为冀地。虞舜分冀为幽、并,井陉为并州地。
据《井陉县志》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设置的井陉县。其县名由来在《太平寰宇记》中有记载:“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井陉名称沿用相对稳定,一直沿用,历代传承。
2.正定县
正定县是国家历史名城,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位于河北省西南部。
在春秋时期,正定县就已经存在了,当时是白狄族人以正定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经历史变换,秦始皇时期,正定为东垣县。后汉高祖十一年时,改东垣县为真定县,去真正安定之意。在雍正元年时,真定县为避雍正(胤禛)名讳,改真定县为正定县。
3.行唐县
行唐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处于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区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
早些年间,在南王庄、南贾素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行唐就有古人类生活居住了。
在公元前291年,建立南行唐城邑。其名据《正定府志》《行唐新志》记载:“初,帝尧封于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后,诸侯来归,治平阳即帝位,南行经历,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
北魏时期,去“南”字改为行唐县,后行唐县几经易名,改为“章武县”和“永昌县”等。明时期复成“行唐县”。
4.灵寿县
灵寿县西部与太行山相邻,东部接壤大平原,位于河北省中西部。
对灵寿县最早的记载是在夏商时期,当时为冀州。在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时,设县灵寿。由于灵寿县自古时期,便盛产奇木——灵寿木,该木质地坚硬,宜以制杖,皇家多以此杖赐赠大臣勋戚,以示尊崇,因而命名灵寿县。
5.高邑县
高邑县又名为凤城,位于太行山东麓,石家庄市南部。
北渎凤凰山曾出土文物石斧证实高邑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曾有人类在此居住。在春秋时期,高邑境属鲜虞国,名为鄗。东汉时期,建武元年(公元25年)时,改鄗县为高邑县。据《后汉书·光武纪》记载:“建武元年(25年)光武从蓟(今北京)还至鄗,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城陌,即帝位,于是‘改鄗为高邑’。”高邑县名由此而来。
6.深泽县
深泽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黑龙港流域北端,东邻安平县,西接无极县,南部毗邻辛集市、晋州市,北连定州市、安国市。
秦朝时,深泽县境属于巨鹿郡,在汉高帝时期,深泽县改为侯国,属中山郡。汉武帝时期,元朔五年(公关前123年)深泽侯国改为深泽县。据《太平寰宇记》卷60祁州:“以界内水泽深广名之。”意为:深泽县地势低洼,时常大雨连绵,聚雨水而不散,篱久不固,因此取名为深泽。西汉时期,深泽县曾改名为南深泽县,后北魏时期又去“南”字,复名深泽县。
7.赞皇县
赞皇县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处于河北省西南部,毗邻高邑、元氏、井陉以及邢台市的临城、内邱诸县。
赞皇县历史悠久,其周朝时便已存在。根据《赞皇县志》的记载:在周朝时,赞皇境内有一座名为巑的山,在周朝君王穆王姬满讨伐一些少数民族部落时,在这座山战胜犬戎,将此山封为赞皇山,有赞皇之名。在古代时,“赞”字有“帮助”“扶助”之意,“皇”字有“大”“上天”之意,因此,周穆王封赞皇山时,取“佐助上天”之意。在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设赞皇县,县名因赞皇山而得,一直沿用至今。
8.无极县
无极县地处华北平原,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区。东面向渤海,西毗邻太行山,南临滹沱河,北与北京附近地区相连。
无极县在三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的痕迹,西汉初期设置为毋极县,当时毋极县境东属于苦陉县,后历史几经变迁,毋极县迁至今址。唐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毋极县始改为无极县。据 清朝时期修订的《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7正定府《山川》记载:“无极山本在无氏县西,距无极县一百六十余里,县以山名,实无山形也。”
9.平山县
平山县地处于河北省西部,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
据平山县内中贾壁、田兴、米家沟、尚家湾、韩庄、郭苏、西沿兴、西荣村等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考证,平山县历史悠久,在原始社会的晚期,县内的滹沱河两岸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西汉时期,平山县名为蒲吾县,隋朝时期,更名为房山县。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房山县更名为平山县,寓意为平息安禄山叛乱之意,沿用至今。
10.元氏县
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东与赵县、栾城区相连,西与太行山、井陉县接壤,南连高邑县,北接鹿泉区。
相传,战国初期,赵武灵王的第一个儿子名为元,则为公子元。一天,赵武灵王做梦娶了个美女,醒来后命令大臣们帮他去按照梦中的模样寻美,终得一美女名为吴娃。因此,赵武灵王逐渐冷落了公子元及其母亲。于是,公子元母亲向赵武灵王请求回娘家。赵武灵王答应了,并说道:“如今你的娘家飞龙邑已经成为了我赵国的地盘,就将此地分封给公子元吧。”此后元氏县因此得名,沿用至今。这是流传最广的元氏县名来源的传说。
11.赵县
赵县位于河北平原,历史悠久,史书上可考证的就有2500多年的历史,出土文物众多。
赵县在古时候为赵国属地,在历史上为赵郡、赵州治所,“赵”名一直延续,沿用至今达1776年之久。
12.晋州市
晋州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偏西,石家庄东部。
晋州市有2500多年的文化可考历史,其名称由来在《大明一统名胜志·直隶名胜志》
卷8中可考证:“自晋伐鲜虞围鼓,其君鸟鞮卒归于晋,乃知兹地属晋已久,州名盖取诸此。”晋州市的名称由此得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晋国大军假借与齐国会盟之名,向鲜虞国借道,趁机包围了鼓国都城,并俘虏了鼓国国君鸢,从那时这片城邑便属于晋国了,晋州市名称则由此得来。
13. 新乐市
新乐市地处河北省西南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据史书记载,新乐市在上古时期是冀州之城,汉时设为新市县,在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时,更名为新乐县。唐朝时期,武则天曾在此处逃生,更名为“长寿村”,后来又发展为“长寿镇”。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正式更名为新乐市。新乐市因与古西乐邑谐音得名。
石家庄的历史文化悠久,就连每一个县城都有着独特的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变迁,石家庄成为了现在的新与老城的结合体,充满现代文明的同时,又有着悠久的文化传承。
来源:石家庄新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