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拼音】háo mò bù zhá,jiāng xún fǔ kē

【释义】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一天更比一天好的成语(一天一个成语毫末不札)(1)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解释】不要以为话多不会有什么伤害,祸患是长远的;不要以为话多没什么害处,祸患将是很大的。。。初起的火苗不扑灭,变成熊熊大火怎么办?涓涓细流不堵塞,终将汇集为江河;长长的线不弄断,将有可能结成网;细小的枝条不剪掉,将来就要用斧砍。

【近义词】防微杜渐 防萌杜渐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以防万一 防患未然

【反义词】江心补漏 养痈遗患 放任自流

一天更比一天好的成语(一天一个成语毫末不札)(2)

【成语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但是孔子那个时期,孔子的很多思想还不被人们接受,孔子在鲁国想推行自己的思想,受到很大的阻碍,仕途也是非常的曲折。于是孔子辞官,开始周游列国,向其他的诸侯国推行自己的思想。

有一年,周游中的孔子来到周太祖后稷的庙内。看到庙堂右边台阶前有铜铸的人像,铜铸的嘴被封了三层,还在铜像的背后刻着铭文,明文的大致意思是要人谨言慎行。

于是,孔子就对弟子说道:“警戒啊!不要多言,多言多败;不要多事,多事多患。安乐时一定要警戒,不要做后悔的事。不要以为话多不会有什么伤害,祸患是长远的;不要以为话多没什么害处,祸患将是很大的;不要认为别人听不到,神在监视着你。初起的火苗不扑灭,变成熊熊大火怎么办?涓涓细流不堵塞,终将汇集为江河;长长的线不弄断,将有可能结成网;细小的枝条不剪掉,将来就要用斧砍。如能谨慎,是福的根源。

口能造成什么伤害?是祸的大门。强横的人不得好死,争强好胜的人必定会遇到对手。盗贼憎恨物主,民众怨恨长官。君子知道天下的事不可事事争上,所以宁愿居下;知道不可居于众人之先,所以宁愿在后。温和谦恭谨慎修德,会使人仰慕;守住柔弱保持卑下,没人能够超越。人人都奔向那里,我独自守在这里;人人都在变动,我独自不移。智慧藏在心里,不向别人炫耀技艺;我虽然尊贵高尚,人们也不会害我。有谁能做到这样呢?江海虽然处于下游,却能容纳百川,因为它地势低下。上天不会亲近人,却能使人处在它的下面。要以此为戒啊!”

后人于是根据这个故事形成“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成语,用来比喻祸害萌生时若不重视,酿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一天更比一天好的成语(一天一个成语毫末不札)(3)

一天更比一天好的成语(一天一个成语毫末不札)(4)

,