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共产主义社会失去信心的人总是拿乌托邦作对比,结论是共产主义不现实,似懂非懂的人糊涂了,不加思索地附和起来。

一、糊涂概念

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的哲学预测,符合辩证的否定。由于生产力的制约,把三个“极大”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前提,似乎只有同时满足了三个“极大”,才能进入共产主义,这是主观共产主义。

似乎人类解放了,生活资料丰富多彩了,共产主义社会就实现了。只考虑个人需要,没有考虑社会最大节约的根本需要,不懂自然资源才是先决条件。

啥叫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乌托邦)(1)

柏拉图《理想国》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先导

实现最大节约的方式是结构优化,而不是人的自觉、自愿、优秀品德的升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数学共产主义

人们喜欢用数字说话。没错,定量分析在科学研究中具有核心地位。但是研究社会的时候就谬以千里了。比如,生产力极大提高,多高算是极大?其实,决定社会性质的是生产力的质量。当时清政府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它的生产力是人力与畜力,仍是封建生产方式。动力机械出现之后,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虽然英国的经济规模比清朝小,但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力基础。数学共产主义的肤浅直观,搞得全球都处于困惑之中,在苦苦等待生产力极大提高的到来。

二、哲学共产主义

今天已经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临界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产力性质的飞跃

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在发达国家已经普及,自动化智能化是物质生产力无人化的基础,智能化是服务业无人化的技术基础,网络化是精神生产的基础与工具。所有这些都是共产主义的生产力基础。

共产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使全人类从繁重的物质生产中脱离出来,由物质机器与智能机器协作完成物质生产,大部分人专门从事科学研究与科学实验(试验),部分人从事教育,部分人从事艺术创作,艺术表演,部分人从事雕塑,写作等精神活动。

阅读学习体育锻炼是人人都参与的。这些精神生产活动及自身锻炼是按人的个性、特长,自动分配的。

啥叫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乌托邦)(2)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思想启蒙

2、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共产主义社会不是等来的,即使生产力已经完全具备,也不是自动进入的,它需要规划设计。

生产力是基本内容,生产力的性质是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物质生产力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整个社会的物质需要,人类参与物质生产,扩大就业、充分就业的经济学思想已经违背了内容决定形式的哲学原则,必须实现人与物质生产力的大分工,人们专门从事精神生产。如何实现分工呢?

3、根本创新经济学

要使人类与物质生产力彻底脱离,就要把物质生产力创造的产值变成人类精神生产分配的对象,这个桥梁,就是新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为此,必须斩断人类依附于物质生产力,并以此获得分配的锁链。如何斩断呢?这是新经济学的使命。(为减少篇幅请参阅今日头条《真正的内循环经济已经悄然跨入共产主义门槛》一文,这里从略)。

4、共产主义社会的使命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的组织形式的飞跃,它由至优至简的社会结构、城市结构两项科学设计组成,由于城市结构与社会结构是社会内容与城市内容的客观反应,所以,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消失,反映在法律层面,就是法律的消失。

啥叫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乌托邦)(3)

马克思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