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整理:苏先生三皇,一说为历史时期,即“三皇时代”(公元前?年-公元前3077年),原始意义上的三皇是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后增补原始社会时期的三个杰出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即燧人、伏羲、神农(即炎帝)作为“三皇”。

后期增补的后三皇在不同文学著作中分别有不同的说法:

1、燧人、伏羲、神农

2、伏羲、祝融、神农

3、伏羲、神农、黄帝

4、有巢氏、燧人氏、知生氏

人物合称

三皇:是华夏族(汉族)的祖先。不同著作对其有不同说法。现考证、列表如下:

历代“三皇”

谥号

史称

盘皇

盘古

天皇

天皇氏

地皇

地皇氏

人皇(泰皇)

人皇氏

提皇

提挺氏

通皇

通姓氏

巢皇

有巢

燧皇

燧人

华皇

华胥

羲皇

伏羲

娲皇

女娲

庭皇

大庭氏

襄皇

朱襄氏

农皇

神农(炎帝)

注:上古时代的人,大多没有名字,表中的“称呼”应该是后人所加。

三皇起源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1)

三皇起源于中国上古传说,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之名号,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2)

天皇,史称“燧人氏”,最大功绩,是“钻燧取火”、教人煮熟食物吃,延长了人的寿命。

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被尊为燧皇,奉为“火祖”。

远古人相信燧,跟随燧,很快便形成了以燧为首的远古人类氏族部落,这个氏族部落被后世形象地称为“燧明国”(今河南)。

燧人氏还发明“陶文”,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

还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等。

泰皇伏羲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3)

伏羲,姓:姬,名:羲,燧人与华胥之子。

传说其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

伏羲是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

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早期治水,考古界在河北武安磁山地区发现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正好跟伏羲女娲氏时期相一致,属同一历史时期。

磁山距祭祀女娲皇宫的涉县不足百里,两地不远,磁山地区与中华始祖太昊伏羲在历史上记载的地域有着紧密联系。

中华始祖太昊伏羲氏曾在磁山生活过,创下了世界之华夏伟业。

伏羲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陇城),古史小说中,说他当过部落首领,立都:凤城,年号:罗奉。

女娲是伏羲氏族凤姓部落一位大酋长的女儿,于壬寅年(公元前7759年)出生在凤州。她十六岁时,伏羲(史载女娲伏羲氏大酋长)以一双精致的狐皮为聘礼向她求婚,二人结成了夫妻。

罗奉元年(前7724年),伏羲在榆中称帝,女娲仍留守凤州。

罗奉四年(庚辰,前7721),伏羲首设柱下史,以管理历法和天象。首次命人在居住区外围筑墙,始为城为都;并在城中设灵台,以为祭祀中心。

首次立巫政管理制度,设官分政。以龙纪官,命大庭氏为居龙氏,主管建筑;命薮魁氏为水龙氏,主管水利;命阴康氏为土龙氏,主管农牧,兼任中官黄龙氏,主管民政;命混沌氏为降龙氏,主管法律。

命昊英氏为潜龙氏,负责制造甲历;命朱襄氏为飞龙氏,负责制造书契。 

罗奉五年(辛巳,前7720),伏羲以共工氏为上相,柏皇氏为下相,朱襄氏为左监,昊英氏为右监。

命栗陆氏居北,为冬官,号黑龙氏;命赫胥氏居南,为夏官,号赤龙氏;命昆吾氏居西,为秋官,号白龙氏;命葛天氏居东,为春官,号青龙氏(又称苍龙氏);命阴康氏居中,为中官,号黄龙氏。

罗奉六年(公元前7719年)夏天,凤州发生了大洪水。

当时伏羲、女娲都住在凤州,他们组织族人乘葫芦舟逃亡到秦岭的太白山下。后来,他们在太白族人的帮助下又重建家园。罗奉十二年(公元前7713年),她与伏羲带部分族人迁居于中原的王屋山(今河南济源),在那里开辟新的领地。

