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简介(20世纪头号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依然是个少数派)(1)

2020年11月22日是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诞辰107周年。作为英国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不但改变了英国歌剧的面貌,而且创作了一些20世纪最受欢迎的合唱作品、器乐作品。多数乐迷首先举出的就是他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南》,其他(完整听过的)恐怕就寥寥无几了……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简介(20世纪头号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依然是个少数派)(2)

▲《青少年管弦乐指南》

有人夸张地说,自普赛尔以后,英国四百年无音乐,直到埃尔加、沃恩·威廉姆斯和布里顿等人的出现。布里顿的音乐不如同胞作曲家那么脍炙人口,比如《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云雀高飞》《行星组曲》,但声名显赫却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他重量级的歌剧作品《彼得·格赖姆斯》《比利·巴德》《旋螺丝》,尤其是《彼得·格赖姆斯》奠定了布里顿作为伟大作曲家的声誉,宣示了英语歌剧强势回归,从此布里顿牢牢占据了20世纪英国作曲家的头把交椅。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简介(20世纪头号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依然是个少数派)(3)

▲歌剧《彼得·格赖姆斯》

《战争安魂曲》于1962年5月30日首演,是布里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为考文垂大教堂的祝圣仪式而作,该教堂在二战中被德军炸毁,后重建。歌词将传统的拉丁文安魂曲弥撒文本与欧文的诗融为一体。由于歌词充满对战争的苦难和恐怖描写,因此有人说《战争安魂曲》体现了布里顿的“世界主义者”身份。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简介(20世纪头号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依然是个少数派)(4)

还有布里顿的《圣诞颂歌》,这首合唱作品创作于1942年,大约与《圣塞西莉亚赞歌》同时动笔,是布里顿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为高音合唱、独唱和竖琴所作。

布里顿在三个月大的时候得过肺炎,一生都在被心脏病纠缠。或许因此,他对别人的批评极为敏感,经常与得罪他的朋友绝交。当然,他也有一辈子都关系绝佳的俄国音乐家朋友,例如钢琴大师里赫特、大提琴泰斗罗斯特罗波维奇、作曲大师肖斯塔科维奇。

小时候,布里顿在家乡洛斯托夫特的一所私立小学上学,1928年转到诺福克的格雷沙姆学校。他在那里呆了两年,然后赢得了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奖学金,在那里他与约翰·爱尔兰和沃恩·威廉姆斯一起学习。

1939年至1942年,所谓的和平主义者布里顿和著名男中音彼得·皮尔斯以朋友身份到达北美躲避战火,日久生情,最终成为一生的伴侣。1940年,布里顿创作了《米开朗基罗七首十四行诗》,这是他为皮尔斯写的众多声乐套曲中的第一部。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简介(20世纪头号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依然是个少数派)(5)

二战中期,布里顿回到英国后申请拒服兵役。起初,布里顿被要求在军中从事非战斗工作,但在上诉后获得了无条件免除兵役。

50年代,英国内政大臣大卫·马克斯韦尔·费夫敦促警方执行《反同性恋法》,1953年布里顿受到警方上门质询。他对此一度非常害怕,曾建议皮尔斯与别的女子缔结一段假婚姻,以掩人耳目。后来布里顿一直是年轻男性艺术家和小男孩的偶像,不过多数证据表明,他们从未突破友谊的界限。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简介(20世纪头号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依然是个少数派)(6)

▲布里顿在红屋

布里顿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奥尔德堡高尔夫球场旁边的“红屋”,他会在下午轻快地散步,帮助自己的头脑清醒,以便进行更多的创作。

在近四十年的合作中,布里顿和皮尔斯留下了非凡的音乐遗产。他们从1957年开始共同生活和工作,直到1976年布里顿去世;他们的“红屋”现在是布里顿-皮尔斯基金会所在地,这是一家推广他们作品的音乐慈善机构。

布里顿于1948年在离他的第一个家百步之遥的禧年大厅(Jubilee Hall)创办了著名的奥尔德堡音乐节。现在,它已成为古典音乐爱好者夏季(每年6月)追逐的热点之一,其中既有当代作曲家的新音乐,也有布里顿的作品。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简介(20世纪头号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依然是个少数派)(7)

上图这张照片是1955年在阿尔德堡的花园里拍摄的,可以看到布里顿与伊莫金·霍尔斯特(左:作曲家古斯塔夫·霍尔斯特的女儿)和皮尔斯(右)在讨论。

布里顿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被授予终身贵族称号的作曲家,1976年被称为萨福克郡奥尔德堡的布里顿男爵。他于1976年12月4日因心脏衰竭去世,葬礼在奥尔德堡教区教堂举行,并被安葬在那里的教堂墓地。十年后,皮尔斯被葬在他身边。

布里顿对20世纪音乐的影响深远,奥尔德堡有许多关于他的纪念地,例如位于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的窗户(下图),制作于1979年,专门纪念布里顿谱写的三部宗教寓言剧《浪子》《麻鹬河》《炽烈燃烧的火炉》。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简介(20世纪头号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依然是个少数派)(8)

作为一名指挥,布里顿除了经常演出、录制自己的作品,通过上世纪90年代陆续发行的奥尔德堡音乐节实况,我们可以确定,如果布里顿愿意成为一位职业指挥,与作曲事业平分秋色的话,他会像同时代指挥大师一样抢手。

布里顿七岁正式学习钢琴,十岁时取得飞跃式的进步。他的钢琴演奏为皮尔斯增光添彩,也为罗斯特罗波维奇赞不绝口。他独奏兼指挥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亦是Decca目录里的名盘。

1960年9月,肖斯塔科维奇赴伦敦听罗斯特洛波维奇演奏他的《大提琴协奏曲》,在音乐会上经介绍认识了布里顿。1965年,布里顿与皮尔斯旅行到苏联作曲家在亚美尼亚的疗养地,当时罗斯特洛波维奇与肖斯塔科维奇也在,两位作曲家很快建立了深入的关系。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简介(20世纪头号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依然是个少数派)(9)

随后若干年,布里顿与肖斯塔科维奇惺惺惜惺惺,在音乐上互相借鉴,到1969年,肖斯塔科维奇写出《第十四交响曲》时,这种呼应达到了高潮。在最后一次彩排这部作品时,肖斯塔科维奇介绍说,《第十四交响曲》与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有关。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简介(20世纪头号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依然是个少数派)(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