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很多北京土生土长的作家都曾写文章说,如今的北京话已经不是传统的北京话,那些1949年随大人进京的孩子们,五十年代到北京南城一带,觉得当地原住民说的那些老北京话,他们根本听不懂。

语言首先是工具,是方便大家交流的,规范性都是后来的东西,也不应该太严苛。太严会限制民间语言的活力和创造性。真正标准的普通话也不是如今的北京话,而是河北小城滦平话,滦平卖豆浆油条的小商贩,发音都和电视上的播音员一样标准。

提起晋城话,大多的晋城人都认为晋城话“土”,其实“土”的原因是因为晋城话是一种生活语言,是方言土音,不像普通话一样文绉绉的。但是晋城话有许多词汇在普通话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来代替的。比如晋城话中“单沟”(音),你很难说这个词汇是个褒义词?贬义词?还是中性词,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普通话作为标准语,虽官方、虽文绉绉的,但是没有晋城话那么活泼,特别是形容词没有晋城话形容的那么透彻。再比如“七不哒哒”(音),在普通话中很难找到一个对应的词汇能与这个晋城词汇的形容力相比当,所以说对比普通话,晋城话同样不失其魅力。

晋城话干什么怎么讲(有一种话叫做晋城话)(1)

晋城话广义上讲是晋城市域内(南五县)的话,狭义的讲是晋城市城区和泽州县大部分地区的方言,本文就谈谈狭义的晋城话。晋城话从语言学上来讲属于汉语-晋语-上党片-晋城小片。

晋城话干什么怎么讲(有一种话叫做晋城话)(2)

晋城话干什么怎么讲(有一种话叫做晋城话)(3)

图来自百度晋语贴吧

晋城话干什么怎么讲(有一种话叫做晋城话)(4)

音韵

晋城话干什么怎么讲(有一种话叫做晋城话)(5)

晋城话音韵的第一大特点就是有入声,这在北方很少见的,不知道入声的可以用晋城话念下以下字:黑、吃、白、辣、瞎......。这类字的发音短促且带塞音韵尾,感觉这类字的韵母在现代汉语拼音中很难找到,这类字就是入声字,韵母的发音类似英语音标的“/ə/ ”。古代汉语是有入声的,普通话及大多数北方地区的方言已经没有了入声,但是晋城话因为晋城地理环境的封闭而得以留存(大多数山西话也有入声),但是晋城话的入声只保留一个喉塞音,没有了p\t\k等入声韵尾,在南方部分方言还有保存。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宋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这首词,前几句读的还押韵,但读着读着就目瞪口呆了,为什么不押韵了,不押韵的宋词还是宋词么?李清照是宋词著名的大家,而且这首词还是她的代表作,为什么就不押韵了?别着急,这首词押的是入声韵,因为普通话没有入声了,所以用普通话读的不押韵。用晋城话来试下,觅(mə)、戚(qə)、息(xə)、急(jə)、识(sə)、积(jə)、摘(zə)、黑(hə)、滴(diə)、得(də),是不是感觉有点押韵了?这些字均是入声字,在晋城话中均保留一个喉赛韵尾,所以用晋城话读这首词比普通话更押韵。

晋城话不分前鼻音(in\en)和后鼻音(ing\eng),这个现象在南方很常见,林=玲、斌=兵、肾=盛、陈=成。在晋城大多数情况下,ing、eng都会被发成前鼻音in和en。

晋城话不分卷舌音(zh\ch\sh)和平舌音(z\c\s),中=宗、草=抄、三=山。在晋城话中圣人=僧人=甚人。

由于晋城话有入声韵的缘故,晋城话中声母一样的入声字发音都一样,比如黑=喝、白=八=薄(所以有人把卷薄馍写作卷白馍)、谷=国(国栋=谷洞)、麦=摸。

晋城话干什么怎么讲(有一种话叫做晋城话)(6)

圪头词

晋城话干什么怎么讲(有一种话叫做晋城话)(7)

“圪头词”顾名思义就是“圪”字开头的词,如圪遛、圪挤、圪渣、圪拱、圪针、圪冒......。没人统计过晋城话的圪头词有多少个,但数量至少应该在几百个。晋城人在书写时有将圪写作个、各、格......的,但是通常都写作圪,圪字本身没有任何意义,须和后边的字结合住才有意义。圪头词的来源至今是个谜,但圪在晋城话中是灵活多用的。

可以在名词中有,如

圪泡儿--水泡

圪针--植物的棘针

圪瘩水--开水

圪兰--棍

圪渣--垃圾

可以在动词中有,如

圪冒--望

圪摇--摆动

圪心--下雨

圪瞅--短暂的看一下

圪搂--拥抱

圪米--小口品尝液体

可以在形容词有,如

圪料--弯曲

圪然--干

圪出--皱

一圪几几--很少

可以在量词中有,如

圪堆--一堆

一圪几--很少的一段

晋城话还有一个谷头词,比如谷追(蹲下)、谷洞(胡同)、谷读(煮)等

晋城话还有一个日头词,比如日怪(奇怪)、日能(有能耐)

晋城话干什么怎么讲(有一种话叫做晋城话)(8)

特色词

叠字词

晋城话中有大量的叠字词存在,山沟沟、土坡坡......,词汇量很丰富,说出来很“萌萌哒”

有一种坡叫坡坡

有一种冰叫冰冰

有一种X叫巴巴

有一种粮食叫荞荞

有一种套路叫道道

有一种亲戚叫亲亲

有一种休息叫歇歇儿

有一种抚摸叫圪摸摸

有一种挑衅叫毛儿毛儿

有一种探望叫圪毛毛

有一种美食叫烧馍馍

有一种复杂叫乱动动

有一种颜色叫黑局局

有一种身份叫瘦巴巴

......................................................

部分晋城话常用字

普通话

例句

晋城话(音)

例句

备注

站起来

立起来

立必正方,不倾听 礼记·曲礼

这是啥

跌是甚

客官,吃甚茶?水浒传

饿

肚子好饿

肚饥

牛困人饥日已高 白居易 卖炭翁

找见了

寻(xin)

寻着兰

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 青玉案

洒水

潲(sao)

潲水

捡起来

拾起来

俯有拾,仰有取 史记·货殖列

聊一会

喷一会

你叫什么

你唤一甚

人唤孝义黑三郎 水浒传

我家

俺几屋

烧了我屋的 水浒传

光脚

跣(xi)

跣着脚

足亲地也 说文

晋城话中有大量的古汉语词汇,比如两个人一起走叫“厮(si)跟上”,看过《水浒传》的,这个词在这本名著里出现多次。比如两个人相处的不错叫“佮的不错”,由于晋城方言继承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是不是在读《水浒传》时有许多词汇都是似曾相识的感觉,学习古汉语,阅读明清小说比只会说普通话的人容易的多。在晋城方言里说脏水、污水用的是“恶水”,是不是很文雅?晋城话的特殊词汇很多,适用频率极高。

晋城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晋城话,晋城话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呈现的是一种地域文化,是不是每次在异乡听到晋城话时,立马感到一股暖流袭来。

普通话固然重要,在晋城,工作学习用普通话,但是在生活中不能抛弃幽默有趣的晋城话。在外的游子们,晋城距你并不遥远,晋城话带你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