罗奉十五年(公元前7710年),伏羲封女娲于汝阳(今河南洛阳汝阳),统领中州。罗奉十八年(公元前7707年)伏羲去世,女娲被氏族联盟推举为帝,建都于汝阳,帝号女皇,以乙未年(公元前7706年)为女皇元年。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4)

封上相中央氏于沁水流域,居沁阳(今河南焦作)。封下相柏皇氏于王屋,居柏香(今河南济源)。命共工氏为地官,居太行山,主管治水。

命朱襄氏为史官,居襄城(今河南许昌),主造书契。

命昊英氏为历官,居伊水鸣皋(今河南洛阳嵩县),主修甲历。

命栗陆氏居于西华及栗广之野(今河南夏邑),负责水利建设。

命骊连氏于骊山(今陕西西安临潼)、葛天氏于长葛(今河南许昌长葛)、阴康氏于太康(今河南周口太康),共同主管农业生产。

命金提氏于桐柏太白顶(今河南南阳桐柏),主管化俗。

命乌明氏于东明(今山东菏泽东明),主管建福。

命视默氏于犬丘(今陕西兴平),主管灾恶。

命纪通氏、仲起氏、阳侯氏、宿沙氏四族为中官土正。

纪通氏居王屋(今河南济源),主管中表;仲起氏居嵎番(今山东日照),主管海陆;阳侯氏居阳谷(今山东聊城),主管江湖;宿沙氏居东平(今山东泰安),主管海盐。命春官羲仲为木正,居青丘(今河南沧州青县)。

夏官羲叔为火正,居陈留(今河南开封);秋官和仲为金正,居秦岭太白山(今陕西宝鸡太白);冬官和叔为水正,居龟蒙山(今山东临沂平邑)。另外封尊卢氏于鸿卢水(今河南三门峡卢氏);混沌氏于昆吾屯留(今山西长治);大庭氏于具茨山(今河南新郑);有巢氏于朝城(今陕西渭南大荔朝邑镇);无怀氏于裴城(今河南驻马店遂平)。

女皇二年(公元前7705年),共工氏不肯听命于女娲,欲自立为帝,女娲怒而命火正祝融伐共工氏。这是中国远古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群体战争。

双方大战的结局是共工氏失败,率部族西奔。

根据泰皇史载,中国从人皇(伏羲女娲氏)开始至黄帝政权结束共分为“十纪”:

一是“九头纪”,即伏羲女娲时期的兄弟九人执政。

二是“五龙纪”,有兄弟五人分而为政,名为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

三是“摄提纪”,共五十九姓治天下。

四是“合雒纪”,以三姓治天下。

五是“连通纪”,以六姓治天下。

六是“叙命纪”,以四姓治天下。

七是“循蜚纪”。

八是“因提纪”。

九是“禅通纪”。

十是“疏仡纪”。

自“九头纪”至“叙命纪”,共传八十三个政权。

“循蜚纪”,以昊英氏、有巢氏与葛天氏为主,人们开始造巢农耕。

“因提纪”,以阴康神农氏与无怀神农氏为主。

“禅通纪”终于炎帝神农氏。

“疏仡纪”则始于黄帝轩辕氏。

地皇神农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5)

地皇,即:炎帝,号:神农,史称“神农氏”或“炎帝神农氏”,姓:姬,名:年,朱元璋认为炎帝命硬,又增加一个行辈“石”,故而,他的名字被明太祖朱元璋改为了“姬石年”。

这说明,自远古时代一直到周武王分封诸侯、重划姓氏,统治天下的、除了几个女子[“巨灵(巨姓)“、“华胥(华姓)”、女娲(女姓)]之外,都姓姬。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这跟神农氏时期相一致的。

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衰落期到父系社会早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它主要是一个父系社会。

成年男女合葬墓、成年男子与小孩合葬墓,以及大量小型房址,说明一夫一妻制家庭日趋增多并占据统治地位;“灰坑葬”说明非自由民(奴隶)的存在。

体现男性生殖器崇拜的陶(石)祖、男根图,以及表现“贵族的感情”的遗迹、遗物,则是父权与君主(世袭酋长)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历史典故*昊英、有巢氏与葛天氏(循蜚纪)

规辛(公元前5919-前5847年):女,姓风,名规辛,号昊英氏。于公元前5883年在昊城(今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西南英豪镇)出生,立都于遂平(今河南驻马店市遂平县)。为中原黄河流域大氏族联盟时代第84任帝。

属于伏羲女娲大氏族昊英氏执政的首任酋长帝。在浑敦氏帝茜河的晚年,天下大旱。公元前5884年冬天,帝茜河病逝。在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原始共产制,酋长帝茜河的陵墓和普通的平民一样。茜河死后,大氏族联盟各部落酋长联合罢免了混沌氏的执政权,推举酋长规辛为帝。

规辛即位时,帝都象城旱情极为严重,部落无法生存下去。规辛和大臣们及各部落大酋长商议决定把帝都迁回大湖的遂城(今宿鸭湖),遂城曾是大伏羲氏族柏皇氏首任帝伏显所建的帝都。

随后的金乌(公元前5876-前5803年)继位,女,姓风,名金乌,号昊英氏。中国大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85任帝。

起讫掮师是男青年,姓风,名掮师,号昊英氏。公元前5722年,中原大氏族联盟政权选定掮师为第86任帝。

掮师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一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掮师四十年(戊午,前5763),享年七十二岁。

遗体葬在遂城南伏羲帝陵。掮师死后,联盟各部落大酋长联合推举伏羲氏的大酋长雪河为帝。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6)

在昊英氏统治后期,居住在古黄河下游一带的有巢氏因懂得造并催进生产力,逐步成为联盟大氏族。

公元前5721年,帝鳕河去世,汝信即位。汝信,姓风,女,号有巢氏。生于帝鳕河十三年(辛未,前5750),卒于(己卯,前5682),享年六十九岁,出生在有巢氏部落的政治活动中心—巢邑(巢城)(今安徽六安市寿县华祖乡),在帝都遂城称帝。以庚子年为汝信元年。

罗秦(公元前5711-前5649年):男,姓风,号有巢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伏羲女娲政权的第89任帝,大伏羲氏族风姓有巢氏执政的二任帝。

在位起讫:公元前5682——前5649年。罗秦三十三年(壬子,公元前5649年),年63岁的帝罗秦卒,其遗体葬在卧牛山伏羲帝陵(今河南驻马店市泌阳县东南)。

葛天氏大酋长风诰继位。

葛天氏继任中华氏族联盟盟会的氏族部落领群。

考古考证,炎帝神农氏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 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
  2. 立市廛,首辟市场。
  3.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
  4. 作五弦琴,以乐百姓。
  5. 削木为弓,以威天下。
  6. 制作陶器,改善生活。
神农氏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方法。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

由母系社会逐步向父系社会转变过程中衍生许多氏族姓氏。

如:巨灵氏(钜灵氏)、九头氏、居方氏、句强氏、礁明氏、涿先氏、钩陈氏、黄神氏(提挺氏)、巨神氏、犁灵氏、大隗氏、鬼騩氏、弇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盖盈氏、大敦氏、云阳氏、巫常氏、缁衣氏、泰壹氏(著名的有东皇泰一)、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皇次氏、豗鬼氏、浑敦氏、东户氏、皇覃氏(通姓氏、离光氏)、启统氏、吉夷氏、几渠氏、豨韦氏、有巢氏(大巢氏)、庸成氏、西陵氏、有姺氏、燧人氏、伊耆氏、仇夷氏、握登氏、弇兹氏、司城氏、金提氏、乌明氏、视默氏、纪通氏、宿沙氏、仲起氏、有邰氏、阳候氏、雷泽氏、盘瓠氏、俞附氏、东扈氏、少西氏、魁隗氏、仓颉氏、华阳氏、青阳氏、容成氏、陈丰氏、骊畜氏、句望氏、脩鱼氏、穷桑氏、终黎氏、白冥氏、有易氏、斟寻氏、斟戈氏、共工氏、祝融氏、阴康氏、女娲氏、无怀氏、葛天氏、混沌氏、骊连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有虞氏、赫胥氏、尊卢氏(宗卢氏)、祝和氏、昊英氏、神农氏(朱襄氏,也叫烈山氏)、方雷氏、有莘氏、有仍氏、有鬲氏、有缯氏、封稀氏、有苏氏、有穷氏(著名的有后羿)、有扈氏、有娇氏、有崇氏、有男氏、蜀山氏、四川盘地的柏灌氏、鱼凫氏、开明氏、华东地区的涂山氏、防风氏等等。

她们一般以地方或格物性质来命名所在的氏族群名。也可看出当时各部氏族内已有严密组织架构。在历史长河中,神农氏的农耕文化与彩陶工艺体现远古中华文化发展趋势,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奠基人。

三皇之前,氏不是普通人随便享用的。它是由上级(女性族长)给下级贵族身份的标志。

随着更多男性在社会上有更多作用与地位,附于〞男子称氏〞,也是母系社会的附属品称。其中又以祝融氏、阴康氏、无怀氏、葛天氏、栗陆氏、混沌氏(浑敦氏)、骊连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伏羲氏、赫胥氏、尊卢氏、昊英氏、有虞氏、神农氏等世称“大氏族”为领导氏族,

并衍生中国上古九大母系姓氏:妊、姬、姜、姒、妘、妫、姚、姞、嬴。按史记所载,远古大氏族帝王世系演易渐变图:女娲伏羲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华胥氏----→尊卢氏-----→混沌氏-----﹥昊英氏(约公元前5803年)-----→有巢氏(神农氏)-----朱襄氏(神农氏)-----→葛天氏(神农氏)-----→阴康氏-----→无怀氏-----→神农氏(炎帝)-----→五帝→夏朝君主(颛顼的嫡系后裔,如:大禹、姒启、……)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7)

在伏羲时期,人们从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解决了血缘婚带来的种族退化的问题,中国也由此逐步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

而神农时期,人们学会了种植与养殖,从过去的狩猎采集过渡到农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农耕文明时代。

伏羲渔猎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8)

伏羲渔猎:不知过了多少长的时间,人们开始用绳子结网,用网去打猎,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猎要强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兽,就是天空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都可以射杀、捕捉起来。捕来的鸟兽,多半是活的,一时吃不完,还可以留看、养着,留到下次吃,这样,人们又学会了饲养。这种结网、打猎、养牲口的活,都是人们在劳动中共同积累起来的经验。传说中却说发明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犠氏”(庖牺,音 páo xī,庖是厨房,牺是牲牺的意思)简化为包牺或包羲。

神农尝百草:有一天,神农在采集奇花野草时,尝到一种草叶,使他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他放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斜躺休息。一阵风过,似乎闻到有一种清鲜香气,但不知这清香从何而来。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叶子冉冉落下,这叶子绿油油的,心中好奇,遂信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嚼而食之。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律,精神振奋,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麻渐消,好生奇怪。于是再拾几片叶子细看,其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树木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叶、花果而归。以后,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此后茶树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9)

农与医学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10)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11)

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罴(pí)、貔(pí)、貅(xiū)、貙(chū)、虎六种野兽,在打仗的时候,就把这些猛兽放出来助战(有人认为,传说中的六种野兽实际上是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黄帝成了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

伏羲氏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12)

伏羲氏剖析葫芦作瓢取用饮水,或者把葫芦拴系(匏系)在身上辅助涉水渡河。经过有巢氏和燧人氏两个时代的努力,先民们有了简单的住房,也大大拓宽了食物来源,一般情况下可以在住房附近获取食物带回住处享用或储备。“按下葫芦起来瓢”,饮水问题随之上升为重要生活难题。

伏羲氏因此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13)

女娲氏的主要贡献有:质地发展人口;与伏羲共同创立并完善婚姻制度、规矩法度与风俗礼乐;抗洪治灾。

女娲氏还烧制陶器,并将制陶技术发扬光大。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14)

男人主外获取食物、饮水等生活物资,女人主内在家操持家务,加工烧煮食物,照看教育子女;家庭结构更加稳固。

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还有谁(三皇指天皇地皇)(15)

资料整